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本網專題 >> 踐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 要聞

別讓房顫佔據你的心房

來源:旗幟網2025年06月06日15:25
文字縮放:

2013年3月19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等八大學會聯合發起的中國房顫聯盟(CNAFA)在京成立。會上同時宣布將每年的6月6日定為“中國房顫日”,並計劃發布《中國房顫卒中報告》,提出規范防治房顫相關卒中的建議和可行性措施。

一、什麼是房顫?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是指規則有序的心房電活動喪失,代之以快速無序的顫動波,是最嚴重的心房電活動紊亂。

二、心房顫動的症狀

心悸是房顫的主要症狀,其他常見症狀有胸悶、頭暈、乏力、運動耐量下降、心律絕對不整、第一心音強弱不等、脈搏短拙(脈率<心率)等。

三、心房顫動的分期

房顫分期:房顫風險期、房顫前期、房顫期及永久性房顫。

1、房顫風險期:存在導致房顫發生的危險因素,包括肥胖、缺乏運動、飲酒、高血壓、睡眠呼吸障礙綜合征、糖尿病等可糾正的危險因素及基因、年齡、男性等不可糾正的危險因素。

2、房顫前期:存在導致房顫發生的結構和電活動異常,如心房擴大、頻發房性早搏、短陣房性心動過速(房速)、心房扑動(房扑)等。

3、房顫期:分為4種。陣發性房顫:持續≦7天可自行終止的房顫﹔持續性房顫:持續>7天或電復律/藥物復律等干預后方可終止的房顫﹔長期持續性房顫:持續>1年的房顫,尚可考慮節律控制策略﹔房顫消融成功(消融或外科干預后無房顫)。

4、永久性房顫:不能終止或終止后又復發,經醫生與患者商討后不再積極尋求節律管理的房顫。結合房顫分期積極糾正可糾正的危險因素,其中房顫期應持續監測房顫負荷變化,給予恰當的腦卒中防治及症狀管理。

四、房顫的心電圖特征

心電圖特征包括:

1、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規則的基線波動,形態與振幅均變化不定,稱為f波﹔頻率為350∼600次/分。

2、心室率極不規則。

3、QRS波形態通常正常,當心室率過快,發生室內差異性傳導,QRS波增寬變形。

五、心房顫動的危險性

心房顫動的危險性主要是增加血栓形成與栓塞風險,房顫並發血栓栓塞的危險性甚大,栓子來自左心房,多在左心耳部。非瓣膜性心臟病合並房顫者發生腦卒中的機會比無房顫者高5-7倍,二尖瓣狹窄或二尖瓣脫垂合並房顫時,腦栓塞的發生率更高。

六、如何篩查

心電圖是診斷、監測房顫的主要工具。

輔助檢查:

1、心血管生物標記物

2、凝血功能

3、動脈血氣分析、乳酸與血電解質

4、甲狀腺功能

5、影像學檢查

七、心房顫動該如何預防?

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預防房顫的發生有積極的作用,例如:健康飲食、適當鍛煉、戒煙戒酒、減輕體重、改善睡眠等。

無症狀不等於無風險,部分房顫患者無不適,但中風險仍存在,需及時就醫。勿自行停藥,抗凝藥需嚴格遵醫囑,隨意停藥可能引發血栓。若發出急救信號,突發劇烈胸痛、肢體無力或言語不清,立即撥打120。定期進行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檢查,以監測心臟功能,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治療。

房顫需要“早發現、早診斷”,從而實現“早治療”這個目標。這樣,才能將房顫這個“隱形的殺手”的危害性降到最低。

( 編輯:劉瓊   送簽:劉瓊   簽發: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