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期刊>>《機關黨建研究》雜志>>2021年第6期

經典品讀 | 總結歷史是為了開辟未來——重溫鄧小平關於黨的歷史的論述

李曉倩
2022年04月11日10:13
文字縮放:

鄧小平作為老一輩革命家和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既親身經歷了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全過程,又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領導黨和人民實現偉大歷史轉折,開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他對黨的歷史有著豐富的論述,對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光輝歷程、理論成果、寶貴經驗和偉大精神進行了深刻闡釋。當前,全黨正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重溫鄧小平關於黨的歷史的論述,是大有裨益的。

一、全面總結黨的歷史

鄧小平對黨的歷史分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認為可以把黨的歷史進程大體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這個階段,他又把1935年遵義會議和1945年黨的七大作為兩個裡程碑式事件。鄧小平認為,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是黨中央成熟的標志﹔黨的七大則是全黨成熟的標志,在思想上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在政治上確立了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在組織上形成了高度的民主與高度的集中相結合的原則、樹立了正確的黨風。第二階段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鄧小平把這個階段分成以下3個時期。關於1949年至1957年上半年,鄧小平指出:“建國后的頭八年,也就是從1949年到1957年上半年,我們的發展是健康的,政策是恰當的。”關於1957年下半年反右派斗爭擴大化至1976年,鄧小平系統闡述道:“1957年開始,我們犯了‘左’的錯誤,政治上的‘左’導致1958年經濟上搞‘大躍進’,使生產遭到很大破壞,人民生活很困難。1959、1960、1961年三年非常困難,人民飯都吃不飽,更不要說別的了。1962年開始好起來,逐步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但思想上沒有解決問題,結果1966年開始搞‘文化大革命’,搞了十年,這是一場大災難。”同時,鄧小平多次強調,要區分“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他認為,“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總體是好的,中間有曲折和錯誤,但成績是主要的﹔“文化大革命”則是嚴重的、全局性的錯誤。關於1976年粉碎“四人幫”至1978年底,鄧小平將其稱為兩年徘徊,因為當時提出和貫徹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左”的指導思想沒有得到根本糾正。第三階段是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鄧小平明確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是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的開端。

同時,鄧小平在多個場合對黨在奮斗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進行了深刻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以工人階級為基礎。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1951年6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召開“七一”紀念活動報告大會,鄧小平作了《永遠記取黨的斗爭經驗和教訓》的報告。他指出:“為什麼中國人民革命是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為其勝利的標志?因為中國共產黨是最進步的、最有紀律性與組織性的工人階級的政黨。”第二,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中國共產黨從成立起就用馬列主義的理論指導中國革命,在革命斗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說:“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一經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這就是說中國革命之所以勝利,中國共產黨能夠在革命中發揮先鋒隊作用,就是因為我黨以毛澤東同志為首,將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了,變成中國人民自己新鮮活潑的東西。”第三,緊密聯系群眾。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人民始終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也是我們黨心底最大的牽挂。鄧小平指出:“我們的黨史証明,隻要我們不脫離群眾,和群眾始終保持緊密的聯系,我們就會無往而不勝。”第四,健全的黨內生活制度和優良傳統。鄧小平指出:“在毛澤東同志領導下,我們黨建立了一套健全的黨的生活制度。比如民主集中制﹔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批判從嚴、處理從寬,不搞過火斗爭、無情打擊﹔艱苦朴素、謙虛謹慎,等等。”這些制度規矩,對於保証黨的團結統一、增強黨的戰斗力具有重要作用。第五,精神傳承。黨在奮斗歷程和偉大實踐中,鑄就了一系列偉大精神,這是立黨興黨強黨的豐富滋養。鄧小平在講話中多次提及毛澤東說的“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強調精神力量的重要性。他把黨在革命戰爭中鍛造出的精神概括為:革命和拼命精神,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精神,大公無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壓倒一切敵人、壓倒一切困難的精神,革命樂觀主義、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他說:“從延安到新中國,除了靠正確的政治方向以外,不是靠這些寶貴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全國人民和國外友好人士嗎?”

二、重視對黨的歷史的學習

鄧小平十分重視對黨史的學習,反復強調“了解自己的歷史很重要”,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通過學習和了解黨的歷史,堅定人民對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引導人們團結一致向前看。在闡述中國近現代歷史時,鄧小平堅定地說:“這個歷史告訴我們,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不行,中國除了走社會主義道路沒有別的道路可走。”“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是中國人民從五四運動到現在六十年來的切身體驗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歷史結論。中國離開社會主義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通過闡述黨的歷史,鄧小平得出結論:“隻要我們黨的領導是正確的,那就不僅能夠把全黨的力量,而且能夠把全國人民的力量集合起來,干出轟轟烈烈的事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多次強調,要用黨的歷史統一思想,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人,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以保証有秩序地進行現代化建設。

總結歷史是為了開辟未來。學習黨史,不僅要從黨的成功經驗中獲得啟迪,也要從黨的曲折錯誤中汲取教訓。鄧小平指出:“我們現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在總結了成功時期的經驗、失敗時期的經驗和遭受挫折時期的經驗后制定的。歷史上成功的經驗是寶貴財富,錯誤的經驗、失敗的經驗也是寶貴財富。”在闡述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時,他回顧黨的歷史說:“過去,我們克服困難,黨的一個號召,黨中央的一句話,全國照辦,非常頂事。”三年困難時期也在黨的領導下很快地克服了,但林彪、“四人幫”打亂了黨的正常狀態。鄧小平由此指出,迫切需要改善黨的領導,恢復黨的戰斗力。在闡述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有一條堅定不移、貫徹始終的政治路線時,鄧小平指出,新中國成立三十年來“左”傾錯誤干擾下生產力發展不快不穩不協調和人民生活未得到多大改善的教訓就是“始終沒有把我們的工作重點轉到社會主義建設這方面來”。由此出發,鄧小平強調要牢固樹立雄心壯志,始終如一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三、提出學習和研究黨史的科學方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主持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系統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經驗,解決了科學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根據新的實際和發展要求實行改革開放、確立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道路這樣兩個相互聯系的重大歷史課題。關於如何正確認識黨史,鄧小平發表了許多論述,這些論述充分體現著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光輝,為今天我們學習和研究黨史提供了方法論指導和遵循。

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重視對具體歷史條件的分析。鄧小平指出:“我們是歷史唯物主義者,研究和解決任何問題都離不開一定的歷史條件。”在談到如何評價毛澤東時,鄧小平強調一定要聯系當時的歷史背景。他說:“在分析他的缺點和錯誤的時候,我們當然要承認個人的責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分析歷史的復雜的背景。隻有這樣,我們才是公正地、科學地、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地對待歷史,對待歷史人物。”在談到如何評價“文化大革命”時,鄧小平指出:“每一個錯誤的根源就一定是三個,一定都有社會根源、思想根源、歷史根源。”

堅持全面、辯証、科學、公正的原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如何評價建國以來黨的歷史,尤其是如何評價毛澤東,成為國內外關切的一個問題。如鄧小平所強調,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非常重要,不僅是理論問題,更是政治問題。1980年8月,面對意大利記者法拉奇的尖銳提問,鄧小平堅定表態,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永遠要保留下去,毛主席紀念堂不會拆掉。這就表明了黨對毛澤東評價問題的基本立場。在主持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時,鄧小平多次指出,決議的重點要放在毛澤東思想是什麼,毛澤東正確的東西是什麼。他強調,毛澤東的功績是第一位的,他的錯誤是第二位的,毛澤東思想的光輝旗幟不能丟。在談到如何評價建國以來黨的歷史時,鄧小平表示,既要充分肯定我們黨光輝的歷程和成績,也要承認黨犯過的反右派斗爭擴大化、“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錯誤。同時,要辯証看待黨的歷史上經歷的曲折,既要客觀分析錯誤,也不能忽視其中的一些成就。他還指出,總結黨的歷史宜粗不宜細,評價人物要恰如其分,要達到引導大家團結一致向前看的目的。

鄧小平對黨的歷史的論述,既反映了黨的光輝歷程、總結了黨的寶貴經驗,也提出了學習和研究黨史的科學方法。在即將迎來黨的百年華誕之際,認真學習這些論述,對於我們深刻認識和理解黨的歷史,從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2021年第6期

( 編輯:謝淳子   送簽:謝淳子   簽發:梁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