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安慶市直機關工委堅持聚焦主題、開門教育,一體推進學查改,將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深入學習研討,筑牢思想根基
理論學習系統化。構建“五學聯動”機制,通過“機關大講堂”理論授課、市委黨校專題輔導、“宜城先鋒”線上平台推送、機關集中學習教育、大別山革命烈士陵園現場教學等方式,實現理論學習全覆蓋。累計開展大講堂8期,專題輔導32場次,線上學習參與率達98%,組織赴紅色教育基地現場教學136批次,機關普遍建立“周學習日”制度。
專題研討精確化。創新“三個一”活動載體:黨組織書記講一次專題黨課、基層黨組織開展一次案例剖析、黨員進行一次心得體會交流。機關黨組織書記帶頭講授專題黨課168場,組織典型案例剖析會83場,開展“作風建設大家談”心得交流活動156次。
創新形式多樣化。打造“宜城清風”“宜廉機關”等微黨課品牌,將黃梅戲廉政元素融入教育實踐。創作《八項規定在身邊》等原創作品12部,通過戲曲進機關、“清風夜話”等形式開展巡演,受眾超2萬人次。
全面查擺問題,精准靶向發力
自查自糾制度化。推行“三對照三清單”工作法,對照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問題清單、隱形變異的作風問題清單、基層“四風”隱形變異表現等查找問題,對照典型案例查漏洞,對照群眾反映查短板,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市直單位累計自查問題600多條,制定整改措施600多項。
專項檢查精准化。採取“四不兩直”的方式,組建8個分片調研組開展指導性檢查。共發現並整改“不擔當不作為、推諉扯皮”“文風會風不實不正、搞文山會海”“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存在差距”等問題175個,約談提醒32個單位負責人35人次。
群眾監督立體化。在全市機關推行說“不”事項提級管理工作,壓實“首問負責制”,每周收集12345熱線、1584熱線等7個渠道企業群眾訴求,建立“周調度、月提示、季通報、年考核”機制,解決“能辦不辦”“辦理不及時”等企業、群眾反映問題50余件。
從嚴整改整治,強化剛性約束
問題整改項目化。創新實施“效能安慶”“碼上監督”投訴平台,在行政許可或服務工作職能的單位、窗口設置“微信掃一掃、碼上來投訴”標識牌,實施“三色管理”制度,對問題解決進度實行紅黃綠三色標注,共受理群眾有效舉報300余件,辦結率100%。
制度建設長效化。制定《整治違規吃喝“十二嚴禁”》等規定,從公務接待、規范調研、精文簡會等10個方面作出剛性約束。配套制定《機關作風考核辦法》,將作風建設納入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
警示教育常態化。打造“大別山精神+本地案例”教育矩陣,組織黨員干部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觀看《警鐘長鳴》等警示教育片。開展專題警示教育活動89場次,受教育黨員干部1.2萬人次。
堅持開門教育,凝聚共治合力
行風建設融合化。在全市基層黨組織中開展“查問題、抓整改、轉作風”行動,通過“自己找、書記點、群眾提、互相幫”的方式,推動普通黨員聚焦重點、查擺問題,認真抓好整改。
社會監督多元化。建立作風建設監督員制度,聘任20名黨員代表、基層專職黨務干部擔任作風監督員。設立“作風監督崗”,在政務服務窗口等重點崗位公示監督二維碼,構建全天候監督網絡。
成果轉化實效化。組織開展“雙聯系雙服到雙服務”工作,建立“群眾點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工作機制,機關黨員干部積極認領“微心願”,辦理“微實事”,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32件,其中市住建局牽頭實施的“老舊小區電梯加裝”項目惠及居民8000余人。
加強組織領導,壓實政治責任
責任體系網格化。構建“三級書記抓作風”責任鏈條,建立“季度賽馬”機制、“年度述評”制度,每季調度各地各單位重點工作、重點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紅黑榜”通報,確保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發展。
督導考核精細化。開展“嚴標准、強規范、促落實”督查調研,對各單位學習教育、問題查擺、整改落實、開門教育、群眾評價等情況,進行全覆蓋督查調研,反饋問題350余項,均得到有效整改落實。
典型引領示范化。設立“黨員先鋒崗”“清風先鋒崗”流動紅旗,定期評選“黨員示范崗”“優秀服務標兵”。評選表彰命名“模范機關”創建先進單位20個、“黨員先鋒崗”20個,通過《安慶日報》、安慶電視台以及微信公眾號等廣泛宣傳先進典型事跡,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供稿單位:安慶市直機關工委)
( 編輯:王春春 送簽:王春春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