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際合作中心黨總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印發的《關於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証的通知》精神,堅決落實委黨組關於疫情防控的統一部署和何立峰同志的明確要求,在羅文同志的具體指導下,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主動融入防控工作大局,貢獻力量。
落地落實快行動,不斷細化防護措施。統籌部署、加強管理,切實構筑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1月29日,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組,堅決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中心黨總支主要負責同志帶領班子成員、總支委員以身作則、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切實發揮好關鍵少數的示范帶頭作用。班子成員分兵把守,黨員干部聞令而動,做到分級負責、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以最嚴要求、最細舉措、最實工作落實工作方案、工作機制和應急預案,做好全員動態監控,建立每日台賬,對照委內防控工作方案,嚴密細致開展拉網式排查,做到量化細化措施到位、嚴格閉環管控要求到位,在防控疫情斗爭中經受考驗、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聯防聯守、立行立改,以防控工作的強大合力杜絕懈怠與失誤。2月6日,羅文同志代表委黨組以“四不兩直”方式到中心調研檢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對下一步防控工作作出明確指示和要求。中心黨總支立即傳達羅文同志指示要求,高效執行委領導部署要求,對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責成專人當日整改完成、落地見效。杜絕形式主義,以最嚴格的標准、最嚴實的作風落實防控措施。中心辦公區實行嚴格的進入登記制度,加強對人員分類管控,實名記錄到崗情況。定時對四個辦公區消毒,科學合理使用防護物品。春節前即為三個辦公區新購置微波爐和冰箱,為全體人員安排購買2000個口罩、100瓶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確保上班第一天及時配發到位,督促個人做好防護。
立足本職善作為,有序推進各項業務工作。在首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礎上,中心黨總支靈活調整工作時間,確保黨員干部思想上不怠慢、心理上不慌亂、管理上不散漫、工作上不間斷。復工后班子成員即全部在崗,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聯系溝通情況,通過中心的微信群積極宣傳轉發疫情防治相關的內容,不傳謠、不信謠,減少心理焦慮。嚴格落實每日值班制度以保証工作正常運轉,防止人員過度聚集。對於部分無法到崗人員,通過網絡辦公,做到每日工作有布置、有目標、有效果。研究人員在中心黨總支的指導下,分析疫情對某些行業、城市,以及國際供應鏈等的影響,形成研究專報。各部門根據課題研究需要,列出書目清單加強學習,充分利用寶貴時間苦練內功、積蓄力量,化被動為主動,做好知識儲備,切實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穩步推進現有研究課題,在微信上召開會議,實現“跨空間、零接觸、不間斷”的課題研究和討論﹔聚焦重點業務創新開拓,早謀劃、早鋪墊,確保各項工作在疫情結束后及時步入正軌。
協調國內外力量勇擔當,精准及時支援一線防疫物資。努力挖掘國內社會資源和力量,迅速籌集資金支援一線防疫工作。採購220萬元護目鏡,與湖北省慈善總會確定接收醫院及分配清單,1月26日,41840副護目鏡已全部寄至161家武漢及周邊地區一線醫院,2月上旬,11520副陸續抵達63家一線醫院。在海外市場採購5000隻N95型口罩,300隻醫用外科口罩,100副醫用外科手套和10隻手持紅外測溫儀,發往貴州省畢節市。迅速協調科技公司,向黃岡市黃梅縣焱神山臨時醫院捐贈價值8萬元的自提保溫櫃一套,確保醫院醫護人員以“少接觸”方式吃到“暖心飯”。主動協調跨國企業,高效支援湖北疫情防控。經委領導批准,中心黨總支在委相關司局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國際合作業務優勢,協調英國慈善基金會等國際組織、日立和飛利浦等跨國公司提供物資捐助。積極與日立公司保持聯系,以最快速度確定受援醫院為武漢市第八醫院,明確捐贈物資清單。日立公司已將價值350萬元的醫療防護服及最高級別醫用口罩送至武漢,日立第一批設備(肺部CT)及配件已進入報關階段。在中心的協調下,飛利浦投資公司提供的兩台肺部CT(每台逾1000萬元)、B超機、重症監護儀、空氣淨化器等物資已在雷神山醫院裝機,目前正在配合協調因安裝和維護人員防護物資嚴重不足,零部件報關出現的問題。進一步挖掘利用國際力量,深入推進防控工作。中心黨總支利用與100多個發展中國家援外培訓官員溝通渠道,聯絡近2000名有影響力官員,積極宣傳全力抗擊疫情、打贏疫情阻擊戰的果斷舉措和必勝決心,加強疫情防控工作溝通合作。伊拉克國家發展計劃部能源局主任發動親朋好友想方設法籌集口罩等醫療物資,並以“國際合作中心學生”的名義親自運送物資到駐伊使館。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國際合作中心黨總支充分發揮黨組織堅強戰斗堡壘作用,用堅強的力量筑牢控制疫情蔓延的防線,用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與責任擔當。
( 編輯:馮愛齡 送簽:馮愛齡 簽發:徐雅維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