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不忘初心 風雨兼“橙”

——記“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賑濟救護部健康服務處副處長曹橙

王達 王曉肖
來源:旗幟網2019年11月29日10:27
文字縮放:

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曹橙(右二)在湖北省英山縣四棵楓村進行走訪調研。

大別山腹地的蜿蜒山路,留下了他跋涉的足跡﹔北上廣醫院的ICU病房,記錄著他奔波的身影﹔菲律賓塔克洛班的20所學校、166間臨時校舍,浸染了他辛勤的汗水……

他是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獲得者、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賑濟救護部健康服務處副處長,也是中國紅十字會歷史上首個獲此殊榮的工作人員。

貧困村的“第一書記”

湖北省英山縣四棵楓村,位於大別山南麓腹地,水域交織、山林密布,風景秀美宜人,卻在過去的數十年間,飽受交通偏僻、耕地稀缺的困擾,長期處於貧困境地。

“靠山不能吃山,靠水不能吃水”,是兩年前曹橙第一次到四棵楓村時留下的印象。當時,他剛剛受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委派,赴四棵楓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兩年一晃而過,既然來了,總得給老鄉留下點什麼不是?”放下行囊,曹橙立即找村兩委、老支書和常住村民等了解情況。

“全村346戶1248人,可耕種面積503畝,人均不足4分地,就連路邊巴掌寬的土地都種上了小麥。”老支書告訴曹橙,“咱們村是庫區村,1958年搬遷上岸,本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還能過得去。但今年縣裡搞水域整治,禁止打魚,山上的生態林也不讓砍了,大家的日子一下就難過許多。”

“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是國家大事,咱們就是再窮也不能在這上面打主意,關鍵還是要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不然光靠這人均4分地,這輩子都甭想富了。”曹橙告訴大家,要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國家的好政策那麼多,一定能帶領大家走上康庄大道。

踏遍青山,“好風景”卻在村子另一頭悄然浮現。2016年,湖北省重點項目“四季花海”旅游景區破土動工,佔地6400畝,總投資16億元,位置恰巧就選在了村北不遠處。

“四棵楓村的長遠發展必須緊密圍繞四季花海和鄉村旅游做文章。”曹橙積極爭取中國紅十字會博愛家園項目基金80萬元,協同社會各方面幫扶資金,成立四棵楓村苗木合作社,流轉土地70余畝,引進紅葉石楠、海棠、紫薇、木槿等高價值苗木品種,當年底、次年初分兩批銷售一空,創收100余萬元。

隨后,四棵楓村又與“四季花海”聯合簽署中長期發展規劃,自籌資金修建穿越四棵楓、連接省道和景區的8公裡4車道鄉村公路,積極發展農家樂、民宿等休閑產業,爭取100余戶村民參與景區工程施工、園林管理,爭取支持17萬元總會機關返還黨費,為四棵楓村援建黨員活動中心和村史館。

如今,四棵楓已有苗木100余畝,民宿、農家樂遍地開花,早已實現整村脫貧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363人減少到5人,貧困發生率由29%下降到0.4%。2019年國慶節假期,四季花海旅游人數再創新高,其中近半通過四棵楓村前往,來往車輛從景區一直排到了幾公裡外的村部。

“漁民變花匠,農民當老板。”擔任村支書近20年的王保林說,這是他當年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光景。

器官捐獻事業的“助推者”

赴四棵楓村擔任“第一書記”前,曹橙在總會賑濟救護部健康服務處已經工作9年。

“如果說9年來有哪些事讓我記憶尤深,那一定是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進步作出了一點貢獻。”曹橙說,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事業闖出一條新路,是他入職中國紅十字會后的第一個任務。

“這項工作不僅關系到民生福祉,也關乎國家形象。”曹橙回憶說,當時沒有人員,沒有經驗,也沒有錢,肩負著壓力和重托,他和同事們“摸著石頭過河”,一點點搭框架、找經驗、建網絡。

“這件事乍一看挺簡單,一個人離開前捐獻自己的器官,移植到有需要的患者身上。但關鍵就在於,通過怎樣的渠道來實現這個過程,而且必須是公開透明、科學公正、遵循倫理並符合國情的。”回想起一路走來的坎坷與波折,曹橙最大的感受就一個字:“難!”

“僅僅在最開始的環節,判斷一個人能否實施捐獻就十分復雜。”曹橙舉例,“比如一個人去世了,逝者是沒辦法作任何決定的,必須由逝者家庭來決定,這就涉及到傳統文化、倫理的影響。”

“再如死亡判定,他是不是真的死了,是否已經得到最大程度的救治?如果按照傳統的心臟死亡標准,其器官很難保証移植有效,但腦死亡在我國又沒有立法,這就涉及到嚴肅的法律問題。”談及其中問題症結,曹橙滔滔不絕。

“但是再復雜的事,終究都是有規律可循,一個個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行。”曹橙說,當年遇到了哪些問題、又是怎樣迎難而上的,已記得不太清楚,反倒是何時出現我國第一例器官捐獻、何時出台第一部相關法規,當時的激動與喜悅,他至今仍時常回味。

1999年5月25日,深圳大學29歲女教師向春梅捐獻雙眼角膜,成為全國第一例角膜捐獻者﹔2003年,《深圳經濟特區人體器官捐獻移植條例》出台,成為我國第一部地方器官捐獻法規﹔2006年2月10日,四川籍農民工陳友余無償捐獻肝臟、腎臟和眼角膜,成為中國內地首位多器官捐獻者﹔2007年5月,國務院頒布《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明確“各級紅十字會依法參與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等工作”……

“到了這一階段,我們的工作基本就算落地了。”曹橙說,隨后十幾年,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的進程不斷加快,並於2010年正式啟動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試點,2013年正式在全國推開。截至2019年9月8日,全國共實現人體器官捐獻25550例,捐獻器官72791個,志願登記人數1521775人。

塔克洛班的“中國兄弟”

2013年11月8日凌晨,超強台風“海燕”襲擊菲律賓,致6000余人死亡,1000余人失蹤,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當月20日,中國紅十字會迅速派出國際救援隊,前往台風重災區塔克洛班市開展醫療救護、衛生防疫及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這是1923年以來,中國紅十字會首次向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的國家派遣綜合救援隊。

曹橙主動請纓,並通過層層選拔,成功入選中國紅十字國際救援隊第三批隊員,於2013年12月17日抵達塔克洛班。

菲律賓地處熱帶,酷熱難耐,加上連日下雨,病毒肆虐傳播,災區環境十分惡劣。

“我們有隊員就因蚊虫叮咬,不幸傳染登革熱。”曹橙回憶說,當時這位隊友被確診時已是登革熱三期,血小板不及正常人的1/7,堵住一個鼻孔,血又從另一個鼻孔流出,整個人臉色蒼白如紙,情況緊急。所幸的是,在得知是中國紅十字國際救援隊員后,當地醫院馬上採取各種措施,從全國緊急尋找血小板,經過數日搶救才挽回了患病隊友的生命。

“說一點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是面對救濟災民的神聖任務、面對災區百姓期待的眼神,所有隊員沒有一個退縮。”曹橙說,當時正當雨水最多的季節,還趕上當地學校開學日子。為了讓孩子按時開學,隊員們經常冒著瓢潑大雨堅持施工。

隊員們的忘我工作,換來的是援建項目的“中國速度”。

2014年2月10日,中國紅十字國際救援隊參與援建的20所學校、166間臨時校舍全部竣工,共計9960平方米,幫助萊特省塔克洛班、帕勞等地區8000余個孩子重返課堂。

“這是菲律賓歷史上建設速度最快的學校。”對於中國紅十字國際救援隊的援建速度,菲律賓教育部長路易斯特羅對救援隊的建設速度驚嘆不已,“這些校舍完全可以和正式校舍媲美,我們的校長們一定會用好這些校舍。”

“我們走的時候,當地居民還在路旁挂起橫幅,上邊寫著‘THANKYOU!CHINA!’”曹橙說,流血流汗40多天,看見這幾個字,感覺“一切都值了!”

面對“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的榮譽,曹橙謙虛地說:“這份榮譽不僅屬於我,更屬於全體紅十字人,代表黨和政府對紅十字工作的認可和肯定。我將把這份榮譽永遠記在心底,化作繼續奮勇前行的動力。”

(作者單位:中國紅十字報)

( 編輯:宋美琪   送簽:白 翔   簽發:白 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