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墾荒立心 建設隊伍

——新時代墾荒精神推動黨員教育在台州椒江的實踐

黃米富
來源:旗幟網2021年03月22日14:31
文字縮放:

近年來,台州市椒江區委把傳承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作為加強干部教育、建設黨員隊伍的生動教材,積極探索,勇於實踐,注重墾荒精神教育規劃化、課程化、導師化、陣地化、實踐化、系列化,以“墾荒立心、建設隊伍”為主題,以墾荒精神強化價值引領,感召黨員接續墾荒之力,爭做新時代墾荒人。

加強謀劃,注重墾荒精神教育規劃化。一是制度規劃。明確開展大陳島墾荒精神教育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實現途徑、活動載體,確保大陳島墾荒精神教育有組織、有計劃、有部署地扎實推進,並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二是基地規劃。圍繞爭創國家級黨性教育基地的目標,積極推進大陳島黨性教育基地全域化建設。統籌推進“課程體系、師資隊伍、硬件設施、辦學體制”四位一體建設,初步形成具有濃重“墾荒味”的黨性教育特色品牌。三是實踐規劃。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鎮(街道)實踐所、村(社)實踐站三級文明實踐體系,分級打造墾荒志願服務隊伍,以“墾荒精神代代傳”為主題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精心設計,注重墾荒精神教育課程化。一是課程開發項目化。結合課程開發方向,邀請相關領導、專家學者、黨校教師共同組建課題開發項目小組。二是課程內容體系化。開發“專題教學、現場教學、體驗教學和激情教學”四大教學模塊,形成專題課程體系和現場教學體系。三是教輔和教學手段多樣化。以專題課教學、現場教學、訪談教學、體驗教學、激情教學等形式讓學員在重溫墾荒歷史、傾聽墾荒故事、體驗墾荒生活中感悟墾荒精神,堅定理想信念。

專兼結合,注重墾荒精神教育導師化。一是加強師資專業性和兼容性。從中央黨校、省委黨校和高等院校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講習點特約顧問和特聘教授,從宣傳、教育、文化等系統選拔專家擔任現場教學講師,聘任新、老墾荒隊員作為訪談教學的兼職教師,形成專兼結合、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二是加強師資培養常態化。建立現場教學老師每周一次碰頭會、每月一次教學情況分析與師資研討、每季一次師資隊伍建設與課程提升研討制度,同時適時邀請上級有關專家到會指導。三是推動師資培養制度化。實施“現場教學老師成長培養計劃”,提升大陳島黨性教育基地的現場教學師資隊伍水平,形成了制度化、常態化的師資能力提升和隊伍建設機制,完善墾荒精神教育核心師資體系。

統籌聯動,注重墾荒精神教育陣地化。一是統籌抓好陸島墾荒精神教育陣地建設。島上重點推進墾荒紀念廣場和大陳青墾文化園、青墾紀念館等現場教學點建設,同步開發陸上現場教學點位,打造大陳島墾荒精神教學帶,使培訓班學員不上島也能接受深刻的黨性教育。二是充實墾荒內容展陳。將墾荒精神專題內容融入干部教育現場教學點,在一江山島登陸戰紀念館開設“大陳島墾荒史料影像展區”﹔在台州市第一個黨組織紀念館展陳中,加入墾荒精神專題。同時,制作大陳島黨性教育基地宣傳片和宣傳冊,建設大陳島黨性教育基地網上展館。三是加強平台合作。加強大陳島黨性教育基地與全國各地黨校、高校、團校和青墾基地的合作交流﹔加強跨區域協作,構建更高層級的教育培訓平台。

接續傳承,注重墾荒精神教育實踐化。實施墾荒精神主題教育實踐行動,強化載體推動、教育引導、實踐養成,推動大陳島墾荒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要把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與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相結合,依托“大陳島墾荒實踐營”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建立區、街道(鎮)兩級墾荒志願服務隊,以黨員干部為核心,基層群眾為主體,建立理論宣講志願服務聯盟、文化志願服務聯盟、醫療健康服務聯盟、科技與科普志願服務聯盟、網絡惠民志願服務聯盟、特色公益志願服務聯盟,開展新思想引領、新素質提升、新文化培育、新風尚傳揚、新關愛惠民、新治理融合等行動。

創新載體,注重墾荒精神教育系列化。一是創設墾荒講壇。依托大陳島這一本地紅色資源,分級設立“墾荒講壇”,實現全體黨員干部大陳島墾荒精神教育全覆蓋。二是實施“新時代墾荒人”傳承計劃。集中表彰“新時代墾荒人”,並組建“新時代墾荒人”巡回報告團,引導廣大干部汲取精神力量,展現新作為。實施“創二代”星火計劃和“墾三代”傳承計劃,將墾荒精神融入企業發展和企業家精神培育中。同時,通過“一編一研一評一基地一教育”的形式引導青少年價值觀塑造,推動墾荒精神代代相傳。三是實施文藝精品創作。聚焦新時代墾荒精神,創作一批體現時代高度、富有時代標識的精品力作。

(作者系台州市椒江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區委直屬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 )

( 編輯:張莉   送簽:張成付   簽發:張桃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