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課題研究 | 以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為視角路徑 找准黨建和業務工作結合點


處理好黨建和業務工作的關系,關鍵是找准結合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解決好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兩張皮”問題提出明確要求,為全面提高機關黨建質量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浙江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特別是關於機關黨建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留下的寶貴財富,一以貫之推進機關效能建設,並將機關效能建設作為找准結合點的有效路徑,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模型建構:以機關效能建設為視角路徑找准黨建和業務工作結合點的作用機理
政治功能體現政黨把握方向、明確使命的核心職責,解決“是什麼、干什麼”的問題﹔組織功能通過體系化運作凝聚力量,解決“如何干、怎麼干”的問題,二者相輔相成、內在統一。黨建和業務工作相脫節指的是兩種事物之間“貌合神離”的狀態。機關黨建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業務工作說到底也是靠人干的,黨建和業務工作的結合點就是黨建工作對人的思想、品格、能力、作風、狀態等全方位提升的作用供給與業務工作依托人的全面進步發展的實際需求相匹配,防止兩者之間相互脫節或者錯配。
機關效能建設是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的交叉點,與兩者在目標上是一致的、內容上是契合的、對象上是重疊的、推進上是系統的。同時,每級組織、每個系統、每條戰線、每個單位、每個科室、每個崗位都存在質量好壞、效率高低、作風優劣等問題。因此,機關效能建設是一項普遍的、共性的、有形的、能抓的、可評判的工作,能夠實現機關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雙推共贏”,是破解黨建和業務工作相脫節問題的有效途徑。
具體而言,機關效能建設破解黨建和業務工作相脫節問題的作用機制,是以增強機關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作為橋梁,從過硬政治素質、科學職能定位、必備履職能力、嚴實工作作風、數智技術支撐、清朗政治生態、嚴密監督機制、精准考核獎懲等方面作用於機關干部主體,推動他們更好完成崗位職責和中心工作,達到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互促共進的良好效果。
二、實証分析:浙江深化機關效能建設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
機關效能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謀劃推動的一項極具前瞻性、戰略性、開創性的重大決策部署,這些年來,浙江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路子走下去,走出了一條“打開格局、融入大局、開創新局”的特色之路。
一是堅持舉旗鑄魂抓思想教育,對標看齊意識更加自覺。充分發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獨特優勢,深入實施鑄魂溯源走心工程,深化“循跡溯源學思想促踐行”,堅持黨內集中教育和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兩手抓,持續加強年輕干部教育引領。大力推進模范機關建設,持續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見行見效。
二是堅持提速增效抓職能轉變,政務服務環境更加優化。先后實施“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數字化改革,從推動成立省直部門辦事大廳、市縣行政服務中心和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到開通全國首個省級網上政務大廳﹔從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到“一証簡化辦”“無証刷臉辦”“掌上移動辦”,浙江一直在轉變政府職能、規范權力運行、提升行政效率上勇立時代潮頭,連續4年被評為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
三是堅持人民至上抓服務質量,為民惠民實招更加給力。健全完善民呼我為、下訪接訪、民主懇談等工作機制,省委領導帶頭深入踐行“四下基層”、深化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大解題”活動,謀劃實施選派農村工作指導員、科技特派員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等特色做法。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每年提出“突出抓好十個方面實事”,截至2024年底,民生實事完成率達114.73%,群眾參與評價71萬余人次,滿意率達99.13%。
四是堅持精准賦能抓隊伍建設,實干爭先氛圍更加濃厚。一體推進政治鑄魂課、賦能公開課、專業實訓課、履職基礎課,拓寬挂職鍛煉、交流互派、蹲點調研等成長路徑,健全完善“干中學、學中干”能力提升機制,樹牢“四個堅持、八個不”選賢任能導向,建立健全“兩個擔當”良性互動機制,打好容錯糾錯、能上能下、綜合考核組合拳,大力表彰使用擔當作為好干部,讓敢闖敢干、善謀會干、真抓實干在各級機關蔚然成風。
五是堅持長管長嚴抓正風肅紀,機關清風正氣更加充盈。從制定實施午餐禁酒等“四條禁令”,到從嚴抓上班、開會、食堂用餐等細節入手整飭機關風氣,以零容忍態度狠剎“酒局”“牌局”,再到重拳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把基層減負與機關提效緊密貫通……每年選取不同專題開展機關作風效能建設專項行動,組織機關作風民主評議,開發用好“機關黨建問題閉環管控”應用,以釘釘子精神抓整改,以優良黨風政風引領社風民風持續向好。
六是堅持常態長效抓建章立制,體制機制優勢更加彰顯。注重吸收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完善制度機制。出台《關於開展機關效能建設的決定》,統籌制定機關效能建設“1+X”重點制度,先后下發加強依法行政、政務公開、精文減會等方面文件,出台行政服務中心、機關效能監察投訴中心和機關效能建設監督員管理辦法,努力當好營商環境的“排頭兵”。
三、問題導向:新形勢下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相脫節問題的具體表現
黨建和業務工作相脫節是阻礙機關黨建高質量發展的老大難問題,主要表現為把機關黨建同業務工作割裂開來,就黨建抓黨建,致使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弱化虛化淡化,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具體表現為“五個脫節”:一是思維格局與事業發展相脫節,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對加強機關黨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而一些黨組織的視野格局還不夠寬廣。二是政治屬性與業務工作相脫節,有的講政治還存在溫差、落差、偏差,在落實重大任務和推動業務工作中考慮政治因素、防范政治風險、注重政治效果不夠。三是載體形式與效用發揮相脫節,重形式、輕內容,重部署、輕落實,重痕跡、輕實績,重宏觀要求、輕個體需求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四是評價標准與群眾滿意相脫節,在內容上偏重上級評價、評優評獎等,對機關黨建工作對象滿不滿意、廣大社會群眾滿不滿意的關注度還不夠。五是體制機制與發展趨勢相脫節,對新時代機關黨建特點規律把握不准,對推動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研究不深、對策不多,有的制度機制供給相對滯后。
四、對策思路:以機關效能建設再出發為宏大場景,找准黨建和業務工作結合點的發力路徑
(一)聚焦政治忠誠度,持續增強政治引領效能。健全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持續推動理論學習規范化、常態化、實效化,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化“循跡溯源學思想促踐行”,開展好專題學習、現場學習、溯源學習,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感恩奮進、實干爭先。探索建立機關政治建設督查機制,建立健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閉環落實機制,著力破解中梗阻、打折扣、作選擇、搞變通等問題。探索建立政治生態監測評估體系,定期分析研判政治生態狀況,經常性開展政治風險排查。
(二)聚焦大局貢獻度,持續增強助推發展效能。創新服務中心大局的運行機制,自覺把機關黨建工作放到新時代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和謀劃,緊扣本部門本單位中心工作來研究部署。探索基層黨組織書記領辦項目制度,督導推動相關部門謀劃實施一批帶有突破性、牽引性、普遍性,能夠輻射帶動各級機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機關效能項目。健全聯系服務群眾長效機制,把群眾需求作為黨建和業務工作的落腳點,推動機關黨建工作重心下沉、力量下沉、資源下沉。
(三)聚焦組織嵌入度,持續增強機關運行效能。構建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通過組建聯合黨組織、設立臨時黨組織、指派黨建指導員等方式,把黨組織建在服務窗口、項目一線上,推動基層組織形態與機關治理形態有效融合。壓實管黨治黨責任傳導鏈條,探索推廣部門黨組(黨委)書記兼任機關黨委書記、黨員中層正職兼任黨支部書記機制,推動黨務干部與業務骨干雙向交流、交叉任職。積極探索“智慧黨建”新模式,搭建縱向貫通各層級、橫向聯通各單位的智能系統,實現工作“一屏掌控”、政令“一鍵智達”、執行“一貫到底”、服務“一網通辦”、監督“一覽無余”的效率革命。
(四)聚焦隊伍勝任度,持續增強隊伍建設效能。樹立踐行正確政績觀,建立健全政績觀考察評價機制,引導廣大機關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實施全周期專業能力提升工程,綜合採取課堂講授、政策解讀、案例教學、現場觀摩等方式提升業務能力,廣泛開展學習交流、工作展示、崗位練兵、業務競賽。探索年輕干部成長幫帶制度,組織年輕干部訓練營,“一對一”建立師徒幫帶關系,強化“實戰實訓”成長路徑。建設高素質黨務干部隊伍,注重選派兼具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的黨員干部從事機關黨建工作,建立黨建崗位跟班學習制度,探索黨務干部履職評價制度,工作業績突出的優先提拔使用。
(五)聚焦正向激勵度,持續增強實干爭先效能。牢固樹立實干實績導向,在干部選拔任用、職級晉升、評優評先中,讓有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優秀者優先。健全爭先創優機制,廣泛組織模范機關、“四強”黨支部、“四好”先鋒黨員爭創活動,開展崗位建功、比拼亮晒、爭星晉位等,實行黨員先鋒指數、黨組織堡壘指數管理,不斷營造比學趕超、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建立容錯糾錯機制,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建立健全精准問責、容錯糾錯、澄清正名、回訪教育、重塑選用等機制,推進“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良性互動。優化暖心關愛機制,緊貼干部所需所盼,打造一批內涵豐富、載體鮮活、富有實效的務實舉措。
(六)聚焦履職盡責度,持續增強依法行政效能。完善崗位責任制度,堅持因事設崗、職責相稱、任務清楚、要求明確、便於考核等原則,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首問責任制等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和工作目標。優化數字變革手段,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政務信息聯通共用,提高政務服務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健全投訴監督機制,在各級機關探索設立機關效能投訴處理中心,建立健全投訴事項自辦、轉辦、督辦等制度,實行重要投訴事項馬上就辦、限時辦結,實現投訴一窗受理、事項一網督辦、結果一鍵查詢。
(七)聚焦作風嚴實度,持續增強勤廉示范效能。建立健全“辦不成事”兜底機制,深化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大解題”活動,健全走親連心、蹲點調研、結對聯系、馬上就辦等工作機制,全面推廣“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健全整治形式主義長效機制,下大力氣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建立基層作風建設觀測點制度,定期開展“以下看上”評估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實效。健全正風肅紀常態機制,深化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迭代升級明察暗訪、民主評議、投訴處理等長效監督機制,實現“懲治極少數”與“管住大多數”的有機結合。
(八)聚焦考評精准度,持續增強科學評估效能。聚焦“考什麼”,緊緊抓住服務中心大局,特別是重大決策落地、重大工作推進、重大改革攻堅、重大風險防控的情況,研究設置關鍵指標。聚焦“怎麼考”,建立指向性明確、基層好執行、數據能抓取、結果可評價的考核體系,推動考核從定性到定量、封閉到開放、模糊到精准、靜態到實時。聚焦“誰來考”,擴大評價對象參與范圍,綜合運用巡聽旁聽、現場述職、民主測評、集中檢查等手段,實現多群體立體畫像、多角度相互印証。聚焦“怎麼用”,用制度形式明確激勵表彰、約談問責等措施,將考評結果作為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黨組(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
(九)聚焦指導清晰度,持續增強合力攻堅效能。加大對下指導力度,在重大任務推進、重要活動舉辦、重點難題攻堅等方面統一部署、統一跑道、統一步調,常態化組織業務培訓、研討交流等。吸收黨委有關部門領導為機關工委兼職委員,配套建立信息互通、督查聯動、考評協同、結果貫通的日常協調機制。加快構建各級黨委領導、機關工委主抓、部門黨組(黨委)主責、其他有關部門高效協同的工作格局,持續推動機關效能建設走深走實。
【本文系全國黨建研究會機關專委會2024年度全國機關黨建課題研究獲獎成果】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2025年第3期
( 編輯:謝淳子 送簽:謝淳子 簽發:陳誠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