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期刊>>《機關黨建研究》雜志>>2021年第1期

經典品讀 | 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深刻詮釋——重溫毛澤東《為人民服務》

吳 波
2021年06月22日10:55
文字縮放:

《為人民服務》是70多年前毛澤東在中央警衛團戰士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講話。張思德,四川儀隴人,18歲參加紅軍,22歲入黨,經歷長征,多次負傷。1944年9月5日,他在陝北安塞山中燒炭時因炭窯崩塌不幸犧牲,年僅29歲。按照毛澤東的指示,9月8日下午,張思德的追悼會在棗園后院的干河溝上召開,會場上懸挂著毛澤東親筆寫的“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聯,毛澤東作了“歷時一時半之久”的講話,號召全黨全軍學習和發揚張思德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其中“對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意義,闡述至詳”。之后,該講話壓縮整理成一篇文章,以“為人民服務”為題第一次發表在1944年9月21日出版的延安《解放日報》上。這篇講話,既是對革命戰士的悼念,又是對黨的宗旨的闡發,它和《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匯合而成的“老三篇”,為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完成了精神上的洗禮,成為傳誦至今的偉大經典。

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開門見山地說道:“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這一論述不僅是對“為了誰”問題的集中回答、對共產黨人根本宗旨和價值觀的集中表達,也從價值取向上厘清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和其他任何政黨之間的本質區別。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作為這個運動的領導力量,共產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毛澤東之所以使用“完全”和“徹底”,是對“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的特別強調,蘊含著對中國共產黨初心的純潔性極致性的說明。1945年4月,毛澤東在七大的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中正式提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並將之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出發點。黨的七大通過的黨章在將毛澤東思想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的同時,將“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寫進了總綱部分,即“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必須與工人群眾、農民群眾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廣泛的聯系,並經常注意鞏固與擴大這種聯系”。可以說,對中國共產黨根本宗旨的創造性概括和詮釋,是《為人民服務》之於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一個重大理論貢獻。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了共產黨人對待生死的特殊態度,毛澤東在講話中對共產黨人生死觀的闡明,無疑是全文最震撼人心之處。《漢書·司馬遷傳》中的《報任少卿書》寫道:“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毛澤東借此深刻論述了共產黨人的生死觀:“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這一論述明確揭示了死是重於泰山還是輕於鴻毛的判斷標准,即看他是不是為人民利益而犧牲。正是基於這一標准,毛澤東評價道,“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為有犧牲多壯志。這一論述將奮斗與犧牲聯系在一起從而高揚起共產黨人的犧牲精神。犧牲性是中國共產黨特殊本質和根本宗旨所決定的基本特性,因由中國革命異常殘酷的環境和艱難曲折的歷程,這一高貴而悲壯的精神品質更加凸顯,成為解讀中國共產黨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一個重要維度。在革命戰爭年代,多少共產黨人和張思德一樣,將為人民利益而死視為無上榮光和個人價值的最高實現,舍生忘死、慷慨赴死,每個個體的犧牲擁有了超越個體價值之外的意義,感召和激勵活著的同志前仆后繼、繼續奮斗,最終匯聚成為一支不可戰勝的偉大力量。

在這篇講話中,毛澤東還深刻揭示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與共產黨人根本宗旨的一致性。毛澤東指出:“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隻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這不但明確了對待批評的正確態度,而且明確了評判批評的正確標准。在毛澤東看來,以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的中國共產黨人,既然可以“不惜犧牲自己個人的一切,隨時准備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們的事業”,“難道我們還有什麼個人利益不能犧牲,還有什麼錯誤不能拋棄嗎”?在這篇講話中,毛澤東特地舉了“精兵簡政”的例子來說明聞過則喜的正確態度。

突出強調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毛澤東闡發共產黨人根本宗旨的邏輯必然,是繼“為了誰”問題之后對“相信誰”和“依靠誰”問題的集中回答,蘊含著正確認識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和黨的權力觀的深層思考。1945年7月,黨的七大剛剛閉幕,國民參政員黃炎培訪問延安。針對黃炎培提出的“歷史周期率”問題,毛澤東稍作思考后回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個歷史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隻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隻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在毛澤東的視野中,批評和自我批評已經超越了黨的作風的層面,它是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實現人民群眾監督和負責的實踐方式,是黨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永葆生機活力的根本途徑。

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不僅決定黨對待人民群眾的平等原則,也決定了黨的干部對待普通黨員的平等原則。毛澤東指出:“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在“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這樣的共同目標和任務下,“我們一切工作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毛澤東在得悉張思德犧牲的消息后,嚴肅地對警衛隊隊長古遠興說:“前線打仗,免不了要死人﹔但后方搞生產出事故死人,不應該。”他在講話中特別強調“我們應當盡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流露出濃濃的生命至上的政治情懷。他在講話的最后不僅明確要求,“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而且明確規定:“今后我們的隊伍裡,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隻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毛澤東將共同的目標和平等的原則聯系起來,深刻揭示了黨的隊伍團結奮斗牢不可破的政治基礎。

在共和國70多年奮斗歷程中,從雷鋒、焦裕祿到張桂梅、盧永根,在這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平凡而偉大的人物身上,無不閃耀著“為人民服務”的光輝。“為人民服務”宛如一柄精神火炬,在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同時,也牢牢佔據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制高點,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特殊精神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面對重大風險考驗和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堅如磐石的政治勇氣深化黨的自我革命、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表達了堅持和捍衛黨的先鋒隊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黨群關系得到明顯改善。在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百年華誕的歷史時刻,重溫《為人民服務》這一偉大經典,對於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再續輝煌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長期執政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條件下,能不能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深入思考和回答的時代課題。歷史已經証明並將繼續証明,隻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國共產黨就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研究員)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2021年第1期

( 編輯:謝淳子   送簽:謝淳子   簽發:梁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