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不斷磨礪組織實施之“能”

林學啟
來源:學習時報2020年06月12日09:23
文字縮放: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在這場大考中磨礪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勇、智、謀、能”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新要求。其中,組織實施之“能”是勇、智、謀的落腳點,是基層黨組織建設成效的集中體現。

在應對疫情大考中,我們全黨表現出強大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了堅強組織力量。但是,個別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履行職責“淡化”、先鋒模范作用“弱化”、組織力“鈍化”、制度措施“虛化”等問題也暴露出來。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在這場大考中磨礪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勇、智、謀、能”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新要求。其中,組織實施之“能”是勇、智、謀的落腳點,是基層黨組織建設成效的集中體現。

“能”之基礎在組織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磨礪組織實施之能,前提在“組織”、基礎在“組織”。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毛澤東1929年4月5日在《紅軍第四軍前委給中央的信》中提出關於黨的組織力的概念,其實就是關於組織之“能”的最初表述。在全面抗戰爆發后,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回答了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黨的政治組織力的強弱問題,也是對組織之“能”的歷史考問和回答。縱觀黨的歷史,基層黨組織的稱謂從“組”“支部”“基礎組織”到“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和支部委員會”的變化,本質上契合了對組織之“能”的要求,基層組織的職能隨著稱謂的變化也被賦予新的內涵。

黨的歷史一再証明,黨的力量來自於我們的組織力。對於組織這一前提基礎,我們要從兩方面來把握。一方面,這裡的“組織”主要是指各級黨組織。這套組織體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構建了最便利、最合理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從而使黨的組織整體釋放出最大的動“能”和最有效率的勢“能”。另一方面,這裡的“組織”是指各方面通力合作、協同配合、上下聯動、綜合協調。具體而言,就是要在工作由誰來落實、需要哪些部門來參與、需要何種支持、如何推動實施等問題上找准立足點、抓住突破口,推動形成分工明確、權責清晰的組織實施體系,確保每個個人和部門都能各負其責、各展其能﹔就是要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統籌推進不同區域、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等各項工作,切實提高組織的科學性、時效性和實效性﹔就是要千方百計把黨員組織起來、把人才凝聚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不斷提升組織協調能力,匯聚起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因此,組織之“能”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自然形成,既需要嚴密科學的組織體系作為支持,也要求我們堅持抓好每一個黨員細胞。

“能”之關鍵在實施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我們組織是否有力,工作能否落到實處、取得實效,關鍵在於能否進行科學有序的實施和推進。因此,必須牢牢把握好“實施”這一關鍵點。

做到實施有力。這是從實施力度、落實程度的角度而言的。要有力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就要把狠抓落實擺在突出位置。一方面,要不斷強化明辨善思的腦力,面對具體工作要多思考、多研究,善於理解和把握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另一方面,要不斷提高深入實踐的腳力,既要深入基層學會用群眾的思維方式和表達形式與群眾進行交流,做到率先垂范、貼近群眾,又要堅持先學一步,多學一點,學以致用,做到接地氣、懂實情、知民意,將強大的執行力貫穿於這場疫情防控大考。

做到實施有序。這是針對實施的規范性而言的。要在科學制定工作“路線圖”的基礎上,准確把握工作程序、辦事規則、自身職責,弄清楚關鍵、整明白環節、理通順思路、把握工作節奏,有條不紊地開展好各項工作。

做到實施有效。這是從實施效度的角度而言的。我們開展實施各項工作的最終落腳點都是為了求得實效。因此,做到實施有效,就是要在總結傳統有效方式方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優化工作方法,既要讓人力物力同向發力,又要讓黨心民心同頻共振,進而匯聚成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磅礡力量。

“能”之培育在磨礪

以思想淬煉提供“能”之動力。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與指南,是理論轉化為實踐的決定性因素。磨礪組織實施之能,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勞永逸,需要一以貫之、久久為功。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是要保証強能提質具有恆久的動力。強化動力的關鍵在思想。為什麼要磨礪組織實施之能?磨礪組織實施之能為了誰?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如果這些重大思想認識問題不解決或回答得不夠徹底,單純就“提高能力”談“提高能力”,必然會導致“紙上談兵”、本末倒置、難得實效。因此,首先要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磨礪組織實施之能的長期性、艱巨性,堅守初心、保持定力,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進而在磨礪組織實施之能的具體實踐中做到信念如磐、持之以恆。

以政治歷練標定“能”之方向。能力的提升不僅需要動力的推動,更需要正確方向的指引。方向涉及根本、關系全局、決定長遠。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大局的能力。因此,標定組織實施之能的方向,關鍵要不斷強化政治歷練。

以實踐鍛煉夯實“能”之根本。善謀者行遠,實干者乃成。磨礪組織實施之能,強化動力是基礎、明確方向是前提,根本要落實到“怎麼辦”上。隻有通過實踐鍛煉才能實現“能”的目標。因此,要善於用好“實踐”這一錘煉能力的大課堂、大舞台,將立言與立行相統一,通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形式推動學思踐悟向思想層面、工作層面轉化﹔要頂得住壓力、扛得起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考驗,做到指揮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工作推動在一線,要善於將心向下沉、腳向下走、力向下使,磨練“能”的意志、豐富“能”的經驗、增強“能”的本領。

以作風錘煉彰顯“能”之擔當。磨礪組織實施之能,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於永葆初心、擔當使命。作風反映黨性、體現能力、彰顯擔當。好的作風既能推動“能”的提升,也能彰顯“能”的作為。一方面,堅決克服“走馬觀花”式調研、“甩手掌櫃”式部署、“文山會海”式執行等各種不良作風。另一方面,傳承和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密切聯系群眾、勇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過硬作風中彰顯“能”的擔當。

( 編輯:皮博   送簽:皮博   簽發:馮愛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