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本網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經濟建設

【原創】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應 “三管齊下”

王海峰
來源:旗幟網2019年02月25日10:54
文字縮放:

2018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2019年工作的重點任務。這是黨中央著眼於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民族復興大業而作出的戰略部署。結合當前科技發展趨勢和經濟形勢,我們應在三方面集中發力,助推制造業順利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應激發市場活力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正確處理和把握政府、市場和企業的關系。企業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體,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企業的市場營銷服務能力、企業的文化信譽與全要素生產率決定了企業的技術、質量和品牌。市場作為“看不見的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政府是營商環境、創新環境和制度環境的提供者、維護者和監督者。在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政府應該最大程度地提高市場效率、最大程度地調動企業活力,營造一個既尊重經濟規律又重商親商利商的營商環境。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政府和企業的關系,是各級政府構建現代經濟體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修課。

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是現代產業發展的基本規律,也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僅體現為國際產業分工,也體現為國內各地產業分工和配套,還體現為上下游企業之間和企業內部的產業分工合作。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注重跨國、跨區域、跨領域、跨行業的資源要素整合,需要在改革開放及創新中搭建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調動外企、民企和國企的活力,加快行業間、領域間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示范區和產業生態。跨國公司在全球大規模配置生產要素和資源,不僅提供先進的制造產品,而且還提供高質量的咨詢服務。實際上很多跨國公司已經從傳統生產型制造轉向新興服務型制造,其主要收入來自服務部門,而將不少制造環節外包出去。

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應尊重市場選擇

制造業發展是一個產業不斷更迭,產品不斷更新和企業優勝劣汰的新陳代謝過程,這種新陳代謝促使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改革開放40年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歷程,就是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新產品不斷淘汰舊產品的過程。那些積極適應並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企業,不僅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更成長為全國500強、世界500強企業集團。此外,也有不少經營理念落伍、產品更新滯后的企業在競爭中被淘汰,這是企業發展的必然,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市場選擇。過去幾年出現的“僵尸企業”,不符合市場選擇的經濟規律,不符合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些結構性問題。我們必須認真落實國家關於企業破產清算重組的有關法律法規,盡快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加快處置“僵尸企業”,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騰出空間。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關鍵還是要依靠科技進步,必須重視改革創新並促進新技術、新組織形式、新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過去20年,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智能終端深度融合,催生了以電子商務為特征的新經濟模式。這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而且也影響著人們的思維交流方式,形成許多新的產業業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阿裡巴巴、騰訊、華為等一批民營企業成為新經濟的弄潮兒。未來20年,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智慧科技可能會再次催生新組織形式和新產業集群形式,不斷重塑全球生產生活和消費模式。以科技創新為特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可能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應完善創新體系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產業結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開放的創新環境與協同高效的研發體系,需要制度變革的支撐。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已經高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成為全球制造大國以及制造產品和專利技術的主要提供者。中國制造業技術創新必然是開放體系下的企業技術創新,是一種市場驅動下的創新,需要制度性的變革,關起門來不可能有創新,也不可能有未來。中國制造業技術創新需要外企、民企和國企公平競爭、良性競爭,互相促進、合作共贏。我們必須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在專利商標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向發達國家看齊 ,並盡快走到世界前列。此外,隨著中國勞動力供給結構的變化,一批又一批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成為科學家和工程師,一批又一批海外學子學成歸來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研發創新中堅,外資企業紛紛在中國設立研發機構,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也在不斷增強,中國企業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外籍科學家和工程師。可以說,沒有外企、民企和國企的競爭合作,中國制造業發展和制造業技術創新不可能達到今天的水平。

制造業技術創新的重點,是要建立適應市場需求、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體系。這種創新體系也是一種高度開放、依托市場競爭、全球性的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創新體系,必須尊重和服從國際規則、技術和標准。我們支持中國企業和機構走出去,積極參與其他國家機構和企業主導的共性技術研發體系,也支持國外機構和企業來中國按照國際規則建立面向全球和亞太市場的技術研發平台,更歡迎國外機構和企業來中國按照國際規則參與中國企業主導的共性技術研發創新體系。過去10年,中國經濟最活躍的上海、廣東、江蘇和浙江等地區,出現了國外科研機構和企業主導的技術研發平台﹔中國的華為、阿裡巴巴、美的、三一等民營企業也通過投資並購等方式,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研發創新平台。

(來源:《旗幟》雜志2019年第2期﹔作者系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 編輯:王楠   送簽:張莉   簽發:張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