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太行精神(呂梁精神)

董江愛 原丁
來源:旗幟網2021年12月23日10:55
文字縮放:

南北綿延400多公裡的太行山和呂梁山,不僅是兩座美麗的山,更是兩座英雄的山。在中華民族危亡關頭,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和太行、呂梁兒女,不怕犧牲、前仆后繼、浴血奮戰,譜寫了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雄篇章,孕育了太行精神(呂梁精神)。這兩種精神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和中國人民的奮斗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全面抗戰開始后,華北因其重要的戰略位置而成為日軍進攻的首要目標,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攜手合作、共同抗日,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八路軍總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長期駐扎在太行山區,領導和指揮敵后抗日軍民建立了晉綏、晉察冀、晉西南、晉冀魯豫等抗日根據地,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八路軍3個主力師,挺進太行山,進行了平型關戰斗、長樂之戰、關家垴之戰、百團大戰等戰役,打出了八路軍的雄威,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呂梁山是紅軍東征的主戰場和晉綏邊區核心區。晉綏邊區主要任務是阻敵西進、屏障陝甘、拱衛延安,賀龍、關向應、林楓、續范亭、周士第等同志長期生活和戰斗在這裡,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也先后移居這裡。在全面抗戰中,八路軍將士和太行、呂梁人民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為抗日戰爭的勝利,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付出了巨大犧牲。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為掩護戰友英勇犧牲,一二九師團長葉成煥在保衛根據地的戰斗中壯烈殉國,一二九師營長趙崇德在夜襲陽明堡戰斗中血洒疆場,有的部隊整營、整連、整排指戰員在與日軍的搏斗中悲壯陣亡。據不完全統計,晉綏軍區指戰員犧牲1.3萬多人,晉察冀軍區指戰員犧牲7.1萬多人,晉冀魯豫的太行區和太岳區將士犧牲1.3萬多人。“我以我血薦軒轅”,他們為雄壯的太行山脈增添了血染的風採。

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軍頻繁的“蠶食”“掃蕩”和經濟封鎖,加之百年罕見的旱、蝗、洪災接踵而至,數十萬災民流離失所。在太行山上,八路軍黨政機關進行精兵簡政,根據地軍民開展生產自救和互助。黨領導太行、呂梁軍民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中與天地爭、與敵人斗,錘煉成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1940年初,在八路軍總部王家峪,一名戰士爬到樹上摘榆錢,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看到后阻止了他,並由此給八路軍作出規定:總部十裡之內的榆錢及其他野菜留給當地群眾,部隊不能採。彭德懷副總司令還組織鄧小平、張際春、周桓、李大章、劉錫五等領導積極參加平地、澆水、擔糞等勞動,和戰士同甘共苦。在他的帶動下,一二九師全體指戰員積極行動起來,帶頭組織大生產運動,開展種菜、養雞、燒炭、紡花等農副業生產活動。在呂梁山區,“勞動英雄張初元,又拿镢頭又拿槍。保衛建設根據地,幫助窮人把身翻。”在艱苦的歲月裡,正是這種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使八路軍不會被困死、餓死,反而不斷發展壯大,從缺糧少彈到兵精糧足,從土槍土炮到裝備精良,從戰略防御到戰略反攻,從強渡黃河時的3萬多人到百萬大軍,最終戰勝了日本侵略者,實現了民族獨立。

為民族解放萬眾一心、敢於勝利的精神。贏得民心,創造奇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創造了地雷戰、窯洞戰、急襲戰、伏擊戰、圍困戰、破襲戰等游擊戰法,最終使日軍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著名的沁源圍困戰就是人民戰爭的典范。1942年10月,日軍以1萬多兵力分14路“圍剿”沁源縣抗日根據地,太岳軍區發動當地群眾,採取圍困戰,實行堅壁清野,搬走糧食,割斷電線,填埋水井,把所有能使用的東西都掩藏起來,人疏散到山裡躲藏起來,使日軍佔領沁源縣城后,見不到人、吃不上糧、喝不上水,外來供應也被截斷。軍民聯手打出5000多口窯洞,埋地雷、炸據點、破壞交通線,徹底摧毀了日軍妄圖建立所謂“山岳剿共實驗區”的幻想。沁源軍民在兩年半的圍困戰中,對敵戰斗2700多次,斃傷日偽軍4250多人,俘獲日偽人員200多人,制造了一個方圓300裡沒有人、沒有水、沒有糧草的奇特世界,最終迫使沒糧吃的日軍棄城而逃。歸國華僑李林率獨立支隊騎兵馳騁太行,屢建戰功,賀龍稱贊她是“我們的女英雄”。1940年4月,日偽軍集中萬人兵力對晉綏邊區進行“掃蕩”,為掩護機關和群眾突圍,雁北支隊隊長李林不顧3個月的身孕,率騎兵連勇猛沖殺,陷入重圍的她寧死不屈,用最后一發子彈射進自己的喉部,犧牲時年僅25歲。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敵后抗日根據地軍民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正是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中國共產黨才能將一切抗日力量凝聚、團結起來,萬眾一心、慷慨赴義,進而使人民軍隊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人民利益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全面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將士不僅在戰場上不怕犧牲、英勇斗爭,還與根據地人民同甘共苦,努力解決人民的生活困難,受到當地百姓的大力支持。根據地人民有錢出錢、有糧出糧、有力出力,成為壯大抗日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動力源泉,涌現出無數抗日英雄和模范,有殺敵英雄黃小旦、張小保,勞動英雄李馬保,擁軍模范胡春花,紡織英雄石榴仙,抗日兒童團團長李愛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共產主義信仰的賀昌,“一身赤膽為革命”的張叔平,創建回民抗日義勇隊的馬本齋,小英雄王二小等仁人志士。還有一個特殊的英雄群體——太行奶娘,在戰事頻繁的抗戰年代,八路軍將領根本無暇顧及自己剛出生的孩子,必須交給當地百姓撫養,如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的孩子劉太行、一二九師政委鄧小平的孩子鄧朴方、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羅瑞卿的孩子羅峪田、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的孩子左太北等都曾交給太行奶娘撫養。太行奶娘在極其艱苦的抗戰年代,面對日軍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冒著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危險,為八路軍將士哺育后代。不少太行奶娘為了保護八路軍將士的后代,獻出了家人的寶貴生命。高煥蓮為了給八路軍后代治病上山採藥摔斷了腿,她的丈夫為了保護八路軍后代死在了日軍的刺刀下。趙引弟在日軍“掃蕩”時果斷抱起八路軍的兩個孩子躲進山裡,而自己的兩個孩子留在家中,慘遭日軍殺害。

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和太行、呂梁人民,在同日本侵略者英勇頑強的斗爭中創造的太行精神(呂梁精神)作為一種民族精神,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揚光大、歷久彌新。在新時代,我們一定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結合新的實際與時俱進地大力弘揚太行精神,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對黨對人民對事業的忠誠﹔堅持執政為民的政治立場,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錘煉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品格,始終保持知難而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堅守黨的政治本色,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作者分別系山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山西大學電力與建筑學院副教授)

( 編輯:賈澤娟   送簽:王春春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