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本網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建設

【原創】把握信息化變革歷史機遇 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

楊小偉
來源:旗幟網2018年12月14日15:45
文字縮放: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時代發展大勢和國際國內發展大局出發,緊密結合我國互聯網發展治理實踐,就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發表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形成了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類社會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正在經歷信息革命。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要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必須切實肩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使命,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抓住信息化變革帶來的歷史機遇,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更好造福社會、服務人民。

強基礎,著力提升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伴隨著互聯網加速向經濟社會各領域滲透,網絡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性和賦能性作用日益突出。特別是新興信息技術的加速迭代和應用,對網絡基礎設施的支撐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現階段,一是深入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優化升級國家骨干網絡,打造光纖千兆寬帶網絡,推進5G技術研發試驗和商用,加快實施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搭建信息流通的“高速公路”。二是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加大“提速降費”力度,降低使用成本,提升網絡速率,讓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持續推動農村及邊遠地區光纖網絡、移動寬帶網絡有效覆蓋,實現網絡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三是積極推進應用基礎設施演進升級,進一步推動雲計算數據中心優化布局和演進發展,探索推進邊緣計算創新發展,加快內容分發技術創新升級和延伸覆蓋,推動公共基礎設施智能化轉型和智慧城市建設。四是建設陸海空天一體化的信息基礎設施,系統規劃建設衛星應用系統,持續推進北斗系統建設應用,加快海上和水下通信技術研發和推廣,統籌海底光纜網絡與跨境陸地光纜網絡協調發展。同時,要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能力建設,及時發現隱患、修補漏洞,做到關口前移,防患於未然。

謀創新,加快推進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

與全球領先國家相比,我國網絡信息技術整體上仍相對落后,部分領域存在短板和不足,迫切需要加快創新、迎頭趕上。一是強化基礎研究,從基礎研究中探索創新方向和出路,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打通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銜接的綠色通道,力爭以基礎研究帶動應用技術群體突破。抓好前沿技術、非對稱技術等關鍵技術標准的前瞻性、戰略性部署,加快人工智能、量子計算、量子通信、神經網絡芯片等前沿技術突破和基礎技術研發。二是構建良好產業生態,打通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實現產業生態的良性互動,推動互聯網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支持不同技術路線、技術架構的研發,培育若干小的生態體系,優中選優、重點突破,做好體系化技術布局。三是培育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完善金融、財稅、國際貿易、人才、知識產權保護等制度環境,優化市場環境,更好釋放各類創新主體創新活力。充分發揮國際組織、行業協會、領軍企業和智庫的 “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大技術和人才資源的共享,通過論壇、展會、專題研討等多種形式,積極促進世界范圍內的技術交流合作。

促發展,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引領帶動作用

據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顯示,2 0 1 7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達27.2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2.9%,數字經濟對GDP增長貢獻達55%。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引領作用,推動形成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交融的經濟發展新格局,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一招。一是充分釋放數字經濟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農業、服務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積極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統籌推動各類數字經濟試點示范工作,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二是支持基於互聯網的各類創新創造,發揮數據、信息、知識作為新生產要素的作用,促進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鼓勵引導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大對成長型、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三是充分發揮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平台作用,堅持以共進為動力、以共贏為目標,積極推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向縱深發展,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努力消除貿易壁壘,通過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彼此開放市場等深入開展數字經濟產業合作,實現生產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走出一條互信共治之路。

保安全,切實加強公共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

當前互聯網快速發展,數據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網絡安全風險日益增強,大規模數據泄露事件頻發,網絡攻擊、網絡犯罪、侵犯個人隱私等時有發生,並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蔓延滲透,要求我們必須採取有力措施應對挑戰、化解風險。一是堅持安全與發展並重、鼓勵與規范並舉,在積極開發利用數據資源、充分釋放數據效能的同時,切實保障數據安全,強化關鍵數據資源保護能力,健全管理和運用數據資源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依法保護數據資源,共同應對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安全挑戰。二是加快推進個人信息保護立法,規范個人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利用,完善保護機制,依法堅決打擊各種形式的網絡詐騙、侵犯知識產權、侵犯公民隱私等網絡違法犯罪活動,共同維護人民利益、社會穩定、國家安全,打造安全可靠的數據生態環境。三是深入開展經常性網絡安全教育,大力提高公眾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培養公民防范網絡有害行為、保護個人隱私安全的技能,真正營造維護個人信息安全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惠民生,加快推進智慧社會建設

當前,我國迎來了網絡信息技術實現新突破的發軔階段、數字紅利充分釋放的擴展階段,必須深入推進信息惠民,著力解決優質民生服務供給不足、分布不均、可及性不夠等問題。一是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支撐“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推進政務公開、黨務公開,打破“信息孤島”、破除數據壁壘,加強數據有序共享,推動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打造科學決策、精細管理、高效監管的社會治理模式,讓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充分運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抓住民生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彌補民生領域短板,推進教育、就業、社保、醫藥衛生、住房、交通等領域大數據普及應用,使公共服務均等化、便捷化水平不斷提升。二是加大優質網絡內容供給,改進創新網上正面宣傳,豐富載體平台,創新方式方法,結合網民所思所想,結合百姓實際需求,為人民群眾提供願意聽、喜歡看、樂意轉的網絡文化產品。三是深化網絡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向貧困縣傾斜,推進寬帶網絡向自然村延伸,縮小城鄉數字鴻溝,積極開展網絡扶智,不斷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真正讓互聯網成為致富網、幸福網、圓夢網,讓億萬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

(作者系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

( 編輯:王楠   送簽:王楠   簽發:張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