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特稿

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兩翼齊飛” 助推體育強國建設

王向娜
來源:旗幟網2023年12月18日14:04
文字縮放: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關心體育工作,親自謀劃推動體育事業改革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進一步明確了未來體育強國建設的重點任務。一幅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兩翼齊飛”助推體育強國建設的壯麗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競技體育再創新輝煌

競技體育是體育事業的核心組成部分。在發展新動能的驅動下,我國競技體育事業迸發出澎湃活力。在傳統優勢項目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田徑、游泳等人民群眾參與度高、對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競技體育項目不斷取得重大突破。

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取得26枚金牌、18枚銀牌、26枚銅牌,位居金牌、獎牌榜前列。中國乒乓球隊一路高奏凱歌連續第三次包攬乒乓球項目的奧運金牌。中國女排在逆境中強勢反彈,時隔12年再奪奧運冠軍。

2023年10月7日晚,中國女排獲得杭州亞運會女排冠軍。

2023年10月7日晚,中國女排獲得杭州亞運會女排冠軍。

2018年在雅加達舉行的第18屆亞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取得132金、92銀、65銅的好成績,繼續領跑亞洲。

2021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功實現參賽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目標,獲得38金32銀19銅共89枚獎牌。剛剛結束的2023年杭州亞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獲得了201金111銀71銅共383枚獎牌,取得亞運會參賽歷史最好成績。3次打破世界紀錄、18次打破亞洲紀錄、74次打破亞運紀錄。“整體表現出色,好於預期,鞏固和強化了中國競技體育在亞洲的整體優勢。”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評價。

我國競技體育整體水平以及競技成績含金量不斷提升。傳統優勢項目在“迭代升級”中不斷躍上新台階,基礎大項也取得創新突破,具有可持續競爭力的競技體育項目日益增多。

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中國選手創造1金7銀1銅,實現巨大突破。其中,蘇炳添橫空出世,在半決賽跑出個人最好成績9秒99,成為亞洲百米決賽首人。2019年7月,謝震業在世界田聯鑽石聯賽倫敦站男子200米決賽中,以19秒88的成績打破該項目亞洲紀錄。曾幾何時,中國選手在世界大賽的男子短跑項目上隻能充當看客,而新一代中國田徑選手已經開始擔當主角。東京奧運會上,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刷新亞洲紀錄,如此大幅度的突破和提升超出很多人的想象。田徑選手在世界矚目的男子徑賽短距離項目上的巨大突破,強有力地激發了其他項目打破“迷信”和落后觀念,從而去攻堅克難實現突破。

與此同時,游泳、自行車等群眾基礎雄厚的競技體育項目也接連在更大的廣度和深度上實現歷史性突破。2016年裡約奧運會,鐘天使和宮金杰在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中為中國隊摘得首枚自行車項目的奧運金牌。去年在東京奧運會上,鐘天使與小將鮑珊菊合作先是在比賽中打破世界紀錄,然后在決賽中擊敗對手再次奪冠。場地自行車項目普遍需要強大的科學訓練和科技支撐能力,中國隊奪得奧運金牌,也充分証明了自身競技成績的科技含量。

以體能為基礎、以科技為支撐,游泳項目也越來越頻繁地變“不可能”為可能。在東京奧運會的泳池中,張雨霏先是在主項女子200米蝶泳比賽中以打破奧運會紀錄的成績奪冠,隨后又和3位“00后”隊友合作以打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奪得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冠軍。在男子200米混合泳決賽中,汪順擊敗英國名將斯科特,以打破亞洲紀錄的成績成為第一位獲得男子混合泳奧運冠軍的中國選手。

同為基礎大項的水上項目在東京奧運會上也是不斷創造歷史。崔曉桐、呂揚、張靈和陳雲霞在賽艇女子四人雙槳比賽中創造世界最好成績,幫助中國隊時隔13年再奪奧運會賽艇金牌。張亮、劉治宇獲得的男子賽艇雙人雙槳銅牌則是中國賽艇的首枚男子奧運獎牌。中國賽艇隊、中國皮劃艇隊和中國帆船帆板隊都有金牌入賬,而且有不少沒能獲得金牌的小項也都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水上項目的整體競爭力較以往有明顯提升。

中國冰雪項目也在十年間實現了新跨越、迸發出強大發展動能。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了9金4銀2銅,首次進入冬奧會金牌榜前三名,實現大幅度跨越。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獲得冬奧會舉辦權時,冬奧會所有小項中有三分之一在中國尚是空白。在全項目開展、全項目組隊、全項目參賽的目標指引下,中國冰雪健兒在國際大賽中力拼參賽資格。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作為東道主,基本實現了“全項目參賽”這一歷史性突破,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奧運答卷。

更值得稱道的是,中國體育健兒不僅在賽場上取得優異成績,而且賽場內外展現了自信勇敢、青春活潑的陽光形象,在國內青少年群體中圈粉無數,也讓眾多海外媒體紛紛對新生代中國運動員刮目相看。中國體育健兒在賽場內外的風採,無一不彰顯了新時代的中國氣派。

全民健身點亮幸福生活

發展群眾體育,是體育強國建設的戰略任務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全民健身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尤其是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一系列發展全民健身的政策措施,搭建起支撐全民健身發展的頂層設計,推動了體育事業發展、提升了人民健康水平。如今,7歲及以上居民中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為37.2%,全國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准》“合格”等級以上的人數比例超過9成。

全民健身廣場、體育公園、社區多功能運動場、百姓健身房、“15分鐘健身圈”等場地設施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夠的變化。2022年全國體育場地達422.68萬個,體育場地面積37.02億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62平方米。公共體育服務處處生根開花,人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天天有比賽,人人可參賽,正成為大家運動生活的美好場景。我國體育賽事活動百花齊放,數量快速增長,類型不斷增多,辦賽門檻不斷降低,也給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辦賽提供了機制和平台,賽事活動體系呈現多層次多樣化特點。近三年,為克服新冠疫情的影響,居家健身成為潮流。居家健身器材熱銷,健身直播課火爆網絡,“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掀起了全民“雲”動熱潮。

“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既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第一塊金牌,也是全民健身的一枚獎章。冬奧會點燃了“冰雪熱”,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達到3.46億人。冰雪運動突破小眾圈層和季節限制,越過山海關,走進千家萬戶,成為四季皆宜的日常休閑運動。

各地不斷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傾斜,為村鎮配備就近可及的體育健身場地設施,讓農民暖心強體。一批在社區耕耘“小而精”活動賽事的體育團體不僅讓基層體育有了最佳著力點,基層社會組織網絡也同步搭建形成,為群眾體育更上一層樓提供新的源動力。

(來源:《旗幟》2023年第11期﹔作者系中國體育報記者)

( 編輯:王馨悅   送簽:王馨悅   簽發:趙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