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本網專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中央和國家機關各級黨組織高標准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先進典型

做讓群眾信任的“小侯書記”

——記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侯俊

吳彤
來源:旗幟網2021年11月02日18:37
文字縮放: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他走遍村裡每一個角落,摸底子、找窮根,幫助鄉親們增收致富﹔作為共產黨員,他俯下身、沉下心,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憑著這份飽含真情的干勁兒與扎實幫扶的成效,中國氣象局派駐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五三村第一書記侯俊,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全部走訪一遍需要兩三個月,主要看他們‘兩不愁三保障’是否都解決了。”從村民家出來,又趕回辦公室埋頭整理脫貧戶檔案——這是侯俊的日常。

  侯俊2018年來到五三村,在兩年半的時間裡,他走遍了全村每一個角落,入戶走訪1200余次,向貧困群眾宣傳黨的脫貧方針、優惠政策,鼓勵他們重拾信心,用自己的雙手改變生活。

  “要想讓百姓生活好起來,首先得跟他們擰成一股繩。”侯俊是這麼想的,更是這麼做的。他把貧困群眾當作家人,把解決村民生活困難作為最重要的事。

  去年冬天前,侯俊聯系慈善機構為村裡兒童捐贈230多雙棉鞋,為全村爭取到1.2萬余隻口罩,幫助村民溫暖平安過冬。

  夏天積水,冬天結冰,村裡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給村民帶來的各種不便,侯俊一直挂在心上。他積極對接突泉縣扶貧辦、與北京市房山區“結對子”,千方百計籌集幫扶資金,改善村裡基礎設施。慢慢地,村裡的水泥路不再坑坑窪窪,山洪溝的防洪治理工程也建了起來,218戶村民的打井、房屋維修等實際困難得到解決。

  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走在先。

  “要搞集體經濟。”村裡人經常聽到侯俊念叨這句話。建設田園種植示范基地,發展鄉村採摘旅游,壯大肉牛養殖產業……侯俊用點滴實干帶動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10萬元。

  摸著一牆紫色的“蒜辮子”,五三村村民王金霞說,以前想都不敢想,自家院子裡種的蒜能解決生計,村裡的產品還被帶到中國氣象局特賣會,銷量可觀。侯俊通過多渠道獎補鼓勵,邀請專家進行技術講解,引導農戶利用房前屋后土地發展“庭院經濟”。目前全村紫皮蒜種植規模已擴大到200戶,種植面積近300畝,總收入超240萬元,“庭院紫皮蒜、百姓金飯碗”成為引領全村經濟發展的“主心骨”。

  脫貧致富,還要靠內生動力。在侯俊積極組織下,農民進夜校、活動進廣場、文明進家庭等系列活動走進五三村﹔編織培訓、廣場舞和包粽子比賽等文體活動吸引著村民踴躍報名﹔村屯大掃除、垃圾分類、廁所革命熱火朝天,100多戶村民安裝了水沖式廁所……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大家脫貧致富的底氣也越來越足。

  “小侯書記,來我家坐坐!”生活改善了,日子美了,村裡人打心裡喜歡、佩服這個第一書記,常常這樣招呼他。

  與“小侯書記”同樣深入人心的,還有“小侯老師”。這與侯俊張羅為村中30余名留守兒童開設的“四點半課堂”密不可分。

  著眼於“智志雙扶”,“四點半課堂”邀請高校外籍老師來教授英語,還選拔貧困學生免費參加氣象夏令營。一到周末下午,中學生劉雲峰就准時來到村委辦公室,等著“小侯老師”來輔導功課。“長大后想和小侯老師一樣,幫助更多的人。”第一次走出村的劉雲峰說,這些經歷讓他有了奮斗的勇氣。學生家長也寄來感謝信:“這是從根上幫助我們脫貧。”

  “不僅在經濟上幫扶,侯俊就像我們的智囊團,總能帶來好點子。”五三村支部書記陳德泉回憶,之前村兩委辦公室沒有電腦,也缺乏明確分工。侯俊積極爭取捐贈辦公物資,配備工作硬件,把工作落實到每一個人,著重鍛煉年輕的村干部。

  “‘拉車’的是村兩委,能力必須得強起來。”秉持這樣的理念,侯俊不久前又組織村干部赴山東省蘭陵縣學習大蒜種植管理經驗。“要讓五三村的庭院經濟走向規模更大的田地。”

  他還帶領村兩委班子深入學習加強思想理論武裝,磨礪黨員隊伍政治素養、為民辦事能力和擔當精神,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正在茁壯成長。

     (來源:中國氣象報)

( 編輯:任海軍   送簽:任海軍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