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中國氣象局定點幫扶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以來,聚集全系統之力,圍繞當地土特產優勢,積極開展消費幫扶工作,幫助突泉縣農特產品“提檔次、拓市場、塑品牌”,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提檔次、夯基礎,推動特色產業發展
一是培育特色產業。立足縣域特色產業,按照“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思路,加大對紫皮蒜產業的幫扶力度,支持建設集生產、儲存為一體的紫皮蒜產業園,幫助紫皮蒜從作坊式生產到規模化生產、產品從一般加工向精深加工、產業鏈從缺失向齊全、產業從低端向中高端轉變。立足氣象部門優勢,開展種植期氣象服務,發布紫皮蒜專項氣象服務產品6期,為種植戶農事活動提供科學依據﹔強化紫皮蒜氣候品質評價,提升紫皮蒜生態價值,構建全鏈條幫扶體系。二是助力產業升級。支持新產品開發,為加工創業產業園購置千葉豆腐、魚豆腐、休閑豆干等休閑食品設備各1套,幫助提升市場份額,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三是提供科技支撐。結合種植需求,研發種植規模較大、收益較高的14種果蔬氣象服務指標和氣象要素模型,量身訂做“直通式、針對性、智慧型”小型氣象監測設備,實時監測大棚內基本氣象數據,通過“智慧園丁”系統實現農業種植大棚自動補光、通風、保溫,保障產量提升和效益最大化。2024年,助力全縣生產反季節瓜菜1.14萬噸,實現產值4.5億元,帶動農戶3000戶、戶均增收1.2萬元以上。
拓市場、增效益,拓寬產品銷售渠道
一是加大線上幫銷力度。支持在“832平台”上線食用油、大米、牛羊肉等100余款突泉縣農產品,並協調全國各地氣象部門通過線上購買突泉縣農產品。二是加大線下採購力度。組織所屬單位工會到突泉現場參觀綠豐泉、虫蛹草、干豆腐等養殖、生產、加工企業,現場開展特產訂購、職工團購。三是深入開展促銷活動。分別在氣象食堂、氣象社區、北京市旅游景點舉辦“美食品鑒周”“農產品展銷市集”“年貨節”等活動,通過現場互動、體驗的銷售方式,進一步打開農產品銷路,讓突泉優質的農產品走進更多尋常百姓家。
塑品牌、揚優勢,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一方面,氣象賦能農產品發展。結合突泉縣農作物實際,對玉米、大豆、紫皮蒜等農產品進行氣候品質評價,利用氣候資源稟賦提升農產品品牌和經濟價值。自2020年起,國區盟縣四級氣象部門對紫皮蒜開展氣候品質指標構建和氣候品質評價工作,突泉縣紫皮蒜連續三年的氣候品質評價等級均為“優”,並被認証為“氣候好產品”,品牌效應顯著提升,推動好產品賣出“好價格”。另一方面,提升縣域農產品品牌形象。充分借助高校資源,連續2年舉辦突泉縣農特產品品牌形象創意設計大賽,對紫皮蒜、鮮食玉米、突泉特產禮包等6款農產品進行品牌升級,助推農特產品“升值出圈”。通過氣象媒體宣傳報道突泉信息40余篇,並組織氣象主播在中國天氣網抖音號舉辦“暖冬節”網絡直播帶貨,幫扶干部在機關推薦突泉縣非遺產品,進一步提升縣域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支持開展“樂游春州 品購突泉”突泉縣首屆電商直播大賽,通過創新電商模式,推動突泉縣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提升產品影響力和競爭力,助力鄉村振興與經濟發展。
(供稿:中國氣象局)
( 編輯:孫凱佳 送簽:孫凱佳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