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春風拂檻,萬象更新。3月20日,“修好三門課 改革當先鋒”中國氣象局直屬機關青年調研實踐活動交流展示會在京舉行。來自中國氣象局以及科學技術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等單位的青年代表齊聚一堂,分享一線實踐感受,暢談調研收獲,展現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理論學習夯實思想根基,黨性鍛煉砥礪初心使命,基層實踐錘煉能力本領。中國氣象局黨組高度重視青年干部的實踐鍛煉,將其作為培養“政治過硬、本領高強”干部隊伍的重要環節。圍繞修好“理論學習、黨性鍛煉、基層實踐”這三門課,近5年來,氣象部門500余名青年干部投身一線,調研足跡遍及全國23個省份、近百個市縣。從氣象防災減災第一線到氣候治理國際舞台,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氣象青年們在實踐中淬煉本領,在調研中找准方向,為加快推進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貢獻智慧。
氣象青年實地考察大清河系防洪工程。中國氣象局直屬機關團委供圖
在基層砥礪成長,凝聚青春力量
基層是氣象服務的“最后一公裡”,是防災減災的“前沿陣地”,更是青年干部錘煉本領、涵養情懷的“練兵場”。
國家氣象中心的王蒙在福建全流程調研國家級預報如何精准落地基層。“我第一次深刻理解,氣象預報不僅是評分、空報率、漏報率的計算,更是對千家萬戶的守護。”她說,這場調研讓她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深印在心中,也更加堅定了肩上的使命。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的姜筱瑋感慨:“我們把文獻的墨香揉進實地的泥香裡,用四萬公裡丈量出的行業需求,推開一扇名為‘以數賦能’的大門。氣象不僅關乎防災減災,更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它是果農豐收時的笑容,是船員返航時的安心,是行業用戶攥在手裡的底氣。”
改革攻堅離不開科技創新支撐。“氣象科技不僅要服務科研,還要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支撐。”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黃萌田在調研中意識到,科技成果隻有從“書架”走向“貨架”,才能真正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在調研中,來自生態環境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的李墨宇深刻感受到氣象工作者的敬業奉獻。“有人日夜值守,確保精准預報﹔有人頂風冒雪,攀爬高塔清除積冰﹔有人堅守深山氣象站,十幾年如一日監測氣候變化。在氣象優良傳統和作風中,我汲取到了精神力量。”
以實干篤行創新,注入發展動能
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青年干部隻有扎根泥土才能汲取養分,成長成才。
“調研不僅是獲取信息的過程,更是發現問題、推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的陳超將調研視為推動改革的關鍵抓手,和團隊成員推動調研成果轉化,將加強新能源氣象保障支撐作為重點任務,加強國省聯動,推動形成“氣候變化共性技術工具包”,讓氣象科技服務真正落地基層。
如何通過調研實踐推動青年夯實思想根基,砥礪初心使命?
“調研的關鍵在於強化‘眼睛向下’的意識,厚植為基層服務的情懷。青年干部要在了解基層、學習基層、服務基層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實現自身價值。”“要深刻領悟黨中央的深遠政治考量,用理論學習賦予年輕干部思想源泉,用基層實踐賦予年輕干部底氣源泉。”“在加快推進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進程中,要‘聚力’助才、‘鑄魂’育才、‘提能’礪才、‘墩苗’用才、‘關愛’護才。”交流會上,中國氣象局人事司、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氣象發展與規劃院相關負責同志分別表示。
“我看到了一群充滿朝氣,昂揚奮進的風雲青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團工委有關同志在交流中談到,修好基層實踐這門課,去到的是基層,抵達的是民心,夯實的是根基,青年干部隻有多調研、多實踐、多鍛煉,才能真正了解基層所需,讓工作更有效、更接地氣。
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祖強對氣象青年提出殷切期望,他指出,青年下基層要想真正“破土生根”,行囊裡必須裝上直面問題、提升本領的“錯題本”,腳踏實地、扎根基層的“草鞋”以及感知冷暖、校准初心的“溫度計”三件“法寶”,並將理論學習、黨性鍛煉和基層實踐有機結合、相互貫通,方能全方位成長成才。
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在氣象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氣象青年正以實際行動書寫屬於他們的時代答卷。
( 編輯:劉瓊 送簽:劉瓊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