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理論武裝

黨建引領壯大村集體經濟調查思考

張振華
來源:旗幟網2024年01月16日14:07
文字縮放:

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對推動首都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圍繞村集體經濟怎麼看、抓什麼、怎樣干等問題,筆者到房山等涉農區鄉村進行了調查研究,走訪基層干部群眾,與新農人深入交流,對黨建引領壯大集體經濟有了一些新認識、新思考。

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的政治經濟學。過去,一些鄉村干部對村集體經濟的認識有誤區,一提到“集體經濟”就聯想到“人民公社”,認為這是過時的經濟形態,是要重走“回頭路”。近年來,黨中央加大強農惠農力度,北京市持續開展“消薄”攻堅行動,2022年全市所有集體經濟薄弱村都已提前摘帽,基層干部、群眾的思想發生很大變化。實踐証明,發展集體經濟不僅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基層政權長久穩固的政治問題。正是在村黨組織引領下,一些集體經濟項目才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房山區竇店村等一些傳統集體經濟強村也成為示范樣板。當前,要按照黨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用足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利好政策,毫不遲疑、堅定信心,一定能探索新實踐、釋放新活力。

發展集體經濟要有“頭雁”領航。遠郊農村最難得的是帶頭人,最缺的是人才。曾經的窮山村發展成有顏值、有產業的幸福家園,村黨組織書記扮演著重要的“領頭雁”角色。這些書記有兩個共同點,一是敢抓敢管,帶頭實干,辦事公道,善於發動黨員做群眾工作、化解矛盾,解決了拆除違建、移風易俗等復雜難題,獲得群眾支持﹔二是善於經營,之前有的干過個體、開過公司,有的在鄉鎮或企業任職,謀劃產業有思路,帶富能力強。村民群眾反映,村黨組織書記帶好頭,他們致富才能有奔頭。要把選好育強村黨組織書記作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首要任務,大力實施“頭雁工程”,突破地域、行業、身份等界限,把新鄉賢、致富能人、退休干部等人才資源吸引回村,用好市、區選派的幫扶力量,加強針對性培訓幫帶,打造一批熟悉市場經濟規則、有經營管理能力的隊伍,把“歸雁”培養成為“領頭雁”,發揮好示范帶領作用。

“大城市帶動大京郊、大京郊服務大城市”是重要路徑。與全國其他農村地區不同,北京市郊區鄉村背靠擁有兩千多萬人口的大都市,這是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厚實底氣。目前看,一些鄉村對這一優勢利用還不充分,部分村產業與城市融合不夠,城市日常供應更多需要外部調入,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較大。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村集體產業應堅持城鄉統籌、融合發展,堅決擯棄傳統農業種植、自我循環的老路,充分發揮城市消費的拉動作用,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文旅融合等業態,促進一二三產融合,延長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把鄉村建設成首都城市的后花園,在城市現代化進程中共享發展成果。實踐中,一些抓得有聲有色的村,比如密雲區西白蓮峪村、延慶區裡炮村等,就是沿著這條路找到了發展契機。

用抓產業項目的方式抓村集體經濟。“村裡有產業,集體才能有收入”是基層群眾的普遍渴望。近年來,在市、區兩級幫扶政策等支持下,各區村集體經濟探索了資產租賃型、鄉村旅游型、資本收益型等不同路徑,為村集體帶來穩定性收入。調研發現,有的村集體收入較高,經營性收入並不多﹔有的村專業合作社隻提供服務,自主營收能力並不強﹔有的引入社會資本運營方式,村民的租金收入並不高,等等。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村集體缺乏有效的實體產業和運營團隊,自身“造血”功能還不強。這啟示我們,集體經濟本質上是經濟形態,要用抓產業項目的方式抓村集體經濟,打造村集體經濟項目孵化器,把每個村的產業作為創業項目去孵化,一個項目一個項目抓,為這些項目和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培訓、創業輔導和金融、技術支持,幫助開拓市場,讓村集體經濟實起來、強起來。

探索“兼顧公平與效率”的新型集體經濟經營體制。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要有新體制新內涵,絕不能走到“一大二公”的老路上去,這是幾十年來發展集體經濟經驗的深刻總結。當前,一些村集體經濟“多點開花”,集體經濟組織的經營體制還在不斷探索實踐。全國一些地方探索了不同的經營體制。比如,山東煙台市在全市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浙江安吉縣探索“兩入股三收益”模式,這些都為我們提供了有益啟示。在探索新型集體經濟的運行機制上,關鍵要通過確權,把村民的資產、資金、勞動力等資源投入變成股份,以股份合作為主要形式,用類似現代企業制度的方式進行管理監督,村民按股份收取利潤,村集體組織按比例獲得分紅,這樣就能既解決所有者缺位問題,又能體現按勞分配、公平效率原則,不斷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打通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調研發現,有兩個環節應引起注意:一個是自上而下責任傳導遞減,個別鄉鎮抓集體經濟的責任壓得還不實、督導不及時﹔一個是自下而上動力不夠,有的村干部積極性不高,特別是遠郊區一些村干部的工資待遇與集體經濟收入沒有挂鉤,干好干壞一個樣﹔即使是少數發展強的村,僅靠村黨組織書記個人情懷和工作熱忱,也很難持久。針對這些現象,應堅持“兩手抓”,一方面完善考核督查機制,壓實鄉鎮黨政一把手和村干部責任,加大對集體經濟的考核比重,以責任落實推動工作落實﹔另一方面,建立村干部待遇與集體經濟挂鉤機制,探索參與集體收益分配、績效獎勵等方式,樹起“多干多得、少干少領”的鮮明導向,持續增強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內生動力。

(作者單位:北京市委組織部)

( 編輯:王春春   送簽:王春春   簽發:趙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