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李玉舉
來源:旗幟網2023年01月13日09:01
文字縮放:

正確看待經濟形勢,必須堅持科學的辯証法。時時隻看到困難、挑戰、矛盾、風險、問題,自然會困頓於“山重水復疑無路”,處處看到機遇、優勢、條件、能力、信心,就會泰然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綜合分析我國總量和結構、宏觀和微觀、實體和虛擬、國內和國際、當前和長遠、橫向和縱向、態勢和趨勢、單項和組合指標,2022年中國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2023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中國經濟發展基本面良好,發展前景光明。

信心來自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2022年初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遇到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疊加沖擊,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應出盡出實施一攬子政策,經濟大省勇挑大梁,穩住了經濟大盤。中國經濟表現出了一貫的韌性強、潛力大和活力足的特征,特別是經濟運行中的新亮點不斷涌現,為市場注入信心,為持續健康發展帶來底氣。比如,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數據、技術等要素潛能不斷釋放,新建5G基站數量比2021年末增長60%以上。又比如,經濟雙循環打通新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全年開行8800列,同比增長44%。還比如,新能源助力綠色低碳經濟,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倍多,白鶴灘水電站等一批重大工程全面投產。數字經濟“新藍海”和綠色低碳發展,使得中國經濟的“藍”“綠”底色愈發明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3年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大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貨幣政策力度不小於上年,加快實施“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同向發力,這些重大利好將積極促進中國經濟恢復發展。

“唱衰”中國經濟的相關言論不攻自破。個別境外媒體、機構甚至一些國際政客,刻意“唱衰”中國經濟發展已屬常態化。但實際上,這些言論以偏概全,存在明顯謬誤。“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與一些主要經濟體陷入技術性衰退、創下通脹歷史最高水平、失業率高企相比,中國則實現了增長、物價、就業的優化組合,創新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環境改善、改革開放深化、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同時政府負債率顯著低於其他主要經濟體,一些領域重大風險有所收斂,人民幣匯率保持總體穩定。我們延續行之有效的調控思路和政策舉措,可以說對內既沒有透支自身未來,對外也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機遇、優勢、能力和條件強力支撐發展信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3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改善預期、提振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著重強調指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所在。比如,在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中國經濟發展面臨“五方面戰略機遇”,即加快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科技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綠色發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盡管國際形勢嚴峻復雜,但這五個方面都將帶來新機遇。2019年6月在接受俄羅斯主流媒體採訪時強調指出,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具備四個方面支撐,即資源潛力、內生動力、發展活力、調控能力。在2022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中國發展具有“五個戰略性有利條件”的重大論斷,即我們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有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202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又強調指出中國經濟發展有“四方面優勢”,即市場經濟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需求優勢、產業供給優勢、廣大勞動者和企業家等人力優勢。這些機遇、優勢、條件、能力是我們保持戰略定力、贏得未來的關鍵所在。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完全有信心有底氣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作者系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 編輯:王春春   送簽:王春春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