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2020年9月,安徽省直機關工委聯合省委組織部、省委編辦研究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省直機關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6個方面提出20條具體措施,著力打造一支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的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努力為推進省直機關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証和人才支撐。
《意見》印發后,安徽省直及中央駐皖各單位黨組(黨委)高度重視,認真抓好學習貫徹落實,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作為推動機關黨建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統籌謀劃、有序推進。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安徽省政府信訪局、國家稅務總局安徽省稅務局黨組(黨委)召開會議,集體學習《意見》,明確《意見》要求,專題研究部署。安徽省財政廳建立任職談話制度,及時組織與新任黨支部書記進行任職談話,樹立黨務工作大有可為、黨務干部大有作為的鮮明導向。
堅持把政治標准放在首位,大力選拔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優秀干部從事專兼職黨務工作。安徽省委統戰部、安徽省委編辦、安徽省煤田地質局、安徽廣播電視台在進行換屆選舉時,嚴格遵循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和班子結構合理的原則提名委員候選人,按照規定程序,規范產生機關黨委委員、機關紀委委員。安徽省委辦公廳、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公安廳、合肥海關針對黨員人數和直屬單位較多、指導任務較重的實際,適當增加工作人員,充分保障和加強機關專職黨務工作力量,專職黨務工作人員隊伍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和性別結構越來越科學合理。
將專兼職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納入本單位干部隊伍建設整體規劃,突出選配重點。安徽省民政廳將機關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納入《安徽省民政廳干部隊伍建設規劃(2020—2023年)》,將沒有專職黨務工作經歷的4名“80后”干部交流到專職黨務工作崗位,安排3名工作實績突出、從事專職黨務工作時間較長的同志輪崗到重要業務部門工作。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安徽省生態環境廳有計劃地安排專職黨務工作人員與行政、業務工作人員之間雙向交流,推動多崗位學習鍛煉,不斷提升素質能力。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省民政廳、安徽省自然資源廳、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共青團安徽省委均將黨務工作崗位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重要平台,配備優秀年輕干部擔任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其中最年輕的為36周歲。安徽省委老干部局、安徽省社會主義學院、安徽省司法廳均選配1名機關紀委副書記,專職從事機關紀委工作。
注重加強教育培訓,不斷提升專兼職黨務工作人員履職能力。在積極選調黨支部書記參加安徽省直機關工委輪訓的同時,一些單位結合自身實際,組織開展具有鮮明特色的教育培訓。安徽省政府辦公廳緊密結合黨的創新理論成果以及國際國內形勢,定期組織開展黨支部書記、黨建聯絡員培訓。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聚焦制造強省、數字經濟和民營經濟等主題,採取集中輪訓、理論宣講、在線學習培訓等方式加強黨務知識和實務操作培訓。安徽省委台辦、安徽省水利廳、安徽省地礦局堅持按需培訓,集中培訓機關及直屬單位專兼職黨務工作人員,切實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安徽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黨內法規、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等主題舉辦全省農商銀行系統黨務工作人員培訓班。安徽省政協機關、安徽省委黨校(安徽行政學院)選派專職黨務工作人員到省直機關工委跟班鍛煉,熟悉整體情況,加強業務學習。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安徽省外辦、安徽省扶貧辦抽調專職黨務工作人員參與中心工作、重點任務,使其在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本單位黨組(黨委)決策部署、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砥礪品質、增長才干。
堅持實績導向,強化對專兼職黨務工作人員的正向激勵。自2020年啟動二級巡視員職級晉升以來,在已調整的22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副書記)中,7名工作表現突出、經驗資歷深厚的同志晉升為二級巡視員。安徽省檔案館對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黨務工作人員給予表彰獎勵,並參照機關公務員年度考核優秀等次獎勵標准,對表彰的優秀黨務工作者給予物質獎勵。安徽省數據資源管理局認真落實將黨務工作經歷納入干部履歷等相關要求。各單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按規定列席本單位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和黨組(黨委)以及本單位負責人召開的有關會議,機關黨委協助黨組(黨委)管理機關基層黨組織和群團組織的干部,配合組織人事部門對機關領導干部進行考察、考核和民主評議,對機關干部的選拔任用和獎懲提出意見。(供稿單位:安徽省直機關工委組織部)
( 編輯:白 翔 送簽:白 翔 簽發:張桃英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