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時刻以為不足”

——徐特立的讀書治學之道

王恩寶
來源:旗幟網2022年10月14日09:29
文字縮放:

毛澤東稱贊徐特立:“你是懂得很多而時刻以為不足,而有些人本來隻有‘半桶水’,卻偏要‘淌得很’。”作為我黨“五老”之一的徐特立,不僅是毛澤東和田漢等人的老師,還是一名杰出的革命家和教育家。“有恆”“篤實”“勤勉”貫穿其讀書生涯始終,徐特立寶貴的讀書治學之道值得后人借鑒。

為學須有恆。1895年,徐特立在家鄉教授蒙學。為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他要求自己不僅每日要學習國學經典文化中的“經、史、子、集”,還要不斷獲取從國外傳入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在學習《說文解字》時,雖苦於篆文不易熟記,徐特立卻並不貪多,告誡自己要靜下心,每天隻“啃”二三字,一年下來終於記住了漢字540個部首。學數學時,他總將題解裝在口袋裡,邊走路、邊思索、邊記憶。學心理學、倫理學時,他就將術語抄在小本上,一有空就拿出來仔細品讀。1952年,徐特立在《小學教師自學經驗談》中談道:“我讀書的辦法總是以‘定量’‘有恆’為主。不切實際的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記憶。要理解,必須記憶基本的東西,必須‘經常’‘量力’才成。”新中國成立之初,已72歲高齡的徐特立仍不懈怠,每天堅持學習工作10小時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堪稱活到老、學到老的典范。1961年冬天,徐特立在談到青年人如何學習時曾叮囑:“關於讀書,每個人都要有一個算盤,打算一天讀多少?一年讀多少?一生讀多少?要有個計劃。哪怕一天隻學一點,隻要不間斷,就定能收獲頗豐。關鍵就在於堅持,要持之以恆。”

篤實以為功。徐特立認為“不動筆墨不看書”,讀書過程中要邊看邊標記書中的要點,在書眉上寫出自己的感想,並將書中精彩的內容摘抄下來。他說:“這樣讀書,可能速度慢一點,但讀一句掌握一句,讀一本收獲一本,學到的知識會很扎實。記得牢,懂得透,就可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延安時期,身為延安自然科學院院長的徐特立就強調學習理論要深入分析、把握實質,力戒迷信和盲從。他告誡廣大青年不要把任何真理神聖化,一切事業、一切學說、一切前人留下的“遺產”都要經過獨立思考與親身實踐。他還指出,反對教條主義、主觀主義最有效的辦法便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實踐學理論”。但這並不代表忽視基礎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學習知識如果好高騖遠不能腳踏實地,那對知識的掌握就猶如平原孤峰難以存立、如無源之水終將枯竭。

時刻以為不足。1919年,42歲的徐特立已教書育人20載,在湖南教育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但為了獲取新知識、新思想,他拋下教師的身份,毅然投身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以一名普通“老年”學生的姿態,奔赴法國成為一名“拄拐棍的留學生”。初到法國時,由於年齡大、記憶力較差,徐特立學習法語單詞很不容易。除了狠下功夫,他還不恥下問,常謙虛地向自己曾經的學生請教。經過7個月的挑燈夜讀,在基本掌握日常用語后,徐特立入職法國南部聖徠猛鋼鐵廠,一邊做工,一邊繼續刻苦學習。一年后,憑借自身努力,徐特立終於攻克了語言關、攢夠了錢,進入到巴黎大學學習數學、物理等科目。1957年,80歲高齡的徐特立出席湖南省人民代表大會時殷切囑托教育工作者:“一切工作要做好都離不開兩條,那就是實事求是和虛心學習。教育工作者必須有勤勤懇懇的態度,老老實實的作風﹔還要從書本中、實踐中不斷學習,虛心向群眾學習,向學生學習。”可見,“時刻以為不足”不僅是徐特立讀書治學的鮮明品格,更是他一生恪守的人生信條。

(來源:《旗幟》2022年第8期﹔作者單位:遼寧省委黨校)

( 編輯:賈澤娟   送簽:陳誠   簽發:趙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