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機關黨建資料庫>>習作共讀>>書籍>>《擺脫貧困》

連載·《擺脫貧困》

習近平:鞏固民族大團結的基礎

——關於促進少數民族共同繁榮富裕問題的思考

(一九八九年六月)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2018年12月05日15:34
文字縮放:

 《擺脫貧困》 習近平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閩東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畬族同胞有十幾萬,佔全國畬族人口總數的40%,佔全省畬族人口總數的70%。這是閩東地區的一個特殊情況,也是閩東民族工作的一個特色。我們的事業方方面面,千萬不能漠視少數民族事業這一重要方面。這是一個原則,基於這個原則,我們有必要深刻地思考關於促進少數民族共同繁榮、富裕的幾個問題,我們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要鞏固民族大團結的基礎。

一、充分認識搞好民族工作、促進民族大團結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民族問題有相當的敏感性和復雜性。民族是歷史上形成的穩定的人類共同體,作為民族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包括表現在民族文化上的民族特點和體現出民族自我意識的民族感情)是最穩定的東西。在過去民族壓迫的社會中,許多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感情受到壓抑和摧殘,這種狀況隻有在社會主義時期方在根本上得到改變。社會主義時期是各民族全面發展、共同繁榮的時期,各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感情獲得了相互承認,並具備了充分發展條件。各族人民都非常珍惜已經穩定的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對在民族關系方面出現的問題、產生的矛盾國家向來是十分重視的,而少數民族對此也較為敏感。比如,招工、招生的比例是否得當,對民族風情習俗、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是否尊重等問題,少數民族群眾要敏感得多。民族問題處理得不好往往會引起社會的動蕩,甚至政局的不穩。

毛澤東同志指出:“……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証。”閩東革命歷史也証明了這一點,在革命戰爭年代,革命的火種之所以能在閩東大地傳播,革命的力量之所以能在最艱難的歲月裡得以保存和壯大,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的團結。很多革命老前輩,都是畬族群眾用鮮血和生命保護下來的,我們福建的革命老前輩葉飛、曾志、范式人等同志過去打游擊的時候,經常是在畬族山村、畬族的老鄉家裡度過的。畬族群眾有堅定的革命性。有一位同志告訴我,在革命年代,閩東畬族的同志沒有一個叛變,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社會主義時期,畬族人民又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為閩東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的脫貧致富的偉大事業,少了畬族人民的積極參與不行,少了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奮斗也不行。總之,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民族大團結都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不可少的保証。

搞好民族工作是我們應盡的義務。為了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經濟與文化事業,黨和國家一直從各方面扶持、幫助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這不是恩賜,也不是單方面的幫助。辯証地說,這是一種互相幫助。漢族幫助了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也幫助了漢族﹔國家扶持了民族地區,民族地區也支援了國家建設。

畬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本民族文化,畬族文化在國內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是我們閩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我們閩東地區可以引以為榮的特色和優勢。搞好民族工作,有利於我們保持這種特色,發揮這種優勢。

二、民族地區脫貧致富的戰略方針。

黨的十三大確定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是我們現階段執行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戰略方針的指導思想。當前,民族問題更集中地反映在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迫切要求加快經濟文化建設的問題上。加速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使他們趕上或接近漢族的發展水平,才能夠解除事實上的不平等,使各民族得到共同的繁榮。這是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關系問題的主要內容,是少數民族工作的主要內容,也是少數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民族平等,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基石,也是我國民族政策的核心。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和消除了民族壓迫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為民族平等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証。但是,我們還應當認識到,實現民族間事實上的平等首先就要消除各民族在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上的差距。目前,全國扶貧工作的主戰場已開始轉移到少數民族地區。90年代,閩東畬族地區開始從解決溫飽問題為重點的擺脫貧困時期,進入以經濟開發和開放為重點的實現小康時期。這一時期,我們要鞏固和發展80年代的成果,力爭盡快縮小畬族地區與閩東、與全省全國先進地區的經濟差距。要從本地區的優勢出發,揚長避短,興利除弊,使區域生產要素不斷優化,建立起一種最適合於少數民族地區生產力水平發展的經濟運行機制,使其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長。

我們必須立足於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制定我們的脫貧致富的方針,那麼,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呢?首先,閩東畬族的貧困面還比較廣。據統計,1985年全區畬族貧困戶1.6萬戶,佔畬族總農戶的50%。經過三年扶貧工作,畬族貧困戶的脫貧率達75%,但還低於全區貧困戶脫貧率87.3%的平均水平,全區少數民族扶貧對象大約還有4000多戶,而且已經脫貧的,由於自然災害、生產經營失誤或后勁不足等原因都有可能再度貧困。應該看到,我們的整個脫貧水平不高,而脫了貧的也不等於就富裕了。其次,大多畬族鄉商品經濟不發達,有的還處於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狀態。其三,閩東畬族大都居住在偏遠邊角地區,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缺技術,缺人才,致使這些地方山場廣闊、土地肥沃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得不到很好的開發與利用。以上三方面的實際情況,應當成為我們考慮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大略方針的著眼點。

當前,我們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離不開國家的扶持和幫助,但國家的經濟實力有限,閩東本身又是貧困地區,所以不可能有更多的外來力量來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支持和幫助的意義主要在於增強少數民族地區自身的“造血功能”,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少數民族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要使自身生產力水平同外部支持力量相結合以發揮最佳效益。這就是說,民族地區要提高內部生產力,增強對外部援助力量的吸引和吸收能力。這主要表現在:在接受國家幫助時要有相應的輔助能力,不能說國家給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如果把補助看成孤立的經濟項目,而不投入相應的力量以擴大效益,那麼,一旦補助中斷,工程就無法繼續進行。閩東畬族地區應從長遠利益出發,做到外力扶持與內力,即自身生產力的提高緊密結合。在起步階段,需要的外力扶持可以多一些,但猶如羊羔斷奶一樣,這種經濟上的扶持只是暫時的,必須逐步增加斷奶后的獨立生活能力。而且,在接受國家的幫助時,畬族地區本身也應具有最起碼的生產輔助能力。比如,國家投資幫助少數民族地區興建水電站,目的是為了解決群眾的生活照明和鄉鎮企業用電。如果自己解決不了通村入戶的線路資金,還是不能受益﹔此外,還要有技術消化能力,技術消化能力不足也會使許多投資發揮不了應有的效益。

因此,畬族地區在外來“輸血”的同時,一定要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這就是要根據本地的特點大力發展生產力,開發資源和開拓市場並舉,走出一條具有畬族山區特色的市場、技術、資源相結合的開發路子。

第二,要引導和幫助少數民族群眾擺脫封閉、單一的自然經濟狀態,向商品經濟發展,使少數民族地區經濟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今后扶貧資金要重點幫助少數民族地區,扶持他們興辦鄉、村兩級經濟實體,增強民族地區經濟的“造血功能”。要提倡科技扶貧,抓好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培養一批技術骨干和能人,讓畬族群眾掌握一些實用技術。還要提倡有關單位與畬族貧困地區重點挂鉤的扶貧方法。我剛到閩東的時候就去過坦洋村,這是福安縣民委重點挂鉤的單位,靠巨峰葡萄脫貧。1988年人均收入700元。這應該說是卓有成效的。

第三,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區同其他地區的自然地域分工條件,發揮當地自然資源優勢,根據民族的特點建立自己的“種、養、加”的經濟模式。比如辦好庭院式經濟,按戶創建小果園、小茶園、小山村、小池塘,大力發展鄉村企業等。提倡短中長結合,種養加結合。我走了幾個地方,像巴地、崇儒等地都是靠蘑菇、食用菌、生豬、茶葉等項目發展起來的。這些都是中短期項目,投資少,見效快。當然,還要有一些中長期項目,這關系到后勁問題。

一般來說,由於傳統的原因和客觀因素的制約,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科技力量薄弱,交通運輸不便,人才短缺,但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非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科技力量雄厚,交通運輸便利,人才濟濟,但自然資源相對匱乏。這樣一種反差,決定了閩東畬族地區的發展要走一條“雙向開放”和“雙向開發”的道路。

“雙向開放”即對內、對外同步開放。一方面積極參與本地區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市場競爭,加強外引內聯,大力引進信息、資金、技術和人才,進行優勢互補﹔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和交換,努力發展外向型經濟,促進本地區經濟的全面發展。

“雙向開發”即資源和市場同時開發。一方面大力開發本地區的“山海田”資源,開辟與之相關的加工工業和第三產業,推動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要開發市場,開拓商品流通渠道,根據市場需要努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與之配套的加工業,為廣大農村特別是畬族地區大量剩余勞動力提供更大的用武之地。

從立足於本地資源這個角度看,我們很有必要樹立“市場為主導”的戰略思想,並由此確立一條“市場—技術—資源”的發展戰略。大家知道,自然資源不等於經濟資源,自然優勢也不等於經濟優勢。自然資源隻有同市場結合,才是經濟資源。利用和開發資源必須著眼於社會需要,商品必須是市場需要的商品。所以,少數民族地區利用自然資源發展商品生產,首先必須考慮市場需要,同時要考慮本地區技術條件能否適應,然后才去開發資源優勢。另外,自然資源不一定都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它往往需要經過多次開發、多次增值才能充分顯示出經濟上的綜合效益。比如,許多土特產品的制作原料來自野生植物,如果單純地進行自然採伐(摘),不一定能獲得較好的交換價值﹔如果面向市場,並根據一定的技術條件,對原料進行必要的加工,其產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會比原料高出許多,經濟效益就會明顯提高。可見,走“市場—技術—資源”的路子,有利於民族地區對自然資源進行更深層次的開發,有利於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綜合經濟效益。閩東畬族地區的經濟發展雖然起步晚些、基礎差一些、限制條件多一些,但發展商品經濟的潛力還是很大的。畬族地區要真正實現脫貧致富,就必須首先考慮如何增強經濟自主的能力和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走出一條適應於自身發展的路子。這就需要實現觀念上的變革,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並下功夫在“山海田”上做文章,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從而推動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實現從貧窮到富裕的根本轉變。

 

( 編輯:皮博   送簽:皮博   簽發:馮愛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