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孩子們的好朋友好導師

——記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知心姐姐志願者團隊

本刊記者
來源:旗幟網2022年04月08日10:05
文字縮放:

2021年12月5日,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知心姐姐志願者團隊被授予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組織獎”,影響了幾代中國孩子成長的“知心姐姐”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知心姐姐”是孩子們的知心朋友和輔導員,她的形象始於1960年10月25日的《中國少年報》。從20世紀80年代起,“知心姐姐”就發展成為集知心姐姐信箱、知心姐姐熱線、參與公益活動於一體的志願者服務品牌。

傾聽孩子們心聲的“知心姐姐信箱”

1984年“六一”兒童節過后,北京市豐台區一所城鄉接合部小學的幾名小學生給“知心姐姐”寄來一封“雞毛信”,反映“六一”兒童節這天,電影院收了每人一角錢。他們問:“北京報上說‘六一’這天看電影一律免費,是電影院收錯了錢,還是報上瞎說?”收到這封信,“知心姐姐”立刻到學校了解情況,再去電影院做工作。最后,電影院派人到學校道歉,並免費為全校師生補放了一場電影。當“知心姐姐”再次來到學校與孩子們交流時,孩子們高興地說:“真沒想到,在我們國家裡,小孩說話也管用!”

孩子們的來信,以《在我們國家裡,小孩說話也管用》為題,在《中國少年報》上刊登后,在全國好新聞評選中榮獲“好來信”一等獎。許多學校紛紛建立“小主人信箱”。孩子們從問題解決中,增強了“信任心理”“自主心理”。他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報社對他們的愛護,更重要的是祖國對他們的重視和關懷。

“知心姐姐信箱”於1962年5月7日開通。幾十年來,一代代中國孩子與“知心姐姐”成為朋友,就是從一封封來信開始的。孩子們把自己的煩惱和心裡話告訴“知心姐姐”,“知心姐姐”又用心地給每一個寫信的孩子回信,從此抓住了一代代孩子們的心。

后來,給“知心姐姐”寫信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們的心裡話匯集成了少年兒童的時代心聲。為了回應孩子們成長中的困惑,更好地幫助他們健康成長,2002年《知心姐姐》雜志誕生。雜志裡,除了“知心姐姐”信箱,還有一個重頭欄目是“知心調查”,每月一期。創刊以來,參與調查的孩子上千萬,調查內容涉及青少年生活、成長的方方面面,成為家長了解青少年世界的必讀手冊。

2021年4月26日,“知心姐姐”入駐全國少工委公眾號。從此,每周一到周五晚上八點,“知心姐姐”准時與全國各地的孩子和父母們見面。“知心姐姐信箱”和“知心樹洞”傾聽孩子的煩惱,解答成長中的困惑。“知心姐姐學堂”邀請各領域專家與父母分享家教智慧。“知心姐姐”有了更廣泛的影響力,也幫助了更多孩子與家庭。截至今年一月中旬,已推送文章近200篇,平均閱讀量10萬+。

 

2021年6月1日,知心姐姐志願者團隊走進西藏拉薩市第一小學,開展黨史宣講、先鋒榜樣故事宣講活動。

響了34年的“知心姐姐熱線”

1988年3月2日,“知心姐姐”熱線開通,成為國內知名的為青少年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心理幫助(包括危機干預)的公益熱線。當時,接聽小組成員不僅定時在中國少年報社接聽電話,還在各級團委的支持協作下,到全國各地開展短期“知心熱線”接聽工作,在社會上引起了“知心熱”。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媒體技術的進步,孩子們與知心姐姐溝通的方式,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但是,知心電話依然是他們最喜歡的方式之一。在電話裡,孩子們跟知心姐姐分享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的事情,知心姐姐和他們一起哭一起笑,快樂一起分享,痛苦一起分擔。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知心熱線團隊24小時值守,為全國各地的孩子,尤其是武漢地區的孩子提供心理輔導,陪在他們的“身邊”。在電話中,知心姐姐為孩子們傳遞正確的科學知識,告訴他們不信謠、不傳謠﹔關注孩子的每一個小情緒,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傾聽醫護人員子女的不安和焦灼,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

孩子們通過知心熱線提出、反映的問題,知心姐姐除了當場解答外,還會選出比較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問題,邀請盧勤等知名專家進行進一步剖析和解答,並通過《中國少年報》“知心姐姐信箱”專欄、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多媒體形式發布出來,從而為全國各地有同樣困惑或煩惱的孩子和家長,提供心理輔導和幫助,擴大覆蓋面和社會影響力。

目前,“知心熱線”志願者團隊由有愛心和社會責任感的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背景的專家及志願者組成,服務對象為0至18歲少年兒童及家庭。在多年的發展中,培訓志願者上千名,開發了系統培訓課程,內容涉及志願者精神、兒童心理學、家庭教育等方面。為提高服務質量,還會結合熱線案例,圍繞社會教育重點熱點,向社會、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供內參資料及數據報告,邀請高校專家團、社會專業機構對熱線的服務進行評估。

開啟兒童交通安全教育公益之路

一次,“知心姐姐”團隊在參加交通安全公益聯盟研討會時,被這樣一組數據震驚:2016年我國約有2200名12歲以下兒童因交通事故去世,10500多名少年兒童因交通事故受傷。他們深深地反思:生命不保,何來健康成長?於是,團隊開始嘗試和探索適合少年兒童的交通安全體驗課,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升交通安全自護能力。

他們從開展交通安全行為調查開始,積極成立研發團隊,向研究專家要數據、向一線交警要素材、向老師學生要方法,總結出容易記憶的“交通安全八句話”作為開展交通安全教育的核心框架,研發出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交通安全教具產品。產品一經推出,就得到了教師和孩子們的追捧。

為規范志願者服務管理,他們針對志願者精神、兒童心理、交通安全知識等多方面開展培訓,啟動了微信直播、雙師課堂、線下工作坊,制定了標准培訓手冊、授課教案、課程資源、考核題庫。

目前,千余名志願者以關心少年兒童成長為己任,以奉獻青春熱血為追求,拎著“交通安全教育魔法箱”走進了全國3000余所學校及社區開展交通安全體驗課,在上百萬名少年兒童心中播下了安全的種子。

(稿件來源:《旗幟》雜志第3期)

( 編輯:王春春   送簽:王春春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