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原創】奮力開創新時代科技事業新局面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重要論述

白春禮
來源:旗幟網2019年11月05日08:46
文字縮放: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科技創新工作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為新時代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和准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的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把黨中央的新要求新部署貫徹落實到科技創新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在推進新時代科技事業中發揮好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可替代的作用。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國家全局的戰略高度,以全球視野頂層設計、統籌謀劃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科技創新的發展藍圖。在2016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發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召,明確了科技創新的“三步走”戰略。全面部署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建設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中心和國家實驗室等重大戰略決策,從目標要求、發展路徑和關鍵舉措上對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系統性的戰略安排,開辟了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新境界。

現在,我國科技創新正進入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關鍵時期。2018年,我國研發支出已達1.97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研發人員總量達到418萬人,穩居世界第一位,已經具備加速提升、全面跨越的基礎。全球科技創新已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經濟社會面臨深刻轉型,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加迫切、更高標准的要求。在這樣一個大變局、大調整、大發展的形勢下,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大戰略意義,准確研判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新突破,科學謀劃分階段的戰略目標、戰略任務和發展路徑,匯聚起全社會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磅礡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對我院提出了“三個面向”“四個率先”要求,賦予了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的新使命。我們將堅守創新科技、報國為民的初心使命,深入實施“率先行動”計劃,進一步整合集聚全院優勢科技力量,全面參與國家科創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在國家實驗室建設中的核心、命脈、領銜作用,努力建成最大的國家實驗室。著力補齊創新鏈條中的短板,夯實長遠發展的基礎,加快打造面向未來的科研戰略布局,成為重大原始創新、解決國家重大需求、提升國家綜合科技實力的關鍵力量和創新高地,成為新技術、新產業發展的重要策源地。

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高度重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明確要求要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堅持“三個面向”,從中國國情出發制定科技發展的戰略和路徑。在基礎研究方面,要求我們堅定創新自信,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勇於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提出更多原創理論,作出更多原創發現。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要求我們敢於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方面,要求我們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准對接,加快科研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把科技成果充分應用到現代化事業中去。習近平總書記這一系列戰略要求,抓住了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牛鼻子”,既具戰略指導性,又具現實針對性,進一步明確了未來一個時期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和戰略任務。

針對當前卡脖子的“燃眉之急”和事關長遠發展的“心腹之患”,黨中央、國務院已經作出全面部署。我們要加快建立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和核心技術攻堅機制,進一步聚焦,對可以立竿見影、能夠及時解決問題的技術,抓緊組織實施一批重大戰略性科技任務﹔對屬於戰略性、需要久久為功的技術,提前謀劃和前瞻部署。通過一個時期的努力,大幅提升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力爭產出一批能夠達到國際重要獎項水平的重大原創成果﹔大幅提升關鍵核心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突破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競爭新格局,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大幅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貢獻,提供源源不斷的高質量科技供給。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我院將進一步強化使命驅動,主動擔當、攻堅克難,力爭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從0到1”的原始創新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充分發揮多學科綜合優勢,以創新研究院和大科學研究中心為主體,瞄准國家重大緊迫戰略需求,繼續部署實施一批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主動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以建制化的優勢力量集中攻關、加快突破。加快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卓越創新中心、海外科教基地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創新平台,積極牽頭發起若干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探索基礎研究“特區模式”,長期穩定支持一批優秀科學家,加快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強化需求和問題導向,加強多學科交叉和跨領域整合,建設一批特色研究所,暢通創新價值鏈的關鍵環節,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有效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迫切需求,為生態文明建設和保障改善民生提供有力支撐。

實現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雙輪”驅動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科技領域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針對當前科技體制與科技發展不相適應的突出問題,明確要求我們要清除各種有形無形的柵欄,讓機構、人才、裝置、資金、項目都充分活躍起來,形成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又要求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特別是要搞好改革試點,加快科研事業單位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方面全面發力、多點突破、向縱深推進,出台了一系列激勵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改革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全社會的創新活力。修訂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推動了科技成果“三權”管理改革、院士制度改革和“三評”改革,進一步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積極推進新型科研機構建設等。我們也清晰認識到,當前我國科技領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很多是“硬骨頭”“老大難”,需要我們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以敢於涉險灘、闖難關的精神,不斷推進自我革命,堅決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堅決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形成鼓勵創新、支持創新、包容創新的強大合力。

當前,我院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積極謀劃進一步深化改革,力爭在科研事業單位改革中先行一步、走在前列。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以四類機構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凝練聚焦重大創新目標,加大對無特色、無核心競爭力的老化學科調整整合力度,進一步強化科研布局的結構性、功能性和靈活性、可塑性,形成對國家重大戰略布局快速響應和有效支撐的機制﹔全面加強與國家創新體系各單元的開放合作,著力打破研究所之間、學科領域之間的壁壘,加快構建大兵團集中攻關組織模式,積極推進創新聯合體建設﹔堅持正確的創新導向、評價導向和激勵導向,堅決破除“四唯”﹔進一步明確院所兩級管理事權,積極探索新型科研機構組織管理體制,加快推進現代科研院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充分激發各類人才活力和潛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全部科技史都証明,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佔據優勢。明確要求我們要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著力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尊重人才成長規律,解決人才隊伍結構性矛盾,構建完備的人才梯次結構,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強人才投入,優化人才政策,構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機制,營造有利於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加快從人才大國向人才強國的戰略轉變提供了根本指導。

當前,我國科技人才隊伍規模雖然位居世界第一,但人才質量和人才結構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特別是高水平人才和頂尖人才比較稀缺,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施展才干的制度環境還沒有完全建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必須抓住人才質量和人才結構這個關鍵,著力打造高質量的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加快推進人才發展體制和政策創新,構建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進一步突出“高精尖缺”導向,通過重點人才工程、重大科技任務和攻關項目,在創新實踐中著力集聚培養造就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全力推動人才結構戰略性調整。以需求為導向,改革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學科結構、推動科教融合,改革人才評價,引導推動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使學術人才和應用人才形成合理的結構。

我院作為我國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和一流科學家的集聚高地,將堅持立足創新實踐、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原則,全面推進培養人才、引進人才、造就人才的系統工程。充分發揮大平台、大任務、大事業的建制化優勢,為優秀人才打造更大的發展舞台和空間,大幅提升我院人才品牌的顯示度、影響力和吸引力。堅持按需引進、嚴格標准、優化環境的原則,加強海外高水平人才引進。深入推進科教融合戰略,推動區域空間集聚、一體化發展,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在人才發展機制上下更大的功夫,建設完善正向激勵的人才政策、人才制度、人才環境,做到好中選優、優中選強,推動人才合理有序流動。

營造風清氣正的創新生態環境

作風和學風是事關我國科技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生命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作風和學風問題,明確要求我們要弘揚科學報國的光榮傳統,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營造良好學術環境,形成勇於創新、嚴謹求實的學術風氣。在近期對科技創新工作的指示中,第一條就是學風問題,他要求科技界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干實事,要杜絕浮夸浮躁之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既指出了當前科技界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良現象,也對作風和學風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強調要大力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和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這一文件的出台體現出黨中央把科研“軟環境”擺在和“硬條件”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必須要堅持黨的領導,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引領,把黨的領導貫穿到科技創新全過程,筑牢科技界共同思想基礎﹔堅持價值引領,營造良好學術生態,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爭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創造者、建設科技強國的奉獻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踐行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我院老一輩科學家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到新中國科技事業中,塑造了我院的“科學民主、愛國奉獻”優良傳統和“唯實、求真、協力、創新”院風,激勵了青年一代投身科技、報效祖國。我院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作風和學風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進一步激發全院廣大科研人員使命擔當、干事創業。充分發揮院士群體和優秀科學家在作風和學風建設中的明德楷模作用,大力倡導正確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導向,選樹新時代科技報國的先進典型,形成示范引領、化風成俗的強大力量。推動作風和學風建設常態化、制度化,健全誠信管理和責任體系,加強科研誠信教育,全覆蓋、無禁區、零容忍嚴肅查處違背科研誠信要求和學術不端行為,不斷淨化學術生態,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來源:《旗幟》2019年第10期。作者系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主席)

( 編輯:白 翔   送簽:白 翔   簽發:白 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