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結直腸癌作為威脅我國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是防癌體檢的重要篩查內容。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結直腸癌目前已成為我國發病率第2位、死亡率第4位的惡性腫瘤。讓我們用一份科學指南,為您的腸道做一次深度“體檢”。
一、腸道:被忽視的“健康基石”
1、免疫主戰場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人體的腸腔不斷與病毒、細菌和外來異物等微生物接觸,為阻止有害物質入侵,腸腔表面被覆的粘膜起了重要作用。也正是這個機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對食物抗原、細菌和病原體進行反應,以維護機體的正常功能。
2、營養與排毒中心
一生中,腸道要處理大約70噸食物,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99%由腸道消化,同時腸道還是人體排泄廢物的關鍵器官,人體內超過90%的毒素和廢物均從腸道排出。若排便不暢,毒素累積可能引發皮膚暗沉、肥胖等問題。
3、第二大腦的智慧
腸道擁有豐富的神經細胞,能夠自主判斷,向身體發號施令。同時,它對外界刺激十分敏感,暴飲暴食、精神緊張都會使腸道產生“情緒化”反應,進而影響消化系統,出現腹瀉、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
二、警惕!這些症狀是腸道“求救信號”
現代人飲食不規律、久坐、熬夜等習慣,讓腸道疾病高發,以下症狀需警惕:
1、排便異常:便秘、腹瀉、便血或大便性狀改變。
2、消化不適:腹脹、腹痛、惡心、食欲不振。
3、全身表現:無誘因的體重下降、皮膚粗糙、口臭或頻繁放臭屁。
高危人群注意:結直腸癌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在≧40歲人群中上升明顯。綜合考慮我國結直腸癌流行病學特點,以及體檢人群為健康意識較強的自付費人群,建議對≧40歲體檢人群進行結直腸癌風險評估。
結直腸癌篩查修訂版亞太評分系統
三、科學護腸法則1.飲食:多纖維、少刺激
1、飲食:多纖維、少刺激
(1)增加膳食纖維:燕麥、糙米、豆類及綠葉菜促進腸道蠕動,減少毒素停留。
(2)補充益生菌:酸奶、養樂多等含活性益生菌,可調節菌群平衡。選擇時需關注菌種耐酸性和活菌數量。
(3)避免傷腸食物:腌制、油炸、辛辣食品易破壞黏膜,生冷食物加重脾胃負擔。
2、生活習慣:規律排便+適度運動
(1)定時排便,避免久忍。建議晨起后喝一杯溫水,激活腸道反射。
(2)每天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瑜伽),促進腸道蠕動。
3、情緒管理是隱形良藥
壓力過大會減少腸道血流,引發功能紊亂。可通過冥想、深呼吸或培養興趣愛好緩解焦慮。
4、定期檢查
結腸鏡是篩查腸癌的金標准,無痛腸鏡技術成熟,可在無痛下完成檢查,尤其推薦高危人群每年一次。
四、腸道健康小測試
是否常吃外賣或高油高鹽食物?每周運動是否少於3次?是否經常熬夜或情緒焦慮?排便是否不規律?若以上問題多數為“是”,你的腸道可能已亮起紅燈。趁現在,從一碗雜糧粥、一次快步走開始,為腸道減負吧!
( 編輯:劉瓊 送簽:劉瓊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