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部紅腫伴濕疹 脾胃虛弱是源頭

來源:羊城晚報2020年12月30日08:47
文字縮放:

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 張忠德

醫案 梁小姐,20歲+,唇炎伴濕疹反復發作

舞蹈老師梁小姐芳齡二十四,氣質典雅。可最近幾個月,梁小姐見人總是躲躲閃閃,心情不佳,仔細觀察才發現梁小姐的唇部總是紅腫。梁小姐說,近幾個月她的嘴唇總是發脹發痒,還時不時脫皮。即使停用唇膏一段時間,症狀仍是反復出現。近幾周,梁小姐發現自己全身上下還長出紅色疹子,瘙痒難耐,工作更是倍感疲乏,幾次尋醫問藥皆沒有恢復如初,令她十分焦躁。經過多方打探找到德叔治療。

德叔解謎 濕邪熏蒸口唇皮膚,祛濕更要調脾化濕

德叔認為,梁小姐這些皮膚問題,源頭不在皮膚,而在脾胃!梁小姐平素太注重身材,“簡單粗暴”地節食。時間一長,脾胃耐受不了開始罷工。脾胃運化水濕的力量大打折扣,使得體內的水濕停聚,久而久之便化為濕熱之邪向上、向外蔓延,蔓延至唇部便會紅腫、發痒﹔於全身皮膚便表現為紅疹、瘙痒。治療上,德叔強調祛濕止痒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調脾化濕,從源頭上扼制。經過近兩周的中醫辨証治療,梁小姐的唇炎、濕疹好了大半,又能美美地去跳舞了,目前仍間斷門診調治。

預防保健 健脾並非千篇一律,穴位艾灸扶陽祛濕

德叔建議,像梁小姐等愛美人士,千萬不要為了保持形體之美,而忽略了身體營養的需求,尤其冬季飲食上蔬菜、肉類要均衡。很多人知道脾虛,但卻不懂得如何健脾,認為薏苡仁、茯苓等是健脾的萬應之選,其實對梁小姐而言,緩解期應首選健脾化濕之品,如陳皮、砂仁等來溫化體內之濕,而不是使用利水滲濕之品來健脾。平時可用艾條艾灸足三裡、建裡、豐隆等穴位,既扶助陽氣,去除濕氣,又健運了脾胃,一舉多得。具體方法如下: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置於穴位處按揉,力度要適中﹔每個穴位按揉150∼200次,每日1∼2次。

tips

足三裡穴:位於小腿前外側,膝蓋骨下方內外側均有一凹陷,在外側凹陷向下4橫指,距離脛骨(小腿骨)往外1橫指(中指)處。

建裡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橫指處。

豐隆穴:在小腿外側,屈膝時腘橫紋端與外踝間連線的中點,距脛骨前緣2橫指。

德叔養生藥膳房 砂仁煲雞

材料:母雞1隻,太子參30克,砂仁5克,生姜2-3片,精鹽適量。

功效:補氣健脾,化濕和中。

烹制方法:將各物洗淨,母雞斬塊,放入沸水中焯水備用﹔上述食材放入鍋中,加清水約1750毫升(約7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為文火煲1.5小時,再放入打碎的砂仁,煮約5分鐘,放入適量精鹽調味即可,此為2-3人量。

(羊城晚報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沈中)

( 編輯:馮愛齡      簽發:馮愛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