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研究

2019年12月19日16:15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觀理論家、戰略家、思想家新的理論境界、開放視野和博大胸懷,就生態文明建設作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事關生態文明建設基本內涵、本質特征、演變規律、發展動力和歷史使命等嶄新科學論斷,全面、系統、深刻回答了當代中國和世界生態文明建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研究視角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體系繼主要是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大科學學說組成的傳統認識之后,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創立的關於人類社會到達人與自然和諧和解、和諧共生較高發展階段的第四大科學學說。它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於一體的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永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品格

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們黨永恆的思想品格。馬克思主義哲學包含三個方面,即自然辯証法、唯物辯証法和歷史辯証法。

就自然辯証法而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毫無疑問是中國21世紀最大的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辯証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系思想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就歷史辯証法而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不僅是歷史性話題,也是時代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就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青海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母親河黃河生態環境保護發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戰略指導思想,就是從區域發展、生態與文明的歷史性興衰角度提出的時代課題。

就唯物辯証法而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一著名的科學論斷,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和方法,形成了新時代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論、實踐論和方法論,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觀的新境界,創造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

1.生態文明建設的自然辯証法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首推自然辯証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他說,“第一個階段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對環境資源的承載力不考慮或者鮮有考慮﹔“第二個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但是也要保住綠水青山”,基於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和生態問題之間的矛盾顯現,人們意識到“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燒”﹔“第三個階段是認識到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常青樹就是搖錢樹”“生態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從而形成“渾然一體、和諧統一”的關系。從整體看,“這三個階段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是發展觀念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人和自然關系不斷調整、趨向和諧的過程”。

由此看出,習近平總書記以“兩山論”所揭示的自然辯証法,飽含三層環環相扣的遞進關系。一是關於“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自然環境創造人,人也創造環境。在人與自然、文明與自然面前,馬克思主義者從來不主張作為社會主體的人放棄自身的尺度。馬克思指出:“在人類歷史中即在人類社會的形成過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因此,通過工業——盡管以異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學的自然界”。他又說,“被抽象地理解的、自為的、被確定為與人分隔開來的自然界,對人來說也是‘無’”。那種一談到生態文明,就乞求原始、原生態的那種生態中心主義者眼中的純粹自然,至少目前來看,與“人”是沒有多大關系的。當代中國,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和中國人整體物質條件和精神文明的繁榮和進步,無不昭示發展仍然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核心任務、立足點和建設后現代社會主義的前提。

二是關於“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人的生存來說,金山銀山固然重要,但綠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是金錢不能代替的”。歷史經驗教訓值得人類深思和反省。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工業化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也產生了難以彌補的生態創傷。我們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用破壞性方式搞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發展之路。”在人類發展史上特別是工業化進程中,包括我國快速工業化進程在內,都曾發生過大量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事件,釀成了慘痛教訓。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

三是關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因為:(1)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講話指出,“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我講過,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必須“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2)“美麗經濟”印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5年5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調研。在了解到當地村民利用自然優勢發展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收入普遍比過去明顯增加、日子越過越好時,他指出“這裡是一個天然大氧吧,是‘美麗經濟’,印証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2014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為什麼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魚逐水草而居,鳥擇良木而棲’。如果其他各方面條件都具備,誰不願意到綠水青山的地方來投資、來發展、來工作、來生活、來旅游?從這一意義上說,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

2.生態文明建設的唯物辯証法

歷史唯物主義始終認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存在於一切社會形態之中,規定著社會性質和基本結構,推動著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物質生產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習近平總書記“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科學論斷,核心一點,就是始終牢牢把握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這一馬克思主義生產觀的根本范疇,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科學揭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本質屬性及其發展規律。從本質上講,生態文明作為人類文明一種更高級別、更高形態的發展狀態,歸根結底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適應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歷史必然。把生態要素引入生產力范疇,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糾正以往離開環境保護單一追求經濟建設的錯誤認識。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解放生產力,一定是解放生態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一定是發展綠色生產力。也隻有解放生態生產力和發展綠色生產力,作為人類更高發展階段的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夠體現到底在何種程度上實現了作為勞動者的人如何通過生態實踐這個生態文明社會人類活動的特質所要實現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特性。我們建設生態文明的所有工作,都應當從這個本質出發,從而確保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重點、戰略方向,始終是引領歷史的大趨勢。

3.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辯証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地看,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人類社會的發展史、文明史,歸根結底,是一部人與自然、生態與文明的關系史。馬克思指出,我們僅僅知道的一門歷史科學,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隻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文明就能興盛﹔反之,人類將遭受到自然的懲罰、報復,其文明就要衰落。歷史上,作為西亞最早文明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居民為了耕地而毀滅了森林,漸為沙塵所掩埋而成為不毛之地自此文明不復。歷史的教訓令人十分痛心。當今時代,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資源短缺問題十分普遍,系統性、區域性、全球性生態危機十分突出﹔當今中國,西方發達國家一兩百年積累和發展起來的環境問題,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一下子集中顯現,不僅生態環境中的歷史欠賬難以歸還,新的環境問題又不斷涌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和確立了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區、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戰略,等等,主體功能區制度逐步健全,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積極推進,就是從“生態”與“文明”的戰略視角,按主要矛盾論指導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生態災害。黨的十九大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了黨對生態與文明關系范疇、歷史規律的認識,進一步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地位。“千年大計”和“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科學論斷一道表明:如果不從現在立即行動起來,將來付出的代價恐怕要讓我們沉痛思考中華文明要向何處去的問題。我們必須以“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科學論斷所昭示的生態與文明發展的歷史規律,以對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負責的歷史性態度,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維護國家生態安全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對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看得很重”,“我之所以要盯住生態環境問題不放,是因為如果不抓緊、不緊抓,任憑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不斷產生,我們就難以從根本上扭轉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就是對中華民族和子孫后代不負責任”。

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經世致用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品格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立場、觀點、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理論的重大創新。必須著力從戰略上協同融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內在邏輯,更好地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

1.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品格,要求我們從戰略高度看待綠色產業怎樣成為生態文明社會經濟發展新常態

經濟建設的首要目標在於綠色化,綠色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國民經濟綠色產業的規模化、常規化和常態化,再也不能是諸如傳統的先污染、后治理,先上車、后買票等“先后”理念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形態,就是以生態產業為社會的中心產業,它不否定農業、工業和第三產業,而是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中心、以“自然—社會—經濟”復雜系統的動態平衡為目標、以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能量轉化與生物生長的規律為依據發展生態產業,形成“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信息業—生態服務業”的新型國民經濟結構。在亦走向后工業文明時代的當代中國,發展新能源、新工業,加快構建綠色生產體系,為時代亟需。這不僅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思路和新方向,也是國家經濟長遠發展的新機遇和新動力。現代社會,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在信息產業、智能化應用、新材料、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生態修復、生態技術、循環利用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並由此引發了新的產業革命,逐步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和促進生產方式轉變的關鍵性要素和力量,綠色產業的發展方興未艾。現在,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推動我國由經濟大國向綠色強國轉變的重要契機。建設生態文明,要堅持創新居首,突破重大生態技術,發展綠色低碳生態循環產業體系,邁步現代產業經濟體系。這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真經”。

2.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品格,要求我們統籌認知、融會貫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之間的內在邏輯

科學認知習近平總書記“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科學論斷,需要與科學認知“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的科學論斷相統籌。唯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態文明建設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的“新常態”“新發展理念”“現代化經濟體系”等關鍵術語的內在邏輯一致﹔也才能更好地確定黨的十九大首次就現代化所給予的“綠色屬性”的界定,才能理解其作為重大的理論創新和科學論斷的界定。新時代,我國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對怎樣建設生態文明,推動實現傳統經濟的生態化和現代生態經濟規模化提出的兩個重大戰略。

3.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品格,要求我們在生態文明建設偉大實踐和實際工作中,統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我們一度把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二者對立起來,認為隻要搞經濟建設,就一定會破壞生態環境﹔隻要抓生態環境建設,經濟發展就應當束之高閣,為懶政、庸政、惰政找借口。近年來,每當進入深秋和冬季,京津冀區域霧霾現象便持續肆虐、久橫不散,嚴重影響到人民群眾身心健康。治理霧霾已經成為重大的民生福祉工程、經濟問題和政治形象問題。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治理霧霾,搞“一刀切”,在寒冬時節將數百輛大卡車強堵在路邊,滯留時間長達十多小時,這不是生態文明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立場的體現。必須為生態文明建設尋求市場內生動力,創新綠色發展新機制。

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遠的科學社會主義品格

1.生態不文明不是社會主義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建設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總體布局,是從總攬和統攝全局的高度作出的總體籌劃和總體安排,是就這一事業所作的最重大最根本的戰略部署。“五位一體”是整體性戰略部署,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屬性相關,也與社會主義與生態文明具有高度一致性相關。生態文明的提出和建設,內在地、邏輯地統一於社會主義的本質之中,任何一個方面的發展滯后都會影響總體布局的協調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反復強調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這就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全面發展,少了哪一個板塊,都會造成木桶短板效應。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視角看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共同構成“五位一體”社會主義事業總布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斷強化和深化的重大戰略部署。在把握總體布局中堅持協調發展,就是要在整體推進社會主義事業中全面凸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地位,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如果說在這個問題上還需提升認識,那就是全社會都要意識到,環境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也是政治問題。

2.黨的領導是無產階級政黨關系鐵的紀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不斷深化和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強頂層設計,加強科學政績觀建設,加強法治和制度建設,劃定生態紅線,建立責任追究制度。他說,“再也不能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慮評價體系”,“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隻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等科學論斷和建設思想,無不是在深化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和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法治建設等方面就生態文明建設與上層建筑和諧匹配所確立的戰略之舉。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不斷開放和改革的社會。社會主義正是通過社會體制的變革,改革和完善社會制度和規范,從而形成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為生態文明社會構筑強有力的上層建筑及一系列制度和法治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與執行黨的嚴明紀律、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落實到位有很大的關系。在生態文明建設中,黨的領導發揮了根本性作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也無疑為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歷史性轉變提供了根本思想遵循。

3.科學社會主義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歷史使命

馬克思指出:“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恩格斯指出:“我們這個世紀面臨的大變革,即人類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類本身的和解”。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証、自由和必然、個體和種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此外,在共產主義社會裡,人與自然的物質交換將更加合理化,“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於和最適合於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生態文明包括人與自然之間的公平、當代人之間的公平、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的公平。共產黨人既要有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信仰,也要有主動轉變生活方式、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自覺。

生態文明建設是時代的呼聲,是新時代的最強音﹔生態文明建設不論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都是人類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當代中國、當代世界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然路徑。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僅為社會主義所共有,而且是整個人類社會實現綠色發展的共同財富。我們要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必須形成自己的話語體系、理論體系和學科體系。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就為我們建立了這樣一個體系,發揮了哲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思想引領作用。與此同時,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關於發展,特別是關於綠色發展的真經,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從激發市場的內生動力找到新的注解,避免方法簡單、態度粗暴、一關了之。隻有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放在經濟思想的范疇內,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找到動力。隻有全面發展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才能贏得主動。必須把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政治使命,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毫不動搖、不左不右堅決執行下去,邁步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作者:黃承梁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理論部主任)

來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雜志、中國環境戰略與政策

(責編: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