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群團工作

根在基層接地氣 調查研究長才干

來源:旗幟網2023年11月08日14:29
文字縮放: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中央和國家機關必須深刻認識年輕干部修好基層這門課的重要性,讓年輕干部在下基層、接地氣中進一步牢記初心使命、練就過硬本領、展現青春擔當,在踐行“兩個維護”的第一方陣中綻放青春風採。本期青年論壇邀請4位參與“根在基層”調研實踐活動的年輕干部交流心得體會、分享經驗成果。

用好傳家寶   走好新征程

中國僑聯直屬機關團委委員   周臻揚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今年6月,中國僑聯直屬機關黨委、機關團委按照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和中國僑聯黨組有關部署,組織年輕干部分別前往安徽、江西、浙江等地開展“根在基層”調研實踐活動,把基層當作課堂,把實踐當作教材,把群眾當作老師,努力拉近從“最初一公裡”到“最后一公裡”的距離。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調查研究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此次調研實踐,各調研組將參觀革命遺跡、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教育作為必修課,傳承紅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進一步錘煉黨性,增強保持政治信仰不變色、政治方向不偏移、政治立場不動搖的信心和決心,在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厚植為民情懷。

“身入”基層察實情,深入群眾聽民聲。調查研究是一座橋梁,連通政策制度與社情民意。要聽到真話、察出實情、找准問題,必須“身入實際”,讓調研多些泥土味、一線情。安徽調研組在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實地感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江西調研組到中國僑聯定點幫扶的上饒市廣信區,了解當地旅游民宿、藍莓種植等主要產業的發展狀況,汲取繼續助力鄉村振興的經驗做法﹔浙江調研組走進麗水市蓮都區的僑童之家,實地考察留守華僑子女學習生活,了解華文教育工作的難點與發力點。

學習基層經驗,用好調研成果。調研時間有限,實踐收獲無限。圍繞僑資僑企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新僑創新創業發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建帶僑建等主題,各調研組以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見僑面、聽僑聲、察僑情,挖掘經驗做法。調研的最終目的是把群眾的智慧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具體思路和有力舉措,真正做到為群眾排憂解難,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好,辦到僑界群眾心坎上。調研成果助力年輕干部努力提高履職盡責的能力和水平,更加堅定地將人生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切實肩負起新時代新征程賦予的使命任務。

讓青春在根植科技事業中綻放

讓激情在服務科研一線中升華

科技部直屬機關團委書記   樊磊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年輕干部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基層科研一線,正成為廣大科技青年鑄牢青春之魂、練就青春之能、展現青春之色的廣闊天地。今年以來,科技部直屬機關團委精心組織策劃第一批次15個“根在基層”調研團,引領部系統廣大年輕干部用心傾聽科研一線呼聲、用情搭建為民服務平台,在調查研究中提高黨性修養、把握國情民情、增進群眾感情、錘煉過硬作風、把根留在基層,為落實好黨中央賦予科技部的新職責新使命、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青春力量。

在“尋根”中鑄牢青春之魂。身為年輕干部,要自覺牢記初心使命、以學鑄魂增強黨性,恪守為民之心,踐行為民之本,行穩為民之路。為此,直屬機關團委召開啟動儀式和專題研討會,認真貫徹主題教育總要求,准確把握“根在基層”的內涵實質。調研期間,組織年輕干部赴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古田會議會址等開展紅色教育。在瞻仰革命聖地、追尋紅色根脈中,追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深刻感悟偉大建黨精神,鑄牢科技報國之“魂”,堅定不移把“兩個維護”融入血脈、化為行動。

在“扎根”中練就青春之能。在基層調研中經風雨、長才干,在“向下扎根”中“向上生長”,努力走好踐行“兩個維護”的第一方陣。直屬機關團委充分發揮指導把關作用,會同各調研團,錨定重組后科技部的新職能新使命,聚焦制約科技高質量發展的痛點、堵點,圍繞黨中央最關心、基層科研一線最迫切的問題設計調研方案,大膽探索、勇於破題,將調查研究的“准星”對准科技創新工作的“靶心”。部系統各單位領導作為導師隨團調研,向年輕干部傳授“錦囊妙招”,把好調研方向、把握紀律要求,引領年輕干部帶著破解難題的初心、收集基層科研一線的關切、獲取轉化調研成果的“金鑰匙”,切實提升科技青年科學謀劃、調查研究的能力,使調研的過程成為推動理論學習向科技管理實踐運用轉化的過程,成為解決實際問題、提升科技服務水平的過程,成為增進同群眾、科研人員感情的過程,成為提高履職本領、增強科技強國擔當的過程。

在“生根”中展現青春之色。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科技部年輕干部以“民呼我為”的實踐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的“試金石”,從制約科技創新最突出的問題著眼、最具體的工作抓起,面對面與新型研發機構、科技型企業、高校一線科研人員進行座談交流,通過實地調研、座談交流、入戶訪談、科普義診等方式,征集科研一線人員意見建議,了解最真實的情況,聆聽最真切的民意,收集最迫切的需求。調研結束后,組織復盤調研情況、做好調研總結,將經過充分研究、比較成熟的調研意見,及時轉化為推動工作的思路辦法和政策舉措,用實干擔當擦亮青春底色,在推動科技創新中展現青年作為、貢獻青春力量。

青衿之志   履踐致遠

國家民委理論研究司理論處一級主任科員   崔有波

“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下去調研看到的全是辦法。”作為年輕干部既要坐得了“案頭”,也要下得了“地頭”,還要吃得了“苦頭”,開展工作把得了“准頭”,才能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頭”。國家民委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組織赴“中國水果之鄉”——雲南大理賓川縣開展了“根在基層”調研實踐活動,共有來自6個中央和國家機關的18名年輕干部參加。

提高認識、知行合一的學習之旅。調研期間,我們注重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努力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切身感受民族地區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各族人民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實踐,進一步深化了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識。

掌握實情、匯聚民智的研究之旅。每到一地,我們都深入了解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特別是民族工作情況,同各行各業人士深入交流訪談,收集掌握第一手資料,虛心向“鄉創客”“田秀才”“土專家”請教學習。賓川克服干旱少雨的自然環境制約,持續改進水果種植技術,引進致富帶頭人,充分挖掘用好紅色文化,帶領各族群眾增收致富,形成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我們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也進一步堅定了人民立場。

瞄准問題、解決困難的服務之旅。基層有自身面臨的特殊困難。通過深入調研,我們發現了基層在開展統戰和民族等工作中面臨的人手短缺、力量薄弱問題,在推進鄉村振興、發展鄉鎮企業中面臨的提質增產、融資銷售等難題,在改善基礎設施、發展水利工程中面臨的資金短缺難題,並主動向有關部門反映匯報、溝通協商,爭取為加快發展、改善民生盡一份綿薄之力。

互學互促、增進團結的交流之旅。調研團成員來自多個部委、多個民族、多個地區,大家專業學歷、人生履歷、崗位職責有所不同,在分析討論問題時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給予彼此很多幫助和啟發。幾天相處下來,我們也和地方干部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對我們增長見識、提高能力、開展工作大有裨益。

學習“兩路”精神   擦亮青春底色

交通運輸部直屬機關黨委組織部一級主任科員   李佼

日前,交通運輸部直屬機關團委以學習“兩路”精神為主題,組織年輕干部赴藏開展“根在基層”調研實踐活動,貫徹落實主題教育有關要求,調研團深受教育、收獲良多。

進一步加深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認識。初進西藏,看到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我們更加深刻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漢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為西藏交通運輸事業奮斗的事跡,正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生動實踐。

進一步加深了對“交通成為中國式現代化開路先鋒”的理解認識。了解西藏公路發展情況是我們此次調研的重要任務。沿著國道349、318、219前行,調研團直觀地感受到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公路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一條條鋪設在雪域高原上的公路編織成越來越密、內聯外通的交通網絡,成為“團結線”“國防線”“幸福路”。西藏公路的發展為實現強邊固邊、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民族團結、共同富裕,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發揮出“壓艙石”和“先行官”的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公路助力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是新時代交通服務保障國家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新征程上,交通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唯有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才能更好發揮交通先行引領、服務保障作用,為早日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先鋒力量。

進一步加深了對青年如何早日成長為新時代好干部的理解認識。此次西藏之行,調研團與許多援藏干部進行了面對面交流,他們為了西藏的繁榮發展,辛勤工作、忙碌奔波,就像高原上的紅柳花一樣頑強扎根於西藏。調研團來到海拔4000多米的江孜公路養護段,與公路養護道班工人一起勞動。工人們不畏烈日和揚塵,在一鍬鍬鏟土、一步步前行中默默守護著道路安全的生命線。高原上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援藏干部身體力行,不斷賦予“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年輕干部深受感動和震撼,將學習、繼承和發揚好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努力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用信仰、忠誠、智慧和汗水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畫上屬於青年一代濃墨重彩的一筆。

(來源:《旗幟》2023年第9期)

( 編輯:閆奕   送簽:閆奕   簽發:趙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