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今日要聞

勇毅篤行 長風萬裡

——習近平總書記引領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求進述評

新華社記者
來源:新華網2022年06月17日08:40
文字縮放: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導致風險挑戰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洞察國際國內大局大勢,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引領中國經濟這艘大船沿著高質量發展航道破浪向前、行穩致遠。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一時一事會有波動,但長遠看還是東風浩蕩。“中國經濟具有長期向好的光明前景”!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這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

  進入6月,大江南北,一度遭受疫情沖擊的國內多地經濟正迅速“回歸”——

  6月1日起,上海進入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園區車間一派繁忙景象﹔6月6日起,北京大部分地區恢復餐飲堂食,大街小巷重現“煙火氣”﹔吉林、浙江、福建、湖南等一些省份陸續恢復跨省游﹔全國麥收進入高峰。

  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復雜局面,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勠力同心,以科學之策應對非常之難,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發展迎來回暖態勢。

  疫情防控是“國之大者”,經濟工作事關發展大局。

  進入2022年,疫情仍復雜多變,尤其3月以來,具有強傳染性的奧密克戎變異株波及多數省份,人民生命健康受到威脅,經濟復蘇受到較大沖擊。

  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17日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部署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准、動態清零,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採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4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強調堅持就是勝利。“要克服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鬆勁心態,針對病毒變異的新特點,提高科學精准防控本領,完善各種應急預案,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強調“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這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提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扎實穩住經濟,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並就全力擴大國內需求、穩住市場主體、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方面作出重要部署。

  這次會議強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6月8日至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指出,要高效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決克服目前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困難,做好就業、社會保障、貧困群眾幫扶等方面的工作,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各項工作,保持人心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努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為黨的二十大召開營造良好氛圍。

  疫情防得住,經濟才能穩得住,人民生活才能平平安安。

  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國各地各部門從嚴從細抓好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深圳、吉林等地沉著有力迎戰疫情﹔抽調22個省份3萬余名醫務人員和重症專家,軍隊派出5000多人醫療隊,全面支持上海疫情防控工作,上海全市上下不斷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持續優化防控舉措﹔北京堅持以快制快,採取果斷措施抓好疫情防控……目前,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在關鍵時出手,於要害處發力。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扎實落實、主動作為,宏觀、微觀、結構、科技、改革開放、區域、社會等七大政策加快落地,增量政策工具謀劃推出,六方面33項政策聚焦扎實穩住經濟持續加力……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穩住市場主體,就能為穩住基本盤提供有力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市場主體發展,指出“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針對今年以來市場主體遇到的發展困難,習近平總書記在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要穩住市場主體,對受疫情嚴重沖擊的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施一攬子紓困幫扶政策。同時強調,“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確保交通物流暢通,確保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抗疫保供企業、關鍵基礎設施正常運轉”。

  6月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宜賓市考察時,走進極米光電有限公司展廳和生產車間,了解企業加強自主創新、產品研發銷售、帶動就業和當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出台紓困幫扶政策等情況。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從中央到地方,精准錨定保市場主體持續加力。

  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部署10項重要舉措,要求足量發放使用全國統一通行証,不得以等待核酸結果為由限制通行。與4月18日相比,6月15日全國高速公路貨車流量上升約13.1%,鐵路、公路貨運量分別增長6.3%和11.6%,鐵路貨運量較2019年正常水平增長16.2%,全國郵政快遞日均業務量較2019年正常水平增長77.5%。

  進一步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全年退稅減稅約2.64萬億元。將今年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北京推出45條政策措施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增長,上海出台50條政策措施助企紓困、推動經濟恢復重振,深圳出台助企紓困“30條”、培育壯大市場主體“30條”……密集出台的紓困政策為市場主體送來“及時雨”。

  推出“降、緩、返、補”政策組合拳,延續實施失業、工傷保險階段性降費政策,對22個特困行業實施暫緩繳納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費,提高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最高至90%,加力落實社保、培訓等補貼,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

  1至4月,我國新設市場主體898.7萬戶,在較大基數的基礎上保持正增長。截至4月底,我國實有市場主體1.58億戶,保持10.5%的較高增速。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

  今年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加劇,穩住糧食“壓艙石”、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極為重要。

  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勝利油田時就指出,“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要發展實體經濟,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裡”﹔今年春節前夕赴山西考察,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夯實國內能源生產基礎,保障煤炭供應安全”。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強調,“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痺大意”﹔4月10日,在海南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裡”﹔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眉山市考察調研糧食生產情況並察看水稻長勢,強調“要加強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和技術培訓,把種糧大戶組織起來,積極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高效農業”。

  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不斷推進能源保供穩價工作,有序釋放煤炭優質產能,完善煤炭價格形成機制,加快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下大力氣保春耕抓夏收,中央財政下達300億元為實際種糧農民發放補貼,大力實施大豆油料擴種行動……

  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達1.61億噸以上,可用天數31天﹔主要油氣企業成品油庫存保持高位運行,天然氣管存、罐存均處在高位水平。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國麥收進度已過八成,夏播、夏糧收購有序進行。

  在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下,中國經濟這艘大船迎難而上、破浪前行。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4.8%,平穩開局殊為不易﹔前5個月主要經濟指標有所回升,5月份外貿進出口增幅比4月份環比增長9.2%,特別是長三角進出口環比增長近20%。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符合預期,在全球依然具有很強的比較優勢。從長遠看、從大局看、從趨勢看,中國經濟依然具有長期向好的光明前景。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演講時指出:“雖然受到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巨大壓力,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前途充滿信心。”

  “保持定力,增強信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關鍵”

  越是在發展承壓的時候,越要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越要堅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做強經濟基礎,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綜合國力。”

  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關系著應對當前挑戰、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和國家戰略安全。

  2021年5月,河南南陽。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2021年7月,青藏高原。習近平總書記實地察看拉林鐵路沿線建設情況,指出“全國的交通地圖就像一幅畫啊,中國的中部、東部、東北地區都是工筆畫,西部留白太大了,將來也要補幾筆,把美麗中國的交通勾畫得更美”。

  今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對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出重要戰略部署,強調,“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

  “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建設正加快推進,已分解出的2600多個項目穩妥有序實施﹔1至4月,全國鐵路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74.6億元﹔今年全國預計完成水利建設投資約8000億元,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廣東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等重大水利工程將在近期開工建設,並加快推進后續工程規劃建設﹔目前已累計建成5G基站161.5萬個,工業互聯網已延伸至45個國民經濟大類。

  從中央到地方,重大工程不斷落地,持續完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四梁八柱”,為中國經濟增強回旋空間,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動力。

  大國經濟,需要強大而有韌性的國民經濟循環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隻有立足自身,把國內大循環暢通起來,才能任由國際風雲變幻,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統一大市場建設工作。他多次強調,打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不斷夯實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根基。

  2021年1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時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釋放出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的鮮明改革信號。

  出台《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行動方案》,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11個部門印發《關於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效能﹔發布《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著力破除消費領域體制機制障礙……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一系列部署著力鞏固增強市場的資源優勢,形成供需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始終堅持全面擴大開放,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推動港口發展同洋浦經濟開發區、自由貿易港建設相得益彰、互促共進,更好服務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共建“一帶一路”。“要著力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不論世界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中國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會動搖。

  5月18日晚,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重申“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表示“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

  扎實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新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施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正式生效……疫情“大考”下,中國堅定不移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海外投資中國的腳步不停。今年1至5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6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前4個月新增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185個,相當於平均每天有1.5個外資大項目落地。

  破浪前行,把舵導航。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保持定力,增強信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關鍵。

  准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信心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這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時與勢的戰略自信,彰顯勇毅前行的強大底氣和定力。

  “不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越是特殊時期,越要聚焦民生關切、注重改善和增進民生福祉。去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圍繞保障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今年1月,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的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4月21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促進發展、保障民生置於突出位置,實施政策、採取措施、開展行動都要把是否有利於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

  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穩定和擴大就業,組織好重要民生商品供應,保障城市核心功能運轉”。

  就業是民生之本,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是重中之重。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預計達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創歷史新高。6月8日,在四川考察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宜賓學院了解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當前正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關鍵階段,要進一步挖掘崗位資源,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學校、企業和有關部門要抓好學生就業簽約落實工作”。

  保重點群體保就業。對高校畢業生,著力擴大就業渠道,著力提供不斷線服務,著力強化困難幫扶,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的企業按規定予以補貼支持。對農民工,重點加強勞務協作和信息對接,拓寬外出務工和就地就近就業渠道,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促進就業增收。目前,主要群體就業基本穩定。1至5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529萬人,與時序進度基本同步。

  保供應、穩物價,才能穩民心。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穩物價作出重要指示:“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要帶頭保供穩價,強化民生用能供給保障責任”“健全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機制”……

  4月,多部門啟動生活物資保障機制,將農產品及農業生產物資納入重點運輸物資保障范圍﹔5月,調整煤礦核增產能政策,對所有煤炭暫行零進口稅率﹔6月,11部門發文部署打通生產供應、產銷銜接、流通運輸等多環節堵點卡點……各地各部門政策加力增效,有效防止物價大起大落。

  5月,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轉好,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國內物價指數環比轉降,漲幅保持在2.1%。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要針對特困人員的特點和需求精准施策,按時足額發放各類救助金,強化臨時救助,確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允許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個人住房、消費貸款等延期還本付息﹔延續執行失業保險保障階段性擴圍政策,向廣大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向失業農民工發放臨時生活補助﹔對因疫情影響暫時失業、未參保的困難人員,給予臨時救助。

  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准與物價上漲挂鉤聯動機制,發放臨時價格補貼﹔為困難群體代繳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

  2022年安排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546.83億元,較去年增加70.62億元﹔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准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全國基本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投資總額預估約8500億元。

  前5個月,全國社會領域投資增長12.9%。對群眾關注的骨科耗材、種植牙等開展集採,降低群眾看病負擔﹔異地就醫結算持續推進,截至4月底,全國已有74個統籌地區啟動高血壓、糖尿病等5種門診慢特病治療費跨省直接結算試點。

  6月起,各地相繼實施最新養老金調整方案,今年我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再上調4%,將惠及1.3億多退休人員……一項項務實改革,在百姓最關心的領域,加快補齊制度短板。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作出“五個必由之路”重大論斷的同時,提出並闡明我國發展仍具有的“五個戰略性有利條件”——

  “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有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

  新航程上,億萬中華兒女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用好“有利條件”,走好“必由之路”,劈波斬浪勇向前,必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中創造新的發展奇跡!(記者張旭東、韓潔、安蓓、姜琳、張辛欣)

( 編輯:白 翔   送簽:白 翔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