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期刊 >> 《機關黨建研究》雜志 >> 2025年第1期

中心組論壇 | 強化政治擔當   扛牢主體責任   以高質量機關黨建引領統計事業高質量發展

康義
2025年03月24日18:25
文字縮放:

2024年7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就中央和國家機關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機關黨建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指示,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機關黨建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國家統計局黨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機關黨建主體責任,全面提高機關黨建質量,為以統計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有力政治保証。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全面提高機關黨建質量的重要意義

把黨的建設作為一項偉大工程來推進,並且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原則和方針,是我們黨的一大創舉,也是立黨立國、興黨強國的一大法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加強系統謀劃、作出頂層設計,以科學的態度、體系化的方式加以推進,取得一系列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構建起全面從嚴治黨體系,開辟了百年大黨自我革命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深化全面從嚴治黨、進行自我革命,必須從中央和國家機關嚴起、從機關黨建抓起。中央和國家機關離黨中央最近,服務黨中央最直接,對機關黨建乃至其他領域黨建具有重要風向標作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從組織層面、政治層面、實踐層面、理論層面對新時代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進行了系統謀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多項統計改革重點任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統計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越是任務艱巨,越是責任重大,越需要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國家統計局黨組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和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機關黨建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不斷增強以高質量機關黨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改革,切實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改革動能、治理效能,堅定走好踐行“兩個維護”的第一方陣,跑好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最初一公裡”,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可靠統計服務。

二、聚焦“四個帶頭”,全面提高國家統計局機關黨建質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指示中強調,在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國家統計局黨組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帶頭”重要要求,對標全面提高機關黨建質量的高標准,堅持問題導向,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舉措,推動機關黨建全面提質增效。

一是帶頭做到“兩個維護”,旗幟鮮明加強政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帶頭做到“兩個維護”,是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首要任務。國家統計局黨組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責任,時刻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和加強黨對統計工作的全面領導,不斷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機制,強化傳達學習、研提措施、任務分解、督促檢查、報告反饋等抓落實全流程閉環管理,持續抓好國家統計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21項統計專項任務和《國家統計局關於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統計改革的工作方案》,以釘釘子精神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在統計部門落地生根。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准化常態化,每半年召開一次局黨組會商會議分析研判全面從嚴治黨形勢任務和政治生態,經常性開展政治風險排查。持續推進政治機關建設,推動政治機關意識教育、對黨忠誠教育、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教育向局機關各處室、基層調查隊延伸,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引導黨員干部時刻牢記統計數據真實准確是統計部門最重要的政績、搞准搞實數據是統計工作者第一位的職責。

二是帶頭深化理論武裝,凝心鑄魂夯實思想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和國家機關必須走在理論學習的前列,在學懂弄通做實上當好示范。國家統計局黨組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著力打造一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的統計干部隊伍。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建強多層次理論學習矩陣,充分發揮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和領導干部領學促學作用,深入實施青年理論學習提升工程,抓實黨員、干部經常性學習教育,鞏固深化黨內集中教育成果,不斷健全完善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長效機制。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召開局意識形態及新聞宣傳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學習貫徹黨中央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決策部署,研究統計系統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加強局屬報刊、網站、新媒體等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強化數據發布和解讀,宣傳闡釋經濟發展特點亮點。每年在局機關和調查隊系統深入開展干部職工思想動態調查,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帶頭夯實基層基礎,固本強基筑牢戰斗堡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好黨的組織體系這座大廈,要讓組織體系的經脈氣血暢通起來,讓黨支部強起來。國家統計局黨組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以建設“四強”黨支部為抓手,大力推進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抓好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定期舉辦局機關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市縣級調查隊黨組織書記培訓示范班、局黨校縣級調查隊隊長培訓示范班。強化分類指導、精准施策,進一步加強在京直屬企事業單位和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不斷健全調查隊系統條塊結合黨建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在局機關和調查隊系統持續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建設和“黨建+”工作模式,匯編黨支部創新案例,促進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

四是帶頭正風肅紀反腐,持之以恆淨化政治生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完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國家統計局黨組始終堅持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把正風肅紀反腐結合起來一起抓,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常態長效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盯牢盯緊易發多發問題深入整治,加大對“四風”問題的查處力度,堅持風腐同查同治,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部署,調整優化局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嚴格精簡文件會議,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工作,注重在統計督察、執法檢查、監督執紀、巡視巡察等工作中發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健全完善和嚴格執行管理監督黨員、干部制度機制,把工作圈和社交圈、“八小時之內”和“八小時之外”、網上和網下等貫通起來,持續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完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緊盯權力集中、廉潔風險較高的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開展監督,強化統計監督與其他監督貫通協調,加強紀檢、審計、人事、巡視、財會等內部監督的貫通協調,嚴肅查處統計造假、以數謀私、跑數要數等統計領域腐敗問題。

三、健全責任體系,堅決推動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落實落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部門黨組(黨委)要加強對本單位黨的建設的領導,履行好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牢固樹立抓機關黨建是本職、不抓機關黨建是失職、抓不好機關黨建是瀆職的理念,領導班子成員和各級領導干部要履行“一崗雙責”。國家統計局黨組堅持完善“全鏈條”責任落實機制,制定《關於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工作措施》和《關於落實機關黨建主體責任的工作舉措》及責任清單,督促管黨治黨各主體嚴於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

一是扎緊織密制度籠子。堅持把制度建設要求體現到全面從嚴治黨全過程、各方面、各層級,不斷健全完善國家統計局全面從嚴治黨制度體系。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做好頂層設計、查漏補缺、提質增效文章,注重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務實管用,與時俱進健全重點制度、完善配套制度、整合零散制度,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及時將工作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上升為制度,統籌做好制度立改廢工作。認真執行黨內法規制度以及國家統計局貫徹落實配套機制措施,定期組織開展有關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制度執行不力、問題突出的嚴肅追究責任。

二是層層壓緊壓實責任。分層分類建立健全責任體系,以明確責任、壓實責任推動國家統計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知責、擔責、履責。嚴格落實局黨組與派駐紀檢監察組溝通協調機制、局黨組成員分管調查總隊工作制度、國家調查隊系統協調工作機制、基層黨建工作督導制度、黨支部工作聯系點制度、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聯系點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機制,定期召開局黨組會議、局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專題聽取黨建工作情況報告,對局機關和調查隊系統實現基層黨建督導全覆蓋,壓實黨組主體責任、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機關黨委專門責任和機關紀委監督責任。結合黨員、干部崗位特點和工作實際,明確黨員、干部的具體責任,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層層落實責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閉環。

三是優化監督考核評價。以責任主體到位、責任要求到位、考核問責到位,推動管黨治黨責任落實到位。把落實機關黨建責任、加強機關黨建工作情況作為巡視巡察、年度考核、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干部選拔考察等的重要內容。持續優化完善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機制,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對綜合評價等次靠后的,進行談話提醒、限期整改。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高度統一起來,細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激勵干部開拓進取、干事創業。

(作者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2025年第1期

( 編輯:謝淳子   送簽:謝淳子   簽發:陳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