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基層組織建設

黨建引領聚合力 紅色引擎促發展

——沂源縣創新建立黨建共同體引領鄉村振興新模式

來源:旗幟網2023年11月24日08:48
文字縮放:

沂源縣立足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新形勢、新變化,堅持黨建統領,以“有解思維”破難題、“平台思維”聚合力、“鏈式思維”謀發展,探索推行“組織、產業、人心”三聯共建、抱團發展模式,組建了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黨建共同體,開辟了機關黨建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的新路徑,構建起跨地域、跨領域、跨行業、跨層級“組團作戰”的鄉村振興新格局。

一、推動組織“聯建”,聯出發展戰斗力。一是片區“融合化”。按照“黨建引領、區域統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原則,打破就村抓村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在不改變行政區劃、不增加管理層級、不違背各村居意願的前提下,建立縣、鎮、村、企、社會組織融合模式,將片區內各類基層黨組織“模塊重組”“條塊融合”,確定覆蓋6至8個村的服務半徑,同步覆蓋區域內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變“單打獨斗”為“協同作戰”,著力構建全區域統籌、全領域融合的鄉村振興新格局。目前,已組建“黨建共同體”77個,覆蓋446個行政村,同步覆蓋106個非公企業、22個社會組織,實現了責任區(管區)和村(居)全覆蓋,真正把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整合起來,把養老、治理、文化等服務統籌起來,構建起全區域統籌、全要素管控、全方位聯動、全領域融合的發展新格局。二是人才“一體化”。充分發揮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等下派干部紐帶作用,引導縣鎮兩級機關黨組織主動參與77處黨建共同體組建運行。選派120名縣鎮機關年輕干部到鎮街黨建共同體實踐鍛煉,推動年輕機關干部投身鄉村振興一線,貢獻青春力量。發揮縣直機關人才優勢,組織涉農專家、致富能手、科技特派員、離退休干部等組成鄉村振興專家隊、顧問團等60余個,深入黨建共同體服務240余次,幫助解決實際問題700余個。三是運行“制度化”。強化共同體黨組織黨建引領作用,全面接受鎮(街道)黨(工)委領導,明確共同體黨組織宣傳貫徹上級政策、指導基層黨組織建設、重大事項討論提議、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推動品質民生建設等6項主要職能,落細落實區域產業發展、村級規范運轉、社情民意收集等10項具體職責,提高共同體黨組織話語權。建立聯席會議、分工負責、民主議事、聯動攻堅、定期通報“五項制度”,積極開展機關黨組織與黨建共同體各村黨組織黨建聯建,搭建“雙向組織生活”、“聯合主題黨日”等載體,創新推行組織聯建、隊伍聯管、發展聯動、環境聯治、活動聯辦“黨建賦能、五聯興村”機制,推動機關黨建全方位、多渠道引領服務鄉村振興發展。

二、推動產業“聯興”,聯出發展創造力。一是資源聯合運營。連續兩年把全域推進黨建共同體建設作為縣委書記抓基層黨建領辦突破項目,強化頂層設計、突出整體謀劃,著力構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大格局。發揮縣直機關政策優勢、資源優勢、職能優勢,統籌住建規劃、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文化旅游等縣直單位,積極融入黨建共同體產業發展,指導科學編制片區產業發展規劃,整合利用資金、土地、信息等資源,整體打造區域產業經濟帶和鄉村振興示范片區,被評為“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縣”。二是項目聯合推動。組織開展攜手共建聚力推進鄉村振興行動,深化機關企事業單位與黨建共同體經濟薄弱村結對幫扶機制,組織58家縣直機關單位與98個村結成幫扶共建對子,聯合黨建共同體加快推進“一村一業”產業項目落地,確保實現村集體經濟穩定達到10萬元以上。同時,以黨建共同體為紐帶,實施村黨組織書記遴選、鄉村振興合伙人等項目,回引在職黨員、退休干部等40余名助力鄉村振興。三是銷路聯合暢通。組建“沂源紅”第一書記產業振興電商聯盟,開展第一書記“一信三貸”金融助農,建設眾籌菜園、共享食堂等,多途徑解決黨建共同體農產品產銷問題﹔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孵化中心,抽調機關干部成立專家服務隊,指導29個孵化對象規范運營,助推村集體經濟增收提質增效。全市首創開設第一書記直播間,累計直播帶貨31期,幫助黨建共同體聯建村銷售蘑菇、蘆筍等特色農產品,實現銷售額突破300萬元。

三、推動治理“聯動”,聯出發展向心力。一是“一支隊伍”安民心。實施賦予鎮街“五項權力”和“一支隊伍管執法”雙輪驅動改革,將縣司法局、縣公安局、縣執法局等6個縣直職能部門的72個派駐機構全面下沉鎮街、進駐黨建共同體,明確將縣直部門派駐機構及其負責人的人事考核權、征得同意權、綜合管理權等“五項權力”交由屬地鎮街負責,構建起縣直部門派駐機構“縣屬、鎮街管、鎮街用”的體制機制,有效賦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二是“一個平台”助民心。依托黨建共同體黨群陣地平台,配套建設高標准矛盾調解中心,全面落實“一村一警務助理”,常態化開展法治講座、流動法庭等公益活動,建立“道交一體化訴調服務中心”,實現交通事故快速處理,不斷提升基層法治水平。同時,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工作要求,積極推廣黨員干部“上門問事、下沉議事、一線辦事”工作法,用好“一網三聯”鄉村治理模式,縣鎮機關黨員干部常態化深入黨建共同體,聯合推動片區難點問題化解。三是“雙體共建”暖民心。高標准建設22處黨建共同體便民服務大廳,整合公安、執法、自然資源、行政審批等執法服務力量進駐,累計承接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60余項,下沉人員240余名,落實經費200余萬元,聚力打造“15分鐘便民惠企服務圈”。堅持黨建共同體、民生綜合體“雙體共建”,整合民政、醫療、教育、人社等各類資源力量,建設“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353處,實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務”,打造“碼上辦”等線上辦理平台。依托“沂源紅”先鋒志願服務隊,組織機關黨員到村助力人居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獲評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成省級美麗鄉村12個。

( 編輯:白 翔   送簽:白 翔   簽發:趙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