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特稿

塑造新時代人才強國體系化競爭力

吳善超
來源:旗幟網2023年11月27日09:38
文字縮放:

編者按: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如何理解加快建設人才強國的重要意義?如何加快推進人才強國建設?本刊約請中央和國家機關相關部門、專家學者等進行解讀。

黨的二十大描繪了我國發展的宏偉藍圖,明確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心任務,強調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關於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代表著黨對強國建設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認識的新高度,為全面認識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精准做好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刻理解蘊含其中的戰略考量、科學內涵、實踐要求,切實增強深入貫徹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 2023年無錫市高端人才交流對接活動現場。

統觀大局、識變應變,把握全球人才發展與競爭新態勢

人才集聚是國家繁榮興盛的重要標志。人類歷史上,人才聚散系於國運興衰,人才總是聚向發展勢頭好、文明程度高、創新最活躍的國家和地區。16世紀以來,意大利、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國先后成為全球科學中心,同時也是人才中心。二戰以后,美國以更大力度吸引全球人才,迅速從中獲取巨大收益。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人類文明的未來充滿復雜性、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不安全性。全球創新空前密集活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重塑全球科技結構、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布局大科學、構筑大平台、凝聚大團隊、催生大成果成為各國戰略選擇。全球人才事業與人類文明發展在變亂交織中相互激蕩,大國博弈更加激烈復雜,各方面人才資源爭奪日趨白熱化,更加彰顯了人才作為引領發展“第一資源”的戰略價值。

全球競爭根本是人才之爭。隨著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暗流涌動,國際人才競爭對抗更加激烈。從貿易戰到科技戰再到人才戰,美西方對我全面遏制打壓勢頭不減、手法花樣翻新、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如限制我國科學家和留學生赴美簽証、惡意攻擊人才招聘計劃等。近年來美國推行的“小院高牆”既是技術封鎖,更是人才阻隔。我國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宏大、門類最齊全的人才資源大國,但在國際人才競爭中仍處於被動。據統計,全球7800余家活躍的國際科技組織中,總部設在美國的超過10%,達908家。比利時、英國、德國、法國均超過400家,我國僅有10余家。美西方在一些國際科技組織相關領域,頻頻以人權、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等政治化議題挑起事端。高層次復合型國際治理人才不足,對我國深度參與全球治理構成基礎瓶頸。

黨中央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其中,人才強國是基礎、是根本、是依托。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人才工作事關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能否把各方面優秀人才有效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考驗國家人才體系化戰略能力。面對人才發展戰略環境新變化,要充分估量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與我國高質量發展歷史交匯的重大影響﹔充分估量中美戰略博弈、俄烏沖突等對國際人才開放信任合作的深刻影響﹔充分估量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對人才現代化的深遠影響,始終把國家人才發展放在自主培養的基點之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康庄大道上譜寫人才強國新篇章。

>> 9月11日,第二十一屆中國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談會海外人才和項目引進簽約儀式在四川成都舉行。

尊重特點、遵循規律,促進新時代人才事業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重視把握事物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強調“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深化對創新發展規律、科技管理規律、人才成長規律的認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精辟概括“八個堅持”,深化了黨對人才事業發展的規律性認識,為我們做好人才工作、推動人才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研究當代人才成長新特點、群體新形態、流動新趨勢。當代人才視野廣闊、知識豐富、感知敏銳,有著更強烈的創新創造創業意識。他們期待獎掖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不論出身,人才培養和使用渠道更加全方位、多樣化。做好人才工作,就要真心愛才、悉心育才,為人才搭平台、拓渠道、建機制,以建家交友促進建功立業。當代人才更傾向於主動選擇成長發展環境,跨單位、跨區域流動趨於頻繁,社會分布更加多元。他們期盼深化改革,突破人才流動障礙,希望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大力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做好人才工作,就要傾心引才、精心用才,為人才成長和發展創造更優越的成長條件、更開放的創新生態,破除妨礙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弊端,關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的人才發展。當代人才數字化、網絡化生存能力較強,有著更強烈的社會意識。網絡日益成為人才交流學術、表達訴求、反映意見建議的主渠道。這一特點,重塑了人才工作的陣地形態。強化人才理論武裝,傳播弘揚正能量,需要拓寬人才的社會參與渠道,引導人才既追求實現自我價值,又勇擔國家和社會責任。

准確把握人才成長追求、利益訴求、心理需求。當代人才需求日趨多樣化,特別是青年人才面臨工作生活壓力,普遍存在職業發展焦慮。比如,在人才評價激勵中,還存在人才“帽子”泛化、異化的問題。“帽子”一定程度上成為人才識別的標簽、人才進步的台階,成為職場“通行証”、資源“吸鐵石”,使青年人才熱衷於追逐“帽子”,易致浮躁、浮夸、浮華。人才強國需要英才聚天下,而不是“帽子”滿天飛,要標本兼治,防止“帽子”取代德才和成果成為人才“硬通貨”。人才工作即人心工作,要加強對人才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真切關注人才所思、所憂、所盼,把黨的溫暖及時傳遞到廣大人才,把廣大人才的溫度及時反饋給黨和政府。人才強國建設沒有旁觀者,誰也不是局外人,要樹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觀念,使人人都有通過誠實勞動完善自身、實現自我的機會。讓各方面人才更好地把握使命導向、自我奮斗、自強不息的成德達才坐標系,找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成長建功的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

健全體系、營造生態,推動人才強國戰略政策扎實落地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落地實施將更有利於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當前,要把握好國家人才發展的全局與局部、當前與長遠、宏觀與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等關系,優化人才戰略布局,完善人才政策舉措,提升人才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增強人才強國體系化競爭力。

堅持原則構筑新體系。牢牢把握黨管人才的根本原則,堅持“四個尊重”,弘揚科學家精神、教育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培育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著眼教育、科技、人才共同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新定位,打通從教育強、人才強到科技強、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戰略通道。加強戰略人才力量頂層設計,把人才載體平台與本質使命高度統一,力避人才服務形式化。統籌人才規模、結構和素質建設,統籌人才自主培養和開放交流,統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戰略人才力量建設。圍繞攻堅“卡脖子”難題,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引領人才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質生產力。著力構建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各創新主體有效協同、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全鏈條服務支持激勵的人才發展政策體系。

優化布局形成新優勢。緊扣時代主題,因時因地制宜調整優化人才工作布局,塑造人才引領驅動的新優勢。圍繞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目標,推進落實人才發展重點任務的時空布局,特別要優化人才學科領域布局、區域空間布局,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人才隊伍規模競爭力、結構競爭力、素質競爭力,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比較優勢。促進區域人才有序競爭、良性競爭、合理流動,將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與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有機結合,在若干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著力建設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打造有效支撐國家人才中心建設的戰略支點,形成梯次分布、各具特色的城市人才雁陣格局,促進人才區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

謀劃實招營造新生態。尊重基層首創,針對掣肘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真問題”,適時推出有效管用的“實舉措”,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突出向用人主體授權、積極為人才鬆綁,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更加注重對青年人才“雪中送炭”式的精准服務,支持他們盡快挑大梁、當主角。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防止人才“帽子”異化扭曲,形成有效集聚人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環境。增進對國際社會的開放、信任、合作,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筑好梧桐樹,延攬金鳳凰,塑造天下英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的開放創新生態。讓各方面新政策新舉措協同發力、精准發力,讓各類人才從各種體制機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急功近利、浮躁焦慮心態中解脫出來,充分釋放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以堅定信心、決心、進取心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團結奮斗。

(來源:《旗幟》2023年第10期﹔作者系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研究員)

( 編輯:王馨悅   送簽:王馨悅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