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期刊>>《旗幟》雜志>>2020年第5期

小山村 大舞台

——記工業和信息化部駐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謝家廟村第一書記陸瑞陽

白翔
2020年05月27日11:14
文字縮放: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杜甫筆下的嘉陵江畔讓人向往。然而,當陸瑞陽在2017年7月第一次來到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世陽鎮的謝家廟村時,環境真好、農民真窮是給他留下的第一印象。山高溝長、交通不便、用水困難、空心化老齡化問題突出……一系列想到的、沒想到的問題都擺在了工業和信息化部派出的第一書記面前。

從1994年開始,電子工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前身)就開始對口幫扶包括嘉陵區在內的川北4縣(區)。20多年積澱的幫扶成果和群眾基礎,讓當地黨員干部更加信任和支持這位年輕人,組織上安排他兼任世陽鎮黨委副書記,希望他能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拳腳。

面對組織的信任、部裡的重托、群眾的期待,“80”后的陸瑞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大家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精心打造紅色陣地

謝家廟村山高溝長、交通不便,黨的建設和經濟基礎都十分薄弱。村裡原有的活動室非常簡陋、狹窄,黨支部和村委會開會時,很多人甚至隻能站在屋外,村裡組織活動也因缺少必要的場所而根本無法開展。

陸瑞陽與縣鄉黨組織和村裡黨員干部充分溝通,確立了“兩條腿”走路的思路:一手抓資源引進發展經濟,一手抓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黨支部領導作用。為此,陸瑞陽深入走訪黨員群眾聽取意見,與鎮、村干部反復商量,確定優先建設村級黨群活動中心、精心打造“紅色陣地”的工作思路。經過多次協商,大家確定了活動中心建設的三項原則:一是要交通便捷、方便群眾﹔二是要滿足現實需求,適當留有余地﹔三是保留傳統風格、體現地域文化。

具體原則確定后,陸瑞陽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心的建設中,積極協調資金、主動參與設計、緊盯施工過程。很快,一座嶄新的建筑出現在大家面前:一層大廳正中央設計了直徑達2米的黨徽吊燈,圖書角與會議室之間的拉帘運用了五星紅旗的元素,外牆頂部布置了黨徽燈箱,明確標識為黨群活動中心﹔階梯會議室、文化活動室、展覽室、調解室等一應俱全,同時專設村情村史暨脫貧攻堅展室,通過展板、實物等方式展現5年脫貧成效﹔為了方便群眾生活,活動中心實現了無線網絡全覆蓋,安裝了打印復印設備,預留了遠程醫療端口﹔考慮到當地常年陰雨的天氣,樓頂特別採用漢瓦薄膜發電技術,既實現了整個建筑日常電力的自給自足,又與周圍田園風光完美融合,同時還能夠為當地電網供電,實現發電增收。

2019年9月23日,謝家廟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動員會在村黨群活動中心召開。站在寬敞明亮的階梯會議室裡,村支部書記何千裡感慨道:“我們村曾是鎮裡最大的貧困村,基礎設施非常差。而現在這座嶄新的活動中心,則完全是陸書記的功勞。他非常務實,幾乎沒有周末和節假日,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了具體工作中。”

黨群中心為民所建、為民所用。中心建成后就成為當地知名的標志性建筑,村裡的黨員和群眾精神為之一振,大家有事沒事就愛到活動中心來。在全村黨員群眾的大力支持下,目前該中心已經集政治學習、便民服務、文體活動、展覽展示、綜合調解等功能於一身,充分發揮了黨建陣地、便民服務、宣傳教育、生態示范等四項功能,成為聯系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窗口。

激發村民致富動力

謝家廟村已於2018年10月順利脫貧摘帽。如何進一步激發村民內生動力,調動群眾勤勞致富的積極性主動性,便成了陸瑞陽經常思考的問題。為此,他以鄉村文化活動為抓手,不斷鼓勵大家振奮精神、自力更生,靠辛勤勞動提高生活水平。

2019年9月21日晚上11點,陸瑞陽剛剛結束一天的工作。他說:“今天真是不好意思,但基層的工作不同於機關,事情多而雜,時間往往不受自己控制。明天的農民豐收節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活動,而竹排是最關鍵的道具之一,不安裝好不放心呀!”

這個竹排是陸瑞陽的主意:以當地豐富的竹子為材料,綠色環保﹔3.65米的長度象征一年365天,24根可旋轉的柱子代表一年24個節氣﹔純手工制作,不含任何金屬﹔大家用手依次轉動24根柱子,祈福來年的風調雨順。

活動當天,全鎮18個村的眾多村民自發趕到現場慶祝農民自己的節日。從2018年開始,世陽鎮每年會從全鎮2萬多農民中選出“十佳最美農民”進行表彰。2019年的10位獲獎者都是最普通的農民,他們有的是艱苦奮斗、辛勤勞動的致富能手,有的是尊老愛幼、團結友愛的道德模范,還有身殘志堅、自主創業的勞動標兵。雖然他們隻獲得了一本証書,並沒有什麼物質獎勵,但通過這種形式,充分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升了農民的榮譽感獲得感。

世陽鎮黨委書記孫偉介紹說:“我們鎮舉辦農民豐收節的慶祝活動,主要目的是將中央設立農民豐收節的宗旨傳導到農民心裡,促進農村全面振興發展。我們的活動都在戶外場地舉行,場地簡陋且經費有限,實施的難度大。而陸瑞陽腦子活、點子多,為年豬節、農民豐收節等活動的順利舉辦作出了很多貢獻。”

推進農民增收

“剛回來時不適應,找不到好的項目,也缺乏支持,所以都沒有成功,可謂屢戰屢敗,多虧了陸書記的大力幫扶,才有了今天的局面”,說這話的小伙子名叫弋維,是當地為數不多的回鄉自主創業人員。他在外面打工多年,前幾年在家人的鼓勵下回到家鄉。但回來后,既沒有足夠資金,又找不到合適的銷售渠道,因此自己的食品加工企業一直沒有什麼起色。在這種情況下,陸瑞陽主動服務,充分利用各項扶貧政策和資金,積極幫助企業協調工商、電力、環保等部門,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產品銷售出謀劃策。在陸瑞陽的幫助下,弋維開辦的世陽食為天糧油合作社現已形成規模經營,其菜籽油產量已經佔到全鎮一半以上,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致富能手。同時,陸瑞陽也經常對他進行愛黨愛國教育,希望他能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當地年輕人樹立一個好榜樣。

對此,村主任謝友林說道:“陸瑞陽常說自己駐村的時間有限,總在沒日沒夜地工作。他本可以回京,但考慮到很多工作還沒有完成,便主動申請留下來,而且更抓緊時間開展工作。”

在陸瑞陽和當地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謝家廟村已經形成了以花椒、羊肚菌、銀杏樹苗為主的產業布局,村集體經濟多樣化、差異化發展取得階段性的可喜成績:建成花椒產業園300畝,74戶村民以產業扶持資金15萬元入股,除每年8%比例固定分紅外,還通過保底收益、工資收益、分紅收益三種方式保証入股村民收入,平均每戶每畝純收入在2500-3500元。陸瑞陽邀請四川農大、省農科院等單位對該村土壤、氣溫、水質進行分析,確定可行后開始羊肚菌種植。目前,由村支部成立的謝家廟鄉建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羊肚菌產業園已經於2018年11月投入建設,總投資20萬元,佔地25畝,預計產量在250斤/畝,可實現收益1萬-1.5萬元/畝。此外,銀杏產業園一期完成150畝的種植,以租金收益、工資收益和分紅的形式保証農民收入,預計務工農戶人均月收入將增加1000元。

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

“先把肚子填飽”是陸瑞陽在吃飯前經常說的一句話。他對自己的生活要求很低,吃飯都是簡單對付,往往是走到哪裡就吃在哪裡。即使已經駐村2年多,但作為江蘇人,他一直都未習慣當地麻辣、油膩的飯菜,最常吃的是清水煮面條。

據陸瑞陽當地好友陳博介紹,當他看到當地小學有很多學生沒有過冬的鞋子后,積極調動各方力量,成功為學校孩子和老師籌集到了過冬的衣服鞋帽等。而他自己的一雙鞋子穿了很長時間,雖然已經很破舊,但依舊沒有更換。

現在村裡已基本杜絕了因貧失學的情況,但留守兒童多、教學質量低、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較為突出。為此,陸瑞陽請進來、走出去,先后邀請西南政法大學、西南大學的志願者利用假期到村開展志願支教活動﹔邀請北京實驗二小的知名教師到當地學校進行現場教學,對鄉村教師進行面對面輔導﹔多次組織教師、學生赴成都、西安參加各種夏令營活動,拓展學生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

兩年的駐村時間轉瞬即逝。因為很多項目是剛起步,所以陸瑞陽並沒有回京,而是選擇主動留下來。爭創省級標准化黨建陣地、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文化水平……一項項具體工作又被他放到了日程安排裡。

記者手記

去南充之前,我也曾參加過幾次脫貧攻堅會議活動和新聞報道工作,但並沒有覺得這些內容與其他的選題有什麼不同。但當我真正看到謝家廟村的實際面貌,感受到廣大村民渴望改變貧困生活的迫切心情時,才深刻體會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的英明和偉大。

採訪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農民豐收節上大家幸福的笑容—那種發自肺腑的喜悅,朴實而真誠。這樣的喜悅來自謝家廟村集體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鄉容村貌的持續改善、民生項目的及時落地……短短幾年時間,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每個村民看到了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希望和路徑,黨和政府的各項扶貧政策措施在這個平凡的小山村一一實現。

村子雖小,卻是做事的大舞台。貧困村的村民生活困難、訴求多元,基層干部的工作繁忙且雜亂,特別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更需要駐村書記放下身段、轉化角色,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解群眾所難。陸瑞陽用一點一滴的實際行動感染村民,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和信任,成為了群眾的生活貼心人、致富領路人。   

(來源:《旗幟》2020年第5期)

( 編輯:馮愛齡   送簽:白 翔   簽發:白 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