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苦干實干接續奮斗 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

國家發展改革委機關黨委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來源:旗幟網2021年12月03日14:23
文字縮放: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指出“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解決好“三農”問題始終是我們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我們黨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但也要清楚地認識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依然任重道遠。站在新起點,我們要深刻總結黨在脫貧攻堅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圍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繼續團結帶領人民一以貫之、苦干實干,以更有力的舉措、更強大的力量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以產業振興推動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鄉村振興的基礎在於產業振興。2020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七方面任務,其中第一項任務就是加快發展鄉村產業,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要把發展鄉村產業作為黨的重要工作,科學把握鄉村產業發展規律,重視農業產業化建設和多功能性拓展,注重產業脫貧機制長效穩定。一是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加快實現農村土地信息化管理,發展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構建農村土地產權交易全流程風險防范機制,創新“土地入股”或“土地托管”模式,大力發展土地股份制合作社,推動農村用地指標改革,加快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實現土地優先保障農業產業化發展。二是切實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強農業新興業態發展和功能開發,優先發展糧食精深加工項目,壯大良種推廣和繁育體系,打造農業社會化服務產業鏈。依托信用大數據技術構建農業產業化項目全流程信用監管機制,實現對產業化項目的全天候風險防控。三是緩解經營主體融資難題。加快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構建市縣域共享的涉農信用信息數據庫。創新農村金融供給模式,探索構建農村“信易貸”服務平台,實現金融鏈與產業鏈“雙鏈融合”。

       以人才振興培育“懂農業、愛農民”工作隊伍。充分發揮黨管人才優勢,將“抓黨建促人才振興”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以黨建引領凝心聚力,為實現鄉村振興增添活力。一是加強黨對農村人才工作的領導。由各級組織部門牽頭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持續選派優秀干部、選調生下鄉擔任駐村書記或農村產業帶頭人,鼓勵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干部提拔職級或保留職級后返鄉干事創業,加大從優秀村干部中考錄鄉鎮干部力度。二是加大對農民創業就業需求的支持力度。重點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與技能培訓,支持在農村設立產教融合基地,支持涉農高校深化涉農學科建設,重點培養新型職業農民、農業職業經理人、鄉村規劃師、“鄉村工匠”等新型鄉村職業人群。三是著力提升優化營農環境。加快在有條件的鄉鎮地區設立“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創設農業領域的“火炬計劃”,推動鄉鎮地區加快打造一批“雙創”孵化基地和農村“眾創空間”,為城市人才下鄉和農村有志青年返鄉提供優質的創業平台。

       以文化振興提升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要在農村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一是以黨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加快開展村庄規劃編制工作,統籌鄉村風貌設計,因村制宜推動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村村有特色”。切合實際保護好農村“沉睡資產”,將農村住宅改造、公共設施建設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與鄉土文化相融合,防止大拆大建和破壞性改造。二是創新鄉村治理模式。推動鄉規民約制度化建設,不斷創新“黨建+路長制”“黨建+田長制”工作模式,全面普及“信用積分+網格化管理”,實現積分管理與移風易俗、人居整治、志願服務等與民生密切相關工作有機結合,實現鄉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三是挖掘新時代“鄉村故事”。深入挖掘鄉村在地化知識,切實保護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運用農民豐收節等傳統節日,不斷創新農村文娛活動形式,實現黨的活動與鄉村文化生活有機融合,吸引村民參與到鄉村文化建設之中,增加村民對鄉村的歸屬感。

       以生態振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實現農業農村生態發展就是守住“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一是實現黑土地長效保護。要把黑土地保護作為一項大事來抓,圍繞“梨樹模式”建立健全黑土地保護制度,構建黑土地保護長效機制,依托衛星遙感技術和農業大數據打造黑土地“信用檔案”,實現對黑土地使用的全天候防控。二是創新農業污染治理模式。要以釘釘子精神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依托生態補償、碳交易等多樣化形式建立鄉村生態系統服務付費制度,探索水基金、土基金等模式,加強土壤污染、地下水超採、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復。深化農村污染物處理工作創新,因地制宜實現農村垃圾、糞便在地化處理,提高農村瓜果皮、剩飯菜等易腐垃圾綜合利用效率,實現漚肥再還田。三是推動農村能源供應方式升級。要因地制宜推廣“光伏扶貧”項目,加強秸稈在內的農林剩余物資源的生物質能開發,有序推進農村清潔取暖工程,推動農村傳統供能方式向新能源轉變。要防止生態環境政策“一刀切”,允許農村根據生活習慣創新工作舉措,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感。

       以組織振興實現黨對鄉村振興的全面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要發揮好戰斗堡壘作用”。我們要始終加強黨的領導,攻堅克難、開拓前進,團結帶領人民實現鄉村振興。一是健全黨領導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厘清市、縣(區)、鄉(鎮)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部門的職責,建立各主管部門協同共建機制。加快構建黨委領導、黨政統籌、簡約高效的鄉鎮管理體制,編制鄉鎮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實現鄉鎮黨委對鄉村振興的統一指揮和統籌協調。二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規范農民參與農村基層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全流程管理,創新基層民主協商機制,保障農民群眾具有充分行使民主的權利和表達合理訴求的機會,讓農民自己“說事、議事、主事”。三是規范農民合作社發展。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深入推廣“黨建+合作社”“黨建+集體經濟”模式,把黨支部和黨小組建立在合作社上,鼓勵村黨支部和黨員“帶地入社”,實現抱團發展、共同富裕。

       (文章由國家發展改革委青年干部“根在基層”調研實踐活動第八調研組調研報告改編)

( 編輯:閆奕   送簽:閆奕   簽發:張桃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