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2021年第2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正確認識和把握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
這是總書記2020年8月24日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強調:我們要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深化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領導我國經濟發展能力和水平。
總書記還專門提到:2015年11月23日,我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專門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作了講話,最近《求是》雜志發表了這篇講話。
總書記為何反復提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2020年8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南海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攝
(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恩格斯根據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歷史觀和方法論,批判繼承歷史上政治經濟學特別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通過對人類經濟活動的深入研究而創立的,實現了人類經濟思想史上的偉大變革。
它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的規律,科學論証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可靠的基礎,極大豐富了人類經濟思想的寶庫。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多次就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出重要論述。
2014年7月8日,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時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學好用好政治經濟學,自覺認識和更好遵循經濟發展規律,不斷提高推進改革開放、領導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
2015年11月23日,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國發展實踐,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在2015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
2016年5月17日,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有人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過時了,《資本論》過時了。這個說法是武斷的。
在2016年7月8號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總書記指出,要加強研究和探索,加強對規律性認識的總結,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推進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科建設。
在2020年8月24日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面對形形色色的經濟現象,學習領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有利於我們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認識經濟運動過程,把握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准確回答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闡明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意義,為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指明了方向。
精確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程具有重要科學價值,是國家測繪技術水平和能力的綜合體現。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最終確定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圖為2020年5月27日,登山隊在珠穆朗瑪峰頂合影留念。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攝
(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全國人民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偉大實踐波瀾壯闊、輝煌成就舉世矚目,充分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創新的巨大動力、活力、潛力。
在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中,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不斷升華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極其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干實事,成功駕馭了我國經濟發展大局,系統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這一重要思想的內涵十分豐富,在發展理念、所有制、分配體制、政府職能、市場機制、宏觀調控、產業結構、企業治理結構、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重大問題上提出許多重要論斷。
比如,關於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理論
比如,關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理論
比如,關於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理論
比如,關於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的理論
比如,關於農民承包的土地具有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屬性的理論
比如,關於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理論
比如,關於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理論
比如,關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論,關於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理論,等等。
這些理論成果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出了原創性貢獻,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指引我國經濟在極其復雜的形勢下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三)
“時代課題是理論創新的驅動力”。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是理論和政策研究的‘富礦’”。
挖掘這座“富礦”,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理論工作者大有可為”,並提出四點殷切希望:
一是從國情出發,從中國實踐中來、到中國實踐中去,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使理論和政策創新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社會學。
二是深入調研,察實情、出實招,充分反映實際情況,使理論和政策創新有根有據、合情合理。
三是把握規律,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透過現象看本質,從短期波動中探究長期趨勢,使理論和政策創新充分體現先進性和科學性。
四是樹立國際視野,從中國和世界的聯系互動中探討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策劃:學而時習工作室 編輯:吳曉迪 韓辰 審核:宋維強 監制:馬建輝)
( 編輯:皮博 送簽:白 翔 簽發:張桃英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