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讀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有感

肖偉光 薛思雅
來源:旗幟網2021年06月24日11:30
文字縮放: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從“知青說”“村民說”“各界說”三個部分,全方位、全視角還原了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講述了他與梁家河的人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與人民群眾融為一體的故事。“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是貫穿全書的一條紅線。這八個字的錚錚誓言,言簡意賅地道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辯証法,提綱挈領地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鮮明體現了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協同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的高度統一,也是我們讀完此書最強烈的感受。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出發點在“人民”,落腳點也在“人民”。七年知青經歷讓青年習近平牢固樹立了人民立場。梁家河村民對習近平的評價是:“群眾需要什麼,近平就干什麼。”在陝北,青年習近平與鄉親們同吃同住,和社員一道挖井、打壩、辦沼氣,創辦鐵業社、代銷點、縫紉社、磨坊,帶領群眾實行男女分廁,有一個問題就解決一個問題,有一個想法就落實一個想法,實實在在促生產,扎扎實實解民憂。從本書中可以看到,黃土高坡的厚重底蘊、陝北老鄉的淳朴勤勞,讓青年習近平“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為人民做實事”的信念像種子一樣在他心裡生根發芽。

我們不負人民,人民才能信任我們。梁家河村民遇到難解的糾紛,大家想的都是“讓近平來給斷斷”,這是人民群眾對習近平的莫大信任。何以如此?趙家河村民武剛文一針見血:“我就聽近平的,因為近平這人處事公道,說話在理,他從不為自己考慮,都是為大家考慮。”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無私,隻有一心為公、事事出於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擁有人格力量,才能無愧於自己的稱號,才能贏得人民贊譽。”青年習近平作風正派、辦事公道,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展現了“有我”之擔當、“無我”之境界,體現了強大的人格力量。

領導干部不僅要有擔當的寬肩膀,還得有成事的真本領。要辦好實事,離不開靈活的工作方法,想作為還要善作為。習近平在陝北辦鐵業社、代銷點,正是注重工作方法的表現。在以糧為綱的環境下辦副業,風險很大,但習近平對政策把握精准。鐵業社不盈利卻能解決就業,代銷點不盈利但能便利社員,在鐵業社、代銷點工作還能掙工分,促進了社員間的分工,在政策范圍內實現效益最大化,讓老百姓各有所得,這不得不說是創造性落實、創造性開拓和擔當。

自成立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推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來抓,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

新時代的中國,更需要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精神。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我們要胸懷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錨定黨中央擘畫的宏偉藍圖,咬定青山不放鬆,以超乎尋常的使命感、自覺性和“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精氣神奮勇開拓、永爭一流,方能不負新時代,這正是《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來源:《旗幟》2021年第2期)

( 編輯:賈澤娟   送簽:陳誠   簽發:張桃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