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期刊>>《機關黨建研究》雜志>>2021年第5期

課題研究 | 新型科研機構黨員教育管理創新研究

深圳市直機關工委課題組
2021年11月04日16:40
文字縮放:

新型科研機構是聚焦科技創新需求,主要從事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研發服務的獨立法人機構,具有投資主體多元化、管理制度現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以及用人機制靈活、高層次人才集聚等特征。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新型科研機構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加強黨對新型科研機構的領導,激發廣大科研人員愛國奉獻熱情,貫徹科技強國戰略,促進新型科研機構健康快速發展、在自主創新中作出重要貢獻,深圳市直機關工委聯合市委黨校對工委系統新型科研機構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

一、新型科研機構黨員基本情況

目前,工委所屬的10家科研機構黨組織中,共有黨員1337名,其中35歲以下的黨員佔黨員總數的64.2%,50歲以上的黨員僅佔7.8%﹔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黨員佔比達30.7%,擁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黨員佔比達80.1%。共有入黨積極分子105名,其中年齡在35歲以下的佔75.2%,碩士以上研究生學歷的佔64.8%,體現出科研機構高學歷的年輕人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共有留學回國人員721人,其中黨員佔比達27.4%。大部分科研機構中,有留學經歷的黨員在本單位黨員總數中佔有相當比例,如深圳灣實驗室佔21.7%、農科院基因組研究所佔21.2%、中科院先進院佔18.4%。

二、新型科研機構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近年來,深圳市新型科研機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工作部署,堅持黨建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相互促進,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不僅在黨建工作上取得了顯著進步,而且在專業領域取得了諸多重大創新突破,黨建引領科研創新的效能明顯提升。但是,由於一些新型科研機構創立時間較短、管理機制具有特殊性、黨務工作者隊伍經驗不豐富等因素,當前黨建工作還面臨創新精神不足,欠缺行之有效的抓手和相適應的機制等問題。

(一)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與科研機構戰略使命不匹配。一是政治學習的效果和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科研工作者平時忙於科研工作,如果沒有高效的學習機制,很難保証學習的效果和質量。調研顯示,有57%的受訪對象認為“讀原著、學原文投入時間不夠”是自己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還有一些科研工作者由於長期在海外學習生活,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對稱,如果沒有及時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會導致思想認識上出現偏差。二是愛國奉獻精神激發不夠充分。有相當一部分受訪對象認為“兩彈一星”精神等是特殊歷史時期形成的,與市場經濟體制不適應,有73%的受訪對象認為“工作、生活等客觀因素導致壓力過大”是影響愛國奉獻精神發揮的抑制因素。三是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夠充分。新型科研機構中普遍存在黨員亮身份不明顯的問題,缺乏適合新型科研機構實際情況的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開展設崗定責、承諾踐諾活動效果不明顯,沒有將黨建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充分轉化為科研機構攻堅克難的精神優勢和創新優勢。

(二)黨建活動的質量和黨員日益增長的需求存在矛盾。一是部分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壓力和思想困惑沒有及時有效地解決。部分有留學經歷的黨員經常會有孤獨感,難以融入國內文化環境,而當前黨建活動的“規定動作”比較多,精准化的“量體裁衣”有所欠缺,難以照顧到黨員個體的實際訴求,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關注度還不夠。二是黨建活動的吸引力和創新性需要進一步提升。科研工作需要長時間的精力集中,在這種情況下黨建活動的質量和吸引力就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調研顯示,半數以上的受訪對象認為本單位黨建工作應該進一步豐富活動形式、提高吸引力,注重實效、力戒形式主義。三是部分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發揮不夠充分。在調研中,受訪對象反映比較集中的一個問題就是一些年輕的科研工作者面臨一些實際困難和壓力,比如住房、子女就學、社交等問題,迫切需要黨組織發揮服務功能,幫助解決現實困難。

(三)體制機制上還存在與新型科研機構發展需要不適應的地方。一是黨支部工作機制和PI制(首席科學家制、課題組長負責制或項目負責人制)融合度不足。新型科研機構多實行扁平狀的PI制人事組織管理架構,負責人擁有較為獨立的人事、財政和科研項目管理權。而在實際工作中,並不是每個負責人都是支部書記,黨支部機制和PI制銜接、黨支部參與科研活動重大決策機制需要進一步探索。二是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制度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新型科研機構的科研工作者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往往具有鮮明的個性。要想將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科研工作者的心裡去,就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經驗豐富、理論水平高、專業能力強的黨務工作者隊伍。從調研情況看,具有2年以上黨務工作經驗的黨務人員僅佔26.83%,缺乏成體系、可持續的新型科研機構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制度。三是基層黨建缺少開放共享、交流合作的共建機制。一方面,黨員教育培訓的渠道比較單一,資源有限、陣地不多、師資不強、形式老套。另一方面,缺乏黨建合作共建機制,在與同類型科研單位、創新鏈上下游單位或地緣相近單位開展黨建共建活動、共享黨建先進經驗、加強交流合作上缺少對接共建資源的主動性。

三、改革創新做好新型科研機構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路徑

進一步樹立問題意識,通過體制機制和形式方法創新,更好地激發黨員群眾的干事創業熱情,准確把握新型科研機構黨建工作規律,探索出一條破解基層黨建和業務“兩張皮”、進一步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路子,形成一套比較成熟完善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型科研機構基層黨建“深圳模式”,不僅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也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

(一)突出黨的政治建設,打造多元文化交融發展中的意識形態引領機制。黨的政治建設的核心要求是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新型科研機構多元化的文化環境中必須以創新精神來推進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和建構。

第一,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案例課程。調研顯示,有58%的受訪對象認為通過實踐案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效果最好。要指導新型科研機構開發用案例解讀理論的培訓模式,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鼓勵探究式學習,注重黨課的實訓化和實戰化,確保在有限時間內達到高效的學習效果。

第二,寓政治性於生動性,打造青年科研工作者喜聞樂見的黨建主題作品。調研表明,多數黨員認為音樂劇、話劇、經典電影、微視頻在黨性教育中的效果顯著。因此,必須注重教育內容和傳播方式的創新,特別是要充分利用好迎接建黨100周年的契機,讓長征精神、抗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西遷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特區精神在科研人員中入耳入腦入心,切實激發出強烈的科研報國熱情。

第三,完善黨組織書記講黨課和談心談話制度。科研工作者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獨立思考能力,需要政治理論水平高、人生閱歷豐富、溝通能力強的黨組織書記來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產生好的效果。應重視通過黨組織書記與科研人員“一對一”或集體談話等方式,豐富組織生活,做好教育引領。

(二)突出服務中心,打造有利於推動創新的基層黨建共建共享機制。衡量新型科研機構黨建工作成效必須看其是否能卓有成效地推動中心業務的發展,基層黨建共建共享機制可以有效擴大新型科研機構工作的開放性、協調性,以利於優質資源共享、發展成果共得。

第一,建立同行業單位結對共建機制。現代創新的一個重要規律就是合作創新、開放創新。調研發現,大多數科研機構有與兄弟單位開展黨建共建的強烈意願,部分科研機構在和其他單位進行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了進行深度業務合作的機會,必須加強指導,聚焦各自創新業務需求,建立相應共建機制,發揮黨建引領創新的效能。

第二,整合全市創新教育實踐的資源,拓寬新型科研機構黨員參與相關活動的渠道。調研顯示,很多科研工作者不知道去哪裡參與和創新相關的培訓和交流。市直機關工委可以聯合市科技創新委搭建覆蓋所有新型科研機構的信息發布和交流合作平台,方便廣大黨員獲取優質創新服務信息。

第三,建立相關職能部門黨組織共同助力科技自立自強戰略的工作機制。市直機關工委可以協調市科技創新委、人才局等有關單位與新型科研機構黨組織一起定期開展活動,形成齊心合力抓創新的機制。

(三)突出黨管人才,打造全周期立體化精准化的人才服務機制。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做好團結、引領、服務工作,真誠關心人才、愛護人才、成就人才,激勵廣大人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聰明才智。新型科研機構黨建工作也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做好人才工作。

第一,營造尊重科學家、關心科學家的文化氛圍。調研顯示,74%的受訪對象認為營造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尊重科研工作者的文化氛圍最能激發科研人員的家國情懷,黨組織書記和黨員要以身作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踐行這一理念,利用好教育培訓、重要紀念日、先進表彰、總結大會等各種場合,在單位中弘揚尊重人才的理念,營造尊重人才的文化環境。

第二,建立針對科研工作者的全周期精准服務。要在科研工作者的招聘期、海外科學家剛回國的過渡期、職業瓶頸期、職業發展期各個關鍵環節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服務方案,幫助科研工作者在每一個環節都能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和思想政治引領。尤其在回國過渡期向科研工作者講好中國故事,讓廣大科技工作者充分認識、深切感受到選擇與中國科技強國戰略同頻共振,不僅可以實現科技報國之志,也是在為全人類做貢獻。

第三,做實做優黨內關懷幫扶工作。要結合實際,將“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的要求在新型科研機構具體化。科研規律表明,青年時期是科研創新能力最旺盛的時期,黨組織要盡可能整合基層公共服務供應鏈,挖掘服務資源,完善服務機制,牽頭協助解決青年科研人員在住房、婚戀、子女就學、心理健康、生活壓力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努力確保科研人員能“輕裝前進”,心無旁騖地攀登科研高峰,不斷攻堅克難。

(四)突出黨建活力,打造開放性自主性社會性的黨建活動機制。新時代基層黨建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提升黨建活動的質量,依靠具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活動增強黨建的“黏性”和親和力,不斷提高基層黨建的活力。

第一,用好教育實踐基地。基層黨建必須進行理念創新,新型科研機構黨組織應避免“孤芳自賞”,利用其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力的“明星效應”,營造出環境友好、具有開放性的科研成果展示及科普公共空間,善於將黨建要素有機融入公共空間,打造黨建+科技的“樣板間”,使每一個新型科研機構的公共平台都成為宣傳黨的政策、充分展示“四個自信”的窗口。

第二,充分發揮黨員在策劃組織黨建活動方面的主體作用。黨建工作既需要組織推動,也需要黨員主動。開展活動應通過事前征求廣大科研工作者的建議,在最大公約數的基礎上,安排最能滿足黨員需要的活動,在實施過程中也要讓每個黨員發揮自主意識和首創精神,確保活動質量,避免流於形式。

第三,探索黨建社會化模式。新型科研機構黨組織應充分適應社會結構多元性、需求多樣性的特點,主動融入基層治理中去,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創新鏈上下游、區域內外、黨內黨外優質資源,不僅滿足自身發展需要,也為社會治理現代化做出貢獻。

(五)突出制度建構,打造適應新型科研機構特點的黨建保障機制。制度具有長期性、根本性和穩定性,因此需要充分總結新型科研機構成立以來的實踐經驗,不斷完善黨建的制度建構,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第一,建立多維度黨建質量指數體系。市直機關工委指導每個新型科研機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戰略定位,建立黨建質量指數體系。在評估體系中將黨的建設各項基本要求和符合科研機構發展的特殊要求進行科學賦權,以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形式設計為指數體系,精准地、直觀地、公正地評估每個黨組織黨建質量的動態和主要問題,更好地激發每個黨組織創先爭優的積極性。

第二,探索黨組織有機嵌入新型科研機構治理的制度。新型科研機構具有管理制度現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的特征,探索將黨的建設和科研機構治理有機結合的制度至關重要,通過綜合運用“雙向培養”“交叉任職”和根據研發單元動態設立調整黨支部、黨建引領團隊文化建設、PI黨員工作室等方式,建構起一套規范性、完整性制度體系,讓黨組織的影響覆蓋到重大決策、科研誠信、科研倫理、國家安全、信息安全、廉潔建設等各個環節。

第三,打造一支專兼職結合的黨務工作者“生力軍”。針對黨務工作者兼職多、精力難以兼顧,而專職黨務工作者經驗不豐富、收入低、職業發展空間有限的挑戰,市直機關工委可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規范的、適合新型科研機構特點的專兼職黨務工作者管理辦法,涵蓋專兼職黨務工作者的資質等級、工作職責、考核辦法、薪酬體系、教育培訓及選聘辦法等內容,既要對黨務工作者嚴格規范性要求,又要支持鼓勵專兼職黨務工作者不斷進步,使其既懂黨建實務,又熟悉科研機構運營,在行業內外都有開闊遠大的職業發展空間,確保其能夠專心致志地做好黨建工作,保証黨務工作者隊伍的質量和穩定性。

(課題組成員:苗寧禮、王漢偉、宮正、張磊、丁定昌)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2021年第5期

( 編輯:謝淳子   送簽:謝淳子   簽發:梁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