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農業農村部系統部分司局單位以務實舉措推動作風轉變,聚焦群眾、企業和基層迫切需求,從優化審批流程、解決急難愁盼、減輕考核負擔等方面全面發力,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優化審批流程 提升服務效能
畜牧獸醫局緊盯提高獸藥評審效率,會同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建立每周會商機制,及時研究解決評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組織修訂獸藥審批、文號核發等8類15項辦事指南,細化完善辦理流程和要求,新增制定印發獸用中藥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15項,明晰獸用中藥研究評價指標和方式,指導設立“獸藥綜合業務咨詢服務”線下窗口,為企業提供評審、檢驗、監督等咨詢服務。2025年以來,累計批准注冊新獸藥產品66個,評審效率創歷史新高。
漁業漁政局針對鱷魚皮制品貿易企業小批量、高頻次申請進口審批導致的費時費力、行政成本增加等問題,迅速落實便民利企舉措,將企業過去一年數十次申請簡化為一次性辦理。針對有關企業反映的水生野生動物制品進口審批頻次高、耗時長、效率低等問題,組織專業力量調研企業進出口需求,評估批量審批影響,征求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機構意見,對審批政策進行優化調整。對進口水生野生動物制品實行批量審批,准許將出口國(地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履約機構出具的出口計劃書作為合法進口來源証明材料,一次性批准申請人的年度進口數量,根據實際進口情況逐筆核減。
農墾局針對墾區提出的優化統計監測工作,提高數據填報效率訴求,將農墾綜合統計指標由1290個精減為869個。圍繞新版制度的宣傳貫徹,委托部農墾中心、管理干部學院、農科院信息所組織專題培訓班及線上講解,累計培訓9000多人次。通過發放統計監測填報工作明白紙、錄制講解視頻、優化報表審核公式等,提高了基層統計工作人員工作效率。動態管理更新農墾經濟、農墾企業財務、國有農場數據庫有關指標,發揮數據庫作用,開展數據比對,提高數據關聯性和一致性。修改統計填報頁面,優化自動導入上年數據和自動顯示統計指標解釋功能,提高基層工作人員填報便利度。
解決急難愁盼 增進民生福祉
政策與改革司赴安徽、湖南、山西、江蘇、甘肅、四川等10余個2025年啟動整省試點、延包任務重、人地矛盾突出的省份開展調研,重點了解無地少地農戶要地訴求、新增耕地處置、消亡戶承包地收回、外嫁女等特殊群體權益保障等重難點問題,指導各地因地制宜細化政策要求、明晰延包路徑。組織專家開展研討,加強延包試點工作學理性闡釋,對開展延包試點工作的29個省份進行評估指導,客觀了解地方延包試點進展情況。建立延包試點工作包保責任制,定點聯系分包省份,主動對接並給予精細指導。認真辦理涉及承包地經營管理的信訪件,及時轉交地方核實,並督促做好同類問題排查整改,切實保障農民群眾合法承包權益。
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針對基層反映的農民合作社辦理登記備案實名認証“刷臉”難的問題,組織開展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研究和面上情況問卷調查,研究形成《農民合作社(聯合社)辦理登記備案事項實名驗証規范指引》,協調有關部門啟動《經營主體實名登記管理規范》起草工作,指導成都市率先簡化農民合作社實名認証成員范圍。會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調研四川成都實踐成效,研究探討將成都經驗上升為全國適用的規范性指引。針對農民合作社登記年報數據部門間共享機制不健全問題,主動對接有關部門,推動將農民合作社納入年度報告“多報合一”改革,建立農民合作社年報數據部門間互通共享機制。
市場與信息化司針對農民群眾、基層干部對提升信息化技能水平的迫切需求,組織開展農業農村領域信息技術人才、智慧農場建設人才、智慧牧場建設人才等培訓班5期,累計培訓學員400人。舉辦全國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周活動,以“提升農民數字素養 助力鄉村數字發展”為主題,圍繞智慧農業應用、電商助農興農、數字惠民服務、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舉辦14場直播專場培訓活動。扶持一批有特色有潛力的鄉村發展帶頭人,舉辦“星鄉村”“星農人”項目啟動暨共創交流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星鄉村”所在地區的基層干部、“星農人”代表開展培訓,並提供扶持措施。
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針對國家追溯平台數據匯聚質量不高、重點業務支撐不足等問題,結合基層調研、用戶反饋與新發布的追溯行業標准,對國家追溯平台實施輕量化升級,簡化操作流程、優化交互設計、提升用戶體驗。加強線上線下培訓指導,解讀農產品追溯相關行業標准,制定《省級追溯平台與國家追溯平台數據標准化匯聚行動實施方案》,緊扣“一品一策”監管與農產品攻堅治理要求,新增泥鰍、香蕉等重點品種的種養主體監管模塊和產地收購商名錄模塊,將整改舉措固化為常態化工作機制。
減輕考核負擔 激發基層活力
區域協作促進司將東西部協作考核評價全面納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評估,減少實地抽查縣個數,減少參與實地核查人數,縮短實地核查天數。考核評價指標由以往的33項整合優化為7項,實地考核評價不要求基層填表報數,不要求提供紙質台賬資料。將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工作成效考核評價內容由以往的4個方面18項精簡為3個方面9項,考核評價方法取消實地核查、地方評價環節,同類內容材料不重復提供,不要求提供紙質証明材料。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把國務院食安委食品安全評議考核中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考核指標由17項大幅壓減為3項,且均不設置過細評分點,主要依據部級層面每年開展的4次風險監測抽檢結果、日常調度的重點問題農產品攻堅治理任務完成情況等進行考核,減少基層年底集中報送材料要求。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風險分級管理要求,在重點品種藥物殘留攻堅治理中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地准出分類監管制度,將12個重點問題品種中種養模式落后、密度過大、抽檢合格率低的,作為高風險等級品種,實施專人包保和批批速測,對其余的低風險等級品種,結合實際適當減少日常巡查和抽檢頻次,幫助快速上市。
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針對考核指標內容臃腫、實績導向不夠清晰、過多依賴佐証材料等問題,以壓減考核指標、簡化考核程序為抓手,著力優化《2025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考核辦法及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由全面考過程、考材料、查痕跡向重點檢成效、看實績轉變,將考核指標由49項減少為20項,進一步明確關鍵性評價要求和賦分標准。堅持重在平時、關注日常,緊盯總結自評、隨機抽查、暗查暗訪、會商打分等環節要求,將考核對象聚焦為省級工作專班,不對市縣工作進行考核。不再要求地方報送過程性文件、常規工作情況等佐証材料,取消聽匯報、查台賬等現場考核環節,從源頭避免過度留痕問題。
( 編輯:韓衡許 送簽:白 翔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