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特稿

下好人才“先手棋” 開創協同發展新局面

本刊記者
來源:旗幟網2023年11月27日09:38
文字縮放:

“京津冀作為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三大重要動力源之一,擁有數量眾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創新基礎扎實、實力雄厚,要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情況匯報,並作出重要指示。

人才一體化發展,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目標的智力支撐和重要保障。協同發展9年來,京津冀三省市以“一盤棋”的思維,推動專業技術職稱資格、高端外國人才資質等實現互認,人才資源對產業協作的作用愈加凸顯,為協同發展走深走實注入強大動力。

>> 由河北省組織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特派團與河北永明地質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們在研究五千米鑽機的設計圖紙。

下好人才一體化“先手棋”

京津冀是全國人才高地,但在區域內,人才分布與流動並不平衡。長期以來,在京津的光環下,河北省在引進高端人才競爭中處於相對落后局面。人才隊伍規模小、行業分布不均衡、高水平人才欠缺等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了河北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

京津冀要快速發展,人才是關鍵。2017年,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聯合發布了《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年)》,鋪就了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的頂層架構。實施“聯系京津冀”人才合作項目、拓展京津冀地區“區域通辦”事項、打造京津冀(河北三河)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三地組織部門發揮部際協調機制作用,推出一系列舉措,為區域人才一體化發展按下“加速鍵”。

雄安新區肩負著打造高質量發展全國樣板的歷史重任。有了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政策的支撐,雄安的教育、科技、醫療、文化方面的建設,從一開始就站在高起點上。《雄安新區2022年大數據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雄安新區科創類企業數量同比增長21%,企業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47.2%。

以“疏”為“進”,以“減”提“質”,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牛鼻子”。北京市首先響應,提出外遷津冀的專業技術人才在職稱申報、審核、答辯、評審工作中與北京市人才享有同樣待遇。河北省充分放權,認定507家企業擁有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資格。在政策影響下,緊鄰北京的廊坊北三縣加快引進緊缺人才,全力承接北京“擺不下、離不開、走不遠”的產業,培育引進高新技術企業31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973家。

區域人才一體化也加速了全國高端人才向京津冀聚集。截至2022年,京津冀地區共吸引具有碩博士學位的創業人才35.5萬名,創建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25.8萬個,分別比2014年增長了2.7倍和1.8倍。

向協同創新要生產力

按《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年)》的定位,北京為京津冀原始創新人才發展極,天津為京津冀高端制造人才發展極,河北則為京津冀創新轉化人才發展極。京津冀的發展重在協同,要在創新。

京津冀教育科研資源的共建共享、人才培養的協同發力,激發出協同創新的活力。河北省安排資金7500萬元,支持與京津共建研發平台,推動數字經濟等領域的31個科技項目聯合攻關。今年,雄安高校協同創新聯盟成立,開始探索高校間開放的教學科研管理體制機制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河北各地出台優惠措施,支持企業在京津設立實驗室、工作站、研發中心。以嶺藥業在中關村科技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建立以中醫絡病理論創新為導向的新藥研發技術體系平台。石藥集團在天津建立技術研發中心,開展創新藥藥理藥效研究及藥物早期研發。類似的“人才飛地”已達35個,取得了一批創新研究成果,解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申辦冬奧會,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試驗場”。為滿足場館運行、訓練管理、競賽組織等冬奧人才需求,京津冀三地協同聯動,建立“京張冰雪項目場館人才聯盟”“國際人才交流驛站”等多個人才合作交流平台,集聚一大批冰雪產業高端人才,吸引健垣科技、天冰冰雪設備、京禧體育器材等企業投產運營。而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托管的河北崇禮醫院,成功引進20余名運動醫學、骨科創傷等領域的專家,培養了一批“帶不走的隊伍”,在一個二級甲等醫院的基礎上建成了國家運動創傷區域醫療中心。

不同層次領域的人才項目合作,加快了三地行業系統人才深度融合。統戰部門建設10個京津冀協同發展共建基地,教育部門推動京津冀高校組建“京津冀協同創新聯盟”等平台,衛健部門推動建立京津冀醫學專科聯盟,科技部門持續健全京津冀科研合作機制,工信部門成立京津冀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工作組秘書處,商務部門積極推動京津冀自貿區內11類126個辦理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司法部門舉辦京津冀司法論壇……

從協同協作升級為聯合融合,三地“握指成拳”,推動協同創新發展不斷向縱深邁進。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2022)》顯示,2013年至2020年,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由100躍升到417.27,增長了3倍多。河北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帶動下,創新能力指標、科研合作指標增幅分別達到了900%、1000%。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河北省是工業大省但不是工業強省,不少產業鏈關鍵環節面臨“卡脖子”風險。在助力企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過程中,河北省明確提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並加大人才政策供給。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中小企業的佼佼者,是優化升級的排頭兵、創新驅動的主力軍。2022年9月以來,河北省統籌創新資源和科研力量,向全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派駐專家團隊。他們深入企業,針對企業需求提供“一對一”技術幫扶。截至今年6月底,來自京津冀三地的專家特派團到企業現場服務1345次,平均每周至少線上聯系服務2次,共幫助解決困難1300余件。

科技特派團與企業形成發展共同體,為深化產學研融合開辟了新道路。目前,完成成果轉化145項、正在成果轉化205項。在專家的指導下,河北五維航電科技公司實現自主制備高純高強不鏽鋼厚板材光刻機,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河北龍鳳山鑄業公司技術中心升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新大地機電制造公司混凝土構件先進制造技術創新中心相關科研成果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河北指導各地出台服務保障措施,真心實意為科技特派團和企業提供貼心暖心服務。滄州、秦皇島等市分別從日常工作、成果共享、人才評選、職稱評聘等方面配套出台服務保障措施。石家庄市建立科技特派團服務台賬,定期跟蹤問效。張家口市制定服務保障任務工作清單。唐山、邯鄲、廊坊等市把科技特派團成員納入燕趙英才卡服務體系。

9年多來,京津冀三地攜手發力,區域協同發展步穩蹄疾。在新的起點上,京津冀三地一如既往,努力下好人才一體化發展“先手棋”,以人才集聚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推動京津冀高質量協同發展持續邁上新台階。

(來源:《旗幟》2023年第10期)

( 編輯:王馨悅   送簽:王馨悅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