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本次福建莆田疫情發生以來,在莆田市委堅強領導下,莆田市直機關工委積極響應、迅速行動,發動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扛起疫情防控責任,第一時間下沉基層一線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筑起莆陽大地上的“紅色屏障”,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快速動員 吹響戰“疫”集結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莆田市委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上來,更加堅決果斷、科學精准地把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深落細落實,盡最大努力、用較短時間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莆田市委迅速統籌力量支援抗疫一線,先后從市直單位組織60名處級領導和30名科級年輕干部支援仙游做好統籌協調工作,組織180名干部進駐全市各隔離點支援防控工作。同時,從市直單位中抽調黨員干部組成市直單位戰疫工作隊,駐點支援,成立工作隊臨時黨支部,協助開展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市委有號召,工委有行動。莆田工委第一時間發出通知,要求各市直機關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有關部署要求,立足職能職責,落實工作措施,以黨建引領有力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為實現“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目標提供有力組織保証。
9月13日,中共莆田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發出《關於選派機關黨員干部支援基層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通知》,持續選派市直機關黨員干部支援各縣區疫情防控工作。呼吁領導干部要帶頭主動報名,優秀年輕干部要踴躍參與,切實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走在前、作表率。
協同作戰 織密織牢防控網
市直各單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部署,第一時間防控,主動採取措施,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政治優勢,引導廣大黨員發揮職能作用,全力以赴守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市衛健委組織全市各級醫療機構根據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需要,合理調配醫護人員支援縣區疫情防控,有序有效安排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力量。
市工信局全面激活醫療物資儲備應急體系,組織精干力量,成立醫療物資儲備、生產及調配組,加大醫療物資採購供應和儲備﹔根據動態需求,精准測算、科學配比補給應急醫療物資﹔開展助推企業“戴著口罩抓生產”辦實事解難題促增長行動,幫助企業共同應對疫情影響。
市發改委迅速啟動疫情期間應急預案,多渠道調撥糧油物資,做好集中隔離點糧油保障﹔設立糧情測報點, 加強主要食品價格監測預警,全力維護市場穩定﹔保障主要疫區民生剛需物資運輸通道暢通,聯合市紅十字會與德邦快遞建立“糧油米面愛心楓亭直通車”機制。
市人社局及時制定經辦窗口疫情防控預案,持續推行“網上辦、自助辦、郵寄辦、電話辦”和惠企政策事項“清單化”管理。同時調整優化時效性政策的受理辦理方式,延長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等業務的申報時間。
市海洋與漁業局全面升級海上漁船管控措施,執法干部24小時不間斷開展拉網式海上巡航,嚴查進出港報備、船舶航跡和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船員信息,嚴厲打擊海上漁船違法行為和涉漁“三無”船舶,全面摸排在莆異地漁業從業人員,堅決阻斷疫情海上輸入及外溢風險。
市自然資源局發揮優勢,依托自然資源地理信息數據,為涉疫區域房屋制作“身份証”,在接入各類重點人員、場所、物資數據的基礎上,補充疫苗接種率、風險率等數據,形成防控結合的預警體系,助力實現疫情精准智控。
市市場監管局堅持“人、物”同防,加大對進口貨物特別是冷鏈食品的核酸檢測和預防性消殺力度﹔加強防疫醫療物資監管,要求零售藥店嚴格執行對非醫保購買“一退兩抗”藥品的信息登記﹔持續加大對新冠疫苗接種點和防疫醫療物資儲備點、生產經營單位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物資來源合法、質量安全。
市商務局全力做好封控區、管控區及隔離觀察點的供餐保障,並指導協助餐飲行業應對疫情沖擊,推出線上無接觸買菜專區,餐飲企業、生鮮供應商入駐“莆田餐巴”平台費用全免措施。
攻堅克難 沖鋒一線顯擔當
10月2日,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市委文明辦聯合發出《關於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 共創“無疫小區”的通知》,市直機關廣大在職黨員積極投身居住地疫情防控工作,在社區防疫一線當好創建“無疫小區”的信息員、宣傳員、指導員、服務員,在守嚴守牢疫情防控的關鍵防線中踐行初心使命。
10月7日起,莆田市全面解封,但解封不等於解防。廣大黨員干部仍慎終如始,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積極力量,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勝利。
(供稿單位:莆田市直機關工委)
( 編輯:閆奕 送簽:張成付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