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新時代先鋒

【你奮斗的樣子最美】“井岡薪火”育新人 “鏗鏘玫瑰”建新功

羅曦
來源:旗幟網2025年03月31日15:55
文字縮放:

【編者按】3月6日,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舉辦2025年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全國巾幗文明崗、中央和國家機關三八紅旗手(集體)表彰暨“你奮斗的樣子最美”主題宣講。8名受表彰代表作宣講,展示了中央和國家機關女干部職工在各條戰線上拼搏奮進、巾幗建功的風採。現將宣講文章予以刊發,以饗讀者。

在革命聖地井岡山,有這樣一支朝氣蓬勃的青年教學團隊,她們平均年齡僅30歲,女教師佔比超過60%。“大山裡、風雨中、艷陽下、車輪上”,是她們日常工作的生動寫照。黃洋界的炮聲、八角樓的燈光、大井的讀書石……她們穿梭於五百裡井岡山的一個個革命舊址,搭建起跨越時空的橋梁,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讓信仰之光點亮一批又一批青少年的人生,為黨的事業代代相傳、奮力耕耘。她們來自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團中央井岡山中心”)教學組。

因為井岡山地處偏遠,中心老師都面臨著諸多生活難題。團隊中超過七成的老師兩地分居,半數以上已經為人母。即便家在井岡山市區,距離上班的茨坪鎮仍有35公裡的蜿蜒山路。身為媽媽的女教師們,常常凌晨五六點就起床為孩子准備早餐,白天外出教學,晚上待孩子入睡后又繼續備課,忙到凌晨一兩點是常有的事。就拿我自己來說,暑期培訓高峰期,幾乎一整天都陪著學員,只能通過監控關注家中兩個孩子。孩子們懂事得讓人心疼,拿著我的課表,隻有在我下課的間隙才會打來電話說:“媽媽,我們想你了!”

教學組老師每人年均帶班128天,授課超過200節,陪伴學員的時間遠遠超過陪伴家人。不少同事隻有周末甚至一兩個月才能回一次家。許多學員初到中心時,總會疑惑地問:“你大學畢業后,為什麼要來井岡山這麼偏遠的地方?”“這些革命舊址,你每天都講,怎麼還能講得如此發自內心、眼中有光?”而當學員結業時,他們感慨:“應該讓更多人來到這裡,這樣,我們的年輕人才有力量,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你們的堅持,值得!”正是這份為黨育人的使命和傳播信仰的價值,讓我們甘願成為默默的守山人。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井岡山考察時曾指出:“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自2012年團中央井岡山中心建成運行以來,我們已累計培訓學員160多萬人次,學員來自全國各地,涵蓋黨政軍群以及企業、高校等各類組織,培訓滿意率超過98% ,已然成為井岡山培訓規模最大、辦學質量領先、社會影響廣泛的紅色培訓引領品牌。

講好井岡山精神,首先要讀懂她。抓內訓、強內功、比業務,是教師的日常功課,也是教師面對學員的自信所在。中心全年常態化開展“單周培訓、雙周晒課”活動,“不被與井岡山有關的問題第二次問倒,是我們的底線﹔能夠立足黨的百年奮斗史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歷程,講好井岡山斗爭的歷史貢獻和時代價值,是我們的追求”。

新入職的楊思老師在帶班時,就遇到了不小的挑戰。起初,這批比她年長的黨政干部學員們不信任她,不稱呼她為老師,而是喊她“小姑娘”,但當她講完一堂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現場教學課后,學員們被她扎實的歷史儲備和充滿激情的授課深深打動,仿佛穿越時空,親眼看見了那段艱苦卓絕卻又充滿希望的歲月。課后學員們紛紛主動與她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對她的稱呼也自然而然地變成了“小楊老師”。

井岡山,這片革命聖地,是中國革命勝利曙光初現之地,是無數先烈用熱血鑄就信仰的熾熱之地,更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和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園。不少學員多次前來參加培訓,甚至還帶領更多人一同前來。一位十年前的大學生學員,如今已成為青年團干,他說:“參加井岡山的培訓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這裡是我追逐青春夢想的起點。”還有一位學員,從學生時代到成為大學輔導員,先后16次來到井岡山,並且每年都帶學生來參訓。他感慨:“老師講述的每一個歷史故事,都讓我深刻體會到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我要信仰什麼?我在這裡找到了答案。”有位年輕干部在結業式上說,“我曾聽過各種形式的黨課,但從未有過如此般直擊心靈的震撼!我會把他們的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講給未來的子孫,希望有更多人能共同分享這份感動,能共同體會革命精神!我堅信我們這代人將會不負眾望,接過火種,繼續傳承!”

“講信仰的人首先要有信仰”“講理想的人要最有理想主義”。作為“守山人”不僅要講好井岡山精神,更要身體力行地踐行,做知行合一、名副其實的紅色傳承人。2025年年初,中心舉辦了一場“守山的價值”演講活動。教師顏麗娟說:“每一次講述都是對信仰的傳遞,每一次講述也都是對自我的洗禮。”教師龔文慧說:“在這一方紅色熱土堅守,是責任,更是一生的信仰奔赴。”鄭丹霞說:“行程萬裡,是人生的多彩﹔守一座山,亦是人生的精彩。”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定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的重要囑托,牢記為黨育人的政治責任,讓井岡山精神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凝聚磅礡力量!

(作者系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管理中心教研處七級職員﹔其所在的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管理中心教學組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 編輯:張莉   送簽:張莉   簽發: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