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基層組織建設

紅色血脈勵后人 新的征程再出發

——新華社辦公廳“紅色中華”牌匾回家主題黨日側記

來源:旗幟網2023年08月16日11:26
文字縮放: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不久前,一塊刻有“紅色中華”四個大字的牌匾,歷經90余載風雨滄桑,跨越千山萬水,終於回到了它的家——新華社。

“通過這塊牌匾翻看新華社歷史,追根溯源,新華社的根就在瑞金。”7月28日下午,“紅色中華”牌匾線索發現者、新華社原新聞研究所新聞史研究室主任鄭德金為辦公廳黨員干部深情講述牌匾回家的故事。在承載著92年紅色歷史的新華社歷史陳列館一層大廳,辦公廳黨委開展了“紅色血脈勵后人,新的征程再出發”主題黨日,鄭德金受邀講授社史,開展志願講解員培訓,以實際行動常態化長效化開展賡續紅色血脈教育。

“在網上發現‘紅色中華’牌匾的線索后,正坐在電腦前查資料的我激動地一下子站了起來。這塊牌匾將填補新華社歷史上紅中社時期實物文物缺失的空白,也是黨的宣傳工作史文物的重要發現。”鄭德金回憶說。

時光倒轉到3年前。2020年11月,一塊刻有“紅色中華”字樣的牌匾的照片在網絡上流傳。發帖者是四川省雅安市退休工人史晉川。牌匾上“紅色中華”的字體與1931年紅色中華通訊社(新華社前身)創辦的《紅色中華》報刊頭題字頗為相似。長征途中,紅軍曾在雅安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留下了很多紅色革命文物和遺跡。作為歷史文物愛好者的史晉川從雅安市蘆山縣朋友處收來此牌匾,在查閱有關史料后,意識到牌匾的重要性,並將照片發到網上。鄭德金幾經周折聯系到史晉川。之后,在新華社辦公廳、研究院、四川分社和雅安市多方努力下,“紅色中華”牌匾終於回家。

7月4日,新華社黨組在社史館隆重舉行“紅色中華”牌匾入館儀式。社黨組同志與總社各部門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及青年代表匯聚一堂,共同迎接“紅色中華”牌匾回家。

這塊牌匾所承載的,是新華人與生俱來的政治忠誠﹔所凝結的,是新華人薪火相傳的理想信念﹔所書寫的,是新華人獻身事業的執著追求。它的背后,是新華人引以為豪的紅色歷史——1931年11月7日,伴隨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新華社的前身紅色中華通訊社在江西瑞金成立。同年12月11日,紅中社開始出版印刷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牌匾左下方落款“中央紅軍瑞金機關報戈麗書”。戈麗是紅中社最早的編輯之一李伯釗的筆名。牌匾落款時間為“民國二十一年冬月初七日”,即1932年12月4日。1934年秋,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李伯釗正是隨中央紅軍長征的女戰士之一。

“聽我們講述新華社歷史!”伴隨著舒展豪邁的旋律,7位社史館志願講解員以朗誦的形式,帶領現場同志回望新華社90多年歷史。從瑞金“贛水那邊紅一角”,到延安“萬眾矚目清涼山”,從太行山到西柏坡,從香山下到北京城……新華社從烽火硝煙中誕生,在艱苦卓絕中成長,於時代大潮中發展,始終緊緊跟隨在黨中央身邊。一代代新華人宣傳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心聲,記錄時代精神,傳播中國聲音,始終是黨中央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的新聞宣傳尖兵。

新華社辦公廳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新華社是黨的政治機關,90多年的紅色血脈是我們獨特的精神標識。辦公廳是政治機關中的“第一方陣”,開展賡續紅色血脈教育,有著更為特殊和重要的意義。辦公廳全體同志要從90多年的光輝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華社的殷殷囑托,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社史凝結著新華社最鮮明的印記。近年來,新華社辦公廳社史館志願講解員堅持以社史館為“課堂”,以紅色檔案史料為“教材”,用心學習社史、用情講好社史,受到社內外同志一致好評。“‘紅色中華’牌匾的故事,讓我們進一步堅定了先是‘革命人’再是‘新聞人’、先是‘黨的人’再是‘新華人’的政治定位。”在現場聆聽講座的志願講解員感慨道。大家表示,要從紅色歷史中正心明道、凝魂聚力,為實現 “努力建成國際一流新型全媒體機構”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供稿單位:新華社辦公廳)

( 編輯:白 翔   送簽:白 翔   簽發:趙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