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為探索聯系服務群眾的新途徑,沈陽市直機關工委近年來積極組織開展“共聯共享共建共促”主題活動,教育引導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堅持以社區所需、群眾所求為導向,將機關黨組織職能優勢轉化為社區治理優勢,用情用心用力為社區和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收到了良好效果。
動員部署,發揮機關職能優勢,為民服務更精准
沈陽市直機關工委堅持“進得去、服務好、常態化”的工作要求,著力打造“工委統籌組織,機關、社區黨組織共同推進,黨員干部積極參與”的新格局。召開社區黨組織書記座談會,了解社區群眾需求,聽取意見建議。11個市直單位黨組織與98個社區率先結對開展共建活動,有效落實服務舉措。隨后,全面推廣試點經驗,市、區兩級組織部門和街道黨組織共同發力,1860個機關黨支部與671個社區黨組織精准對接,按照“每年至少為結對社區辦一件實事”的要求,為群眾解決了大量“急難愁盼”問題。針對基礎設施、環境衛生、公共秩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市直機關黨組織創新工作舉措,加大工作力度,對症下藥補短板,精准發力強弱項,努力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以實際行動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結合各個市直機關的職能優勢,沈陽市直機關工委推出了第一批85個“功能型服務組織”,為社區提供“菜單式”服務近千次。隨著“共聯共享共建共促”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市直機關工委升級打造了集預約申請、在線接單、服務評單等多個模塊於一體“黨群e服務”平台。平台一經推出,預約信息接踵而至,各項服務均得到社區的“五星好評”。
圍繞中心,聚焦群眾關心關切,常態化服務更專業
為實現“為民服務常態化”的目標,沈陽市直機關工委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做到“細‘治’入微”,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溫度。例如,沈陽市衛生系統黨員干部深入社區開展“健康大講堂”,並邀請專家開展線上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市“公積金政策宣講團”幫助群眾足不出戶辦理業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17支紅色“特遣隊”圍繞就業、失業、勞動仲裁等問題,累計為群眾服務近2000件(次),進一步推動惠民惠企政策落實落地﹔市公安局“大東警藍服務方隊”現場答疑,主動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市委黨研室、“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等單位為行動不便的老黨員送黨課上門,生動講好黨史故事……
共建共促,城市黨建創新發展,組織影響力獲提升
沈陽市直機關工委著力推動機關黨建、社區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探索出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新途徑。4萬多名黨員走出機關、走進社區,直接面向基層、接觸群眾,切實了解社情、體察民意,服務群眾意識得到明顯提升。進社區實踐,促進了本職工作提質增效,拓展了機關服務群眾功能,提升了黨員干部服務能力,推進了機關作風轉變。機關黨組織積極參與社區建設,有效推動了治理服務力量向社區下沉。積極開展政策宣講、法律咨詢、送黨課等活動,滿足了社區精神文化需求,為社區黨建工作注入了新思想、新資源。共建活動有效激活了社會組織內在潛能,十余個機關黨組織協調社會組織共同進社區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務,充分發揮了社會組織從業人員專業特長和社會組織聯系廣泛的優勢,提升了社會組織在社區居民中的影響力,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贊譽。
( 編輯:鐘鳴 送簽:張成付 簽發:張桃英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