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毛澤東讀書“八法”

汪建新
來源:旗幟網2022年06月07日09:11
文字縮放:

毛澤東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成就了千秋偉業。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試圖去探尋毛澤東成功的奧秘。其中的原因當然很多,比如他志向遠大、信念堅定,他性格剛毅、胸襟豁達,他一心為民、順應潮流等等,但他學而不倦、博學多才顯然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毛澤東酷愛讀書,嗜書如命,讀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能生巧,堪稱典范。我們不僅要學習他的求知精神,更要學習他的讀書方法。這裡介紹毛澤東讀書的八種方法。

注重讀無字之書。毛澤東非常贊同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治學之道。他在《講堂錄》中寫道:“閉門求學,其學無用。欲從天下國家萬事萬物而學之,則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毛澤東一生中讀了兩部大書,一部是“有字之書”﹔一部是“天下國家萬事萬物”的“無字之書”。毛澤東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走到哪裡、讀到哪裡、學到哪裡。他把祖國的自然、歷史、民情、風物融為一體,一草一木地尋看,一山一城地登臨,一溪一河地駐足,不斷墜入思接千載、精騖八極、浮想聯翩的情境之中,與歷史賢哲隔空對話。正因為毛澤東飽讀無字之書,使他對社會現實有著透徹的了解和體悟,能夠將馬克思主義的有字之書和中國國情的無字之書結合得渾然天成。

不動筆墨不讀書。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認為,“績學之士,讀書必有剳記,以記所得著所疑。記所得則要領明矣,著所疑則啟他日讀書參証之途矣”。毛澤東讀書做筆記的好習慣就是從恩師那裡學來的。毛澤東每讀一本書、一篇文章都會在重要的地方畫上豎線、橫線、曲線、斜線、三角、方框、問號或圈、點、勾、叉等各種符號作標記,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批語。在湖南一師讀書時,毛澤東就曾在《倫理學原理》這本約10萬字的書上用小楷寫下近15000字的批注。不僅如此,毛澤東有時還把文中的精彩章節和語句摘錄下來,總結心得體會。這些筆記、批注不僅是毛澤東對所讀書籍文章的真實感悟,也是他同作者思想、觀點的交流碰撞。

不盲從,善於獨立思考。毛澤東認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讀書時,他提倡“四多”,認為要在讀得多、想得多、寫得多、問得多的基礎上做到學思結合。在對《倫理學原理》一書的批注中,青年毛澤東就曾指出“吾國二千年之學者,皆可謂之學而不思”,明確提出這個陋習不可取。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毛澤東讀書十分注重獨立思考。在讀《三國演義》 《水滸傳》等書時,少年時期的毛澤東發現這些書中講的都是些文官武將,從來沒有人把農民作為主人公去正面塑造。反復琢磨后,毛澤東意識到作者在著書時,本意就是通過歌頌統治者來粉飾太平。正是在不斷地讀書過程中,毛澤東開始深入思考中國農民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聯系實際,時刻居安思危。早在1930年5月,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就說過:“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毛澤東強調在讀書過程中,要將書本內容與中國人民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實際,與黨的建設的實際,與中國社會前進發展的實際,與讀書人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實際等緊密地聯系起來,要做到隨讀隨想、隨想隨記、實想實記。比如,毛澤東在作《學習和時局》的報告時就指出:“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表現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全黨同志對於這幾次驕傲,幾次錯誤,都要引為鑒戒。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

注重對比,深入研究。毛澤東善於將同一個內容的不同作者、不同版本、不同體裁、不同注釋、不同評說的書,或者將同一類文體不同作者的書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形成自己的看法。毛澤東終生愛讀《楚辭》。1957年12月,他要求工作人員把各種版本的《楚辭》和與《楚辭》內容相關的著作收集起來。工作人員經過兩個多月的尋找,最終收集了50多本相關書籍。對於題材相同的書籍,毛澤東還常常把觀點相反的版本對比起來通讀。他讓人到北京圖書館、北大圖書館借來有關美國歷史的書籍,且明確表示不論是由馬克思主義學者還是資產階級學者撰寫都一並借回。

好書要反復讀。毛澤東提倡讀書要“三復四溫”。他對喜歡的書籍,總要一遍遍地研讀,一次次加深理解。每讀一遍,他都會在封頁上畫一個圈。在他的藏書中,可以看到許多書的封頁上至少畫有四五個圈。有些頁面上留有各色的批注,這是毛澤東在不同時期反復閱讀時留下的手跡。其中,毛澤東最常讀、精讀、細讀的一本書當屬《共產黨宣言》,他說自己讀《共產黨宣言》不下100遍。每當毛澤東遇到困難時,就會不自覺地翻閱這本書,有時隻讀一兩段,有時則全部都讀,每閱讀一次,他都會有新的收獲。

勤學好問,虛心求教。《論語》雲:“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毛澤東提倡要甘當小學生、善於發現問題,要勇於提出問題、積極尋求解惑之道。毛澤東求學期間,湖南一師匯聚了很多有名望的老師。毛澤東經常向他們請教問題,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甚願日日趨前請教”。1916年暑假,他步行120裡到板倉求教楊昌濟老師,當得知距離板倉40裡的地方還住著一位留學歸來的學者時,毛澤東第二天就啟程前往拜會。他這種求知若渴的精神深受老師們的贊賞。不僅在青年時期,毛澤東於1949年6月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同樣號召:“我們必須向一切內行的人們(不管什麼人)學經濟工作。拜他們做老師,恭恭敬敬地學,老老實實地學。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裝懂。”

不同內容交替閱讀。讀書學習本身是一件很費腦筋的事,容易使人疲倦,但毛澤東在長期的讀書學習中悟出了許多克服疲倦的方法—那就是交替閱讀不同內容的書籍。有一次,曾志問毛澤東:“成天看書不覺得疲勞嗎?”毛澤東說:“一樣東西看多了也實在累。我的休息方法是,一本書看久了,覺得疲倦了,就放下來,換上另一本再看。興趣一來,疲倦就打消了。換著看書,就等於休息。”毛澤東在談到自己對不同流派古典詩詞的欣賞趣味時,曾經寫過一段很精彩的評論:“詞有婉約、豪放兩派,各有興會,應當兼讀。讀婉約派久了,厭倦了,要改讀豪放派。豪放派讀久了,又厭倦了,應當改讀婉約派。我的興趣偏於豪放,不廢婉約。”可見毛澤東閱讀疲倦時並不是擱置手中的書籍,而是通過交替閱讀不同風格的作品來調節自己的精神狀態,克服疲倦、保持興趣。

以上介紹的八種方法,遠未涵蓋毛澤東讀書學習的全部經驗。讀書有法、法無定法,讀書要從個人的學習、工作、思想、需求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千書一法,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書而異。

(來源:《旗幟》2022年第5期﹔作者系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副院長、教授)

( 編輯:賈澤娟   送簽:陳誠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