-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無論是貫徹落實八項規定,還是堅決反對“四風”,習近平同志都反復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都是要求各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發揮表率和帶動作用。“老大難,老大難,老大出馬就不難”,領導干部如果隻表態不表率,拿著手電筒隻照別人、不照自己,普通干部怎麼
會有改作風的動力?俗話說,領導不領,水牛掉井。領導干部如果說一套做一套,禁令只是說在嘴上、寫在文上、挂在牆上,公款吃喝依舊,公車超配依舊,辦公超標依舊,制度成了“稻草人”,改作風如何取信於人?就此而言,領導干部本身就是反“四風”的標准、改作風的標杆,越是嚴格要求自己,越能產生模范帶動的輻射作用,釋放出以上率下的正能量。
■ 原典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禁之,至於不禁,令亦如之。若乃肆情於身,而繩欲於眾,行詐於官,而矜實於民。求己之所有余,奪下之所不足,舍己之所易,責人之所難,怨之本也。
——﹝東漢﹞荀悅《申鑒·政體》
■ 釋義
“政體”,即為政的要領。在《申鑒·政體》中,荀悅提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於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首先會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別人﹔不善於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首先會要求別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要求自己。荀悅以此告誡統治者正人先正己,方能令行禁止,才是“善禁”。
荀悅的這一觀點繼承了儒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思想。四百多年后的唐太宗堪稱“善禁”典范,他說:“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魏征在上疏中亦言:“盡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責下。”可見,中國古代已將“正人先正己”視為“善禁”至要。
![]() | ![]() |
( 編輯:王楠 送簽:王楠 簽發:張莉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