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一、高溫下的心血管風險
高溫環境下,人體為散熱會擴張皮膚血管並大量出汗,導致血液重新分配和水分流失。這顯著增加心臟負擔——心率加快、血壓波動,同時血液黏稠度上升。心血管疾病患者風險更高:研究顯示,極端高溫天氣下,心肌梗死、中風和心衰導致的死亡風險可增加20%以上。日本一項針對心臟病患者的研究發現,57%的人在夏季身體活動水平顯著降低,進一步加劇心血管功能退化。
二、身體的“熱適應力”是什麼?
熱適應力(熱習服)指機體反復暴露於高溫后產生的生理適應性變化。它分為兩類:
1、被動熱習服:通過桑拿(80–90℃)、熱水浴(38–42℃)等外部熱暴露實現。
2、主動熱習服:在高溫環境中進行運動(如快走、慢跑),通過“熱+運動”雙重刺激強化效果。
三、熱習服如何守護心血管?
熱習服保護機制:增強心臟功能,心室容積增大,每搏輸出量增加,心率降低10%-25%,心肌線粒體效率提升,能量代謝優化(如ATP合成酶增加)﹔改善血管彈性,促進血管舒張,降低血管僵硬度。
熱習服科學訓練方案:剛開始可在28℃左右的環境中,進行30分鐘慢走,選擇林蔭道為宜,適應1-2周后,可延長每天的運動時間和強度。在運動時,應避開正午(選擇清晨/傍晚),將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心血管病患者應在醫生評估后再開始運動。
必須立即停止的信號:核心體溫>38.5℃、心率突增及頭暈/惡心/停止出汗。
禁忌人群:血壓未得到良好控制的高血壓人群、近期心梗/支架術后及腎功能不全人群。
四、熱適應訓練的飲食關鍵——電解質優先
出汗損失大量鈉、鉀,建議每日額外補充。運動前2小時補充500ml水,運動中每15分鐘補充150ml含電解質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減輕心臟負擔,利尿劑使用者(如心衰患者)需咨詢醫生調整補水方案。
五、有氧運動:
1、仰臥蹬腿:仰臥在瑜伽墊上,雙手放在身體兩側,雙腿抬離地面,做反復蹬車運動,左右交替為1次,一組進行10-12次,重復2-3組,組間休息60秒。
2、半跪轉體:單膝跪位在瑜伽墊上,雙手扶在耳后,向對側轉體,一組進行10-12次,交換對側重復,重復2-3組,組間休息60秒。
3、屈身雙臂高舉:仰臥位,雙腳踩地,兩手在頭上方,兩手同時上抬靠近兩膝關節,一組進行10-12次,重復2-3組,組間休息60秒。
4、側臥收髖:側臥位,上側腳踩在下側膝關節前方,下側腿做反復抬起運動,一組進行10-12次,重復2-3組,交換對側重復,組間休息60秒。
5、側臥大腿內收:側臥位,屈髖屈膝,下肢做蚌式開合運動,一組進行10-12次,重復2-3組,交換對側重復,組間休息60秒。
6、四足式大腿內收:四足跪姿,單腿后伸,下肢抬起做髖關節內收外展動作,一組進行10-12次,重復2-3組,交換對側重復,組間休息60秒。
熱習服是心血管系統的“夏季盔甲”。通過科學訓練與精准營養支持,提升心血管系統的熱適應能力。
( 編輯:劉瓊 送簽:劉瓊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