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本網專題 >>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政治建設

【原創】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譜寫新時代發展新篇章

吳少華
來源:旗幟網2018年12月14日15:58
文字縮放:

改革開放40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社會文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一是綜合國力大幅提升。40年來,中國經濟總量連上新台階。國內生產總值(GDP)由1978年的3679億元迅速躍升至2017年的827122億元,經濟規模擴大了225倍。40年來,GDP年均增長約9.5%,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14.5%。即便是進入增速換擋期,經濟仍實現7.1%的年均增長,遠高於同期世界2.8%左右的平均水平。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40年來,我國人均GDP不斷提高。從155美元到8800美元,成功實現從低收入國家向上中等收入國家的跨越。數據顯示,1978年中國人均GDP僅385元,1987年突破千元,2003年跨過萬元大關。2017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人均GDP為59660元,比上年增長6.3%。如果此后幾年人均GDP和收入維持2017年增速,則大約在2022年,中國將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三是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巨大。改革開放40年,中國已由一個落后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40年來,工業佔GDP比重逐漸下降,但工業結構卻出現“質”的變化。尤其是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國制造2025”推進,制造業逐步向“中國智造”“中國創造”發力。據統計,2017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4%,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2.7%。改革開放40年,另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服務業佔比持續攀升。40年來,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已由1978年的23.9%上升至2017年的51.6%,貢獻率連續7年提高,接近60%。

四是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1978年以前,中國是一個封閉自守的經濟體,與世界經濟體系基本“絕緣”。40年后,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亞投行”的設立,為世界提供了新的重要機遇,帶動其他國家共同前進。至2017年末,中國經濟增速回升至6.9%,繼續位居世界前列,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4%左右。此外,近幾年中國經濟的平穩增長對降低世界經濟波動風險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器。

這些成果的取得,源自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實踐中一步步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它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一個科學體系,是新時代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的根本遵循,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基於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經驗,我們確信,這一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新思想,不僅是中國譜寫新時代發展新篇章的根本遵循,也會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作者系中國光大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 編輯:王楠   送簽:王楠   簽發:張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