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

党的纪律建设:内涵、原则与思路

赵淑梅
来源:旗帜网2018年12月14日15:11
文字缩放:

[摘要]党的纪律建设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为了将自身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高度一致、有能力确保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的政党组织,以党内法规和一般性制度的形式规范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行为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党的纪律建设必须坚持结合党在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五个原则。党的纪律建设应当以检查十九大制定的十四项基本方略和各项战略部署的执行情况为切入点,以做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为抓手,以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为重点,以党内纪律文化建设为根本性支撑,协调推进思想层面的纪律教育建设与制度层面的纪律规章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内涵意义;原则要求;建设方向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470(2018)02-0108-05

[作者简介]赵淑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编号:15XNLG07)、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扬帆资助计划”教学科研专项资助课题(项目编号:JGWXJCYF201603)的阶段性成果。

以严明的纪律规范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行为,从而保证党的团结一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伊始就继承了这一传统,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的第一个党章即把纪律单列一章。二大通过的另一个指导党的建设的重要文件——《组织问题决议案》更明确指出“凡一个革命的党,若是缺少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组织与训练,那就只有革命的愿望,便不能够有力量去做革命的运动”{1}。此后,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始终将遵守党的纪律作为每一个党员的基本义务。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提出了“将纪律挺在前面”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将“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这对于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必须厘清党的纪律建设的内涵、意义、原则、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思路等基本问题。

一、党的纪律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2}。由此可以看出,党的纪律规范的对象是全党,任何组织、任何党员都不能凌驾于党的纪律之上,必须受其约束。就呈现形态而言,党的纪律主要指已经由党内法规和党内一般性制度文件明文规定的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从这些行为准则规范的内容来看,党的纪律主要可以分为六类,即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其中,政治纪律旨在规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组织纪律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基础,重点规范党的各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党员个体之间的关系和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关系;廉洁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从事公务活动或者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的活动中应遵守的廉洁用权的行为规则;群众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处理党群关系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规范;工作纪律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在党的各项具体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生活纪律约束党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表现,涉及党员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党的纪律所规范的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党内活动,还涉及党组织和党员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实际工作以及公权力使用等方面的表现。之所以将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的党外活动表现也纳入党的纪律所规范的范畴之中,是因为这些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形象,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党群关系乃至党的执政基础。

中国共产党制定纪律的根本目的,是使全党能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一致,从而确保党在不同阶段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由此推之,党的纪律建设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为了将自身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高度一致、有能力确保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的政党组织,以党内法规和一般性制度的形式规范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行为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建立健全党的纪律体系、明确党组织和党员行为规范的内容,只是党的纪律建设的一部分。为了保证党的纪律发挥应有的约束力,党的纪律建设还应当包括党的纪律的宣传教育、党的纪律的监督执行、党内违纪行为的处理、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建设、党内纪律文化建设等多项内容。

党的十九大在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同时,将党的纪律建设作为一项独立内容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充分凸显了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意义。对此,可以从四个方面予以把握。第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的重要成果,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认识。第二,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最新实践经验指导新时代党的建设实践的重要体现,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向深入、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了有力武器。第三,这是我们党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着眼新形势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对于今后加强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探索具有方向性意义。第四,这是执政党深刻剖析当前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的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是协调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保障,是从根本上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治本之举。

二、党的纪律建设的原则要求

“每到关键时刻抓纪律”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传统。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用相当篇幅规范党员行为,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严明纪律为保障。1948年9月,在国共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毛泽东要求全党全军“加强纪律性,克服无纪律和无政府状态” {3},并将其作为取得最终胜利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立即着手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通过加强党的纪律性防止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蜕化变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党中央作出经济体制改革战略决定后,邓小平强调全党、全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改革才能取得成功;而团结“一靠理想,二靠纪律”{4}。十八大以来,随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5}。当然,要在实践层面贯彻中央将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这一战略决定,必须要明确党的纪律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党的纪律建设必须结合党在现阶段的中心工作。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6}。作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党的纪律建设,也必须依此推进。这就决定了党的纪律建设要以更好地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目前来说,关键是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实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项基本方略,确保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将意志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

第二,党的纪律建设必须服务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各项内容,同时要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并不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作为党的建设总布局重要组成部分的党的纪律建设必须服务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整体,与其他各项建设协调推进,尤其要为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提供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已经明确指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7}。在实践层面,党的纪律建设一方面要将政治纪律的教育、监督、执行放在首位,切实维护好党的政治纪律;另一方面,要以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重要目标建立健全党的各项纪律,在纪律建设中落实中央关于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的要求。

第三,党的纪律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则。就“党要管党”而言,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都必须承担起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主体责任,不断探索纪律建设的有效途径。各级纪委必须切实履行监督责任,不断提高监督执纪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同时,党员、干部个体,特别是各级党委书记,要有遵守纪律、维护纪律权威性的意识,主动履行监督义务,坚决同违纪行为作斗争。就“全面从严治党”而言,必须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党员、干部个体以及党的各级组织的行为,将“全面”和“从严”贯穿到党的纪律建设全过程。

第四,党的纪律建设必须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除了强制性,平等也是党的纪律的本质属性。这包含四层含义:首先,在中国共产党内,所有党组织和党员都必须受纪律约束,不论党组织的级别多高、党员的身份多特殊、在党内的地位多高、权力多大,都必须无条件遵守党的纪律。其次,所有党组织和党员都拥有监督检举违纪行为的权利,其他各项权利也都受到纪律的保护。再次,各级党组织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在执行纪律的过程中要坚持有纪必依、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原则,对于任何组织、任何党员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要毫不例外地依纪处理。最后,要坚持执纪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纪律为准绳,不能因人执纪、因人量纪。只有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严肃、公正地执行纪律,才能保证党员的各项权利,才能真正树立纪律的权威,才能防止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个体受到特权思想和党内各种潜规则的侵蚀,最终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第五,党的纪律建设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报告中明确提出整风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强调“任何犯错误的人,只要他不讳疾忌医,不固执错误,以至于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是老老实实,真正愿意医治,愿意改正,我们就要欢迎他,把他的毛病治好,使他变为一个好同志”{8}。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党的纪律建设。正如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的“惩治,治是根本,惩是为了治。要通过加强纪律建设和纪检工作,管住纪律、看住权力,使干部向高标准努力,不犯或少犯错误特别是严重错误,这才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9}。因此,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将惩戒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对于出现苗头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党组织要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意识,防止其犯根本性错误。

三、党的纪律建设面临的突出性问题与建设方向

习近平指出“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10}当前,我们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用严明的纪律保证党的团结统一、贯彻落实中央各项要求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党的纪律建设还面临一些突出性问题。

第一,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应用不够科学。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管党治党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党内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即批评和自我批评,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和作出重大职务调整以及对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的立案审查。但目前有的党委和纪律检查机关仍然没有彻底转变思维,对于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意义重视不够;有的对于实际运用“四种形态”的标尺把握不准,从而出现处理偏重或偏轻两种倾向。

第二,党内纪律教育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纪律教育仍不到位。尽管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推进,广大党员对于党章、三个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主要党规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习,但旨在落实这些主要党内法规的数量众多的细则、办法以及一般性制度规范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党员甚至不知道所在的基层党组织都制定过哪些制度规定。党员纪律教育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有待提高。

第三,党员个体的纪律修养亟待提高。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严格、自觉遵守纪律是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体现。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刘少奇就曾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11}。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也强调“严明纪律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共产党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12}全面从严治党以来,习近平更是要求“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13}。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党员自觉遵守纪律特别是主动维护纪律、与违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还不强,知纪、守纪、护纪的党内氛围仍需培养。

第四,党内纪律文化建设相对薄弱。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正心修身、涵养文化”是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14}党的纪律建设也要遵循这一思路,将纪律文化建设视为纪律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以及巩固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建设成果的长远之策。但目前对于一些党组织来说,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还没有成为组织生活实践中的自觉习惯;一些党员、干部还没有确立起以“无条件服从”为核心的纪律观念;党内各种形态的自由主义对纪律文化的挑战仍然存在。

以问题为导向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原因。党的纪律建设应当充分汲取这一重要经验,以上述五项基本原则为指导、着眼突出性问题,把握好建设方向。

第一,以检查十九大制定的十四项基本方略和各项战略部署的执行情况为切入点。将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写进党章,是十九大最重要的贡献。大会还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项基本方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纲领,并以此为基础对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因此,以纪律建设保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应当以十四项基本方略以及各项战略部署的执行情况作为切入点,防止各层级、各地区、各部门党的组织、党员和干部各行其是、各取所需,充分发挥纪律建设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作用。

第二,以做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为抓手。正如前文所言,党的纪律建设不仅要惩前毖后,也要治病救人。因此,在坚持严格执纪的同时提高精准执纪的水平、将监督执纪的关口前移,应当成为党的纪律建设的题中之义。具体而言,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要以做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为抓手,明确各种形态的应用范围和边界标尺,补齐“好同志”与“阶下囚”中间的执纪“短板”,尤其要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改变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应用不平衡、苗头性问题得不到及时匡正的现状。“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少数。”{15}

第三,以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为重点。党的十九大提出了“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的战略要求。这对于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为应对当前纪律建设面临的突出性问题指明了方向,应当贯穿于纪律建设的各个环节。比如,各级党组织在进行纪律教育时要把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作为重点内容,阐明两者与其他四种纪律之间的关系;在完善党内纪律体系时把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放在首位,同时配套衔接其他各项纪律。又如,各级党委和纪律检查机关要将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行为作为监督执纪的重点,尤其要及时制止、处理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第四,以党内纪律文化建设为根本性支撑。对党的纪律建设而言,党内纪律文化建设既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又是一项根本性工程,是决定党的纪律建设实效的长远之计。进入新时代后,我们党首先要认真总结建党90多年的历史经验,归纳出党内纪律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要将党内纪律文化的核心内容融于党的纪律建设实践的各个环节,构筑党内纪律文化的物质载体。再次,在加强党内纪律文化的正面灌输的同时,全方位批评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与“自觉服从”这一核心纪律观念相背离的错误思想,为党内纪律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最后,各级党组织要不断丰富纪律文化的形象载体,重视仪式的安排组织、口号的设计传播以及榜样的树立宣传,让纪律文化这一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党内文化支撑全体党员的精神世界。

第五,协调推进思想层面的纪律教育建设与制度层面的纪律规章建设。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经验,也是对中国共产党90多年党的建设实践规律的深刻总结。具体到党的纪律建设上,一方面要加强对党员遵守纪律的教育,增强全体党员的纪律意识,用思想境界的提升保证党的各项纪律规范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加强纪律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手段,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提升纪律教育的质量,进而提高全体党员的纪律修养。两者协调推进,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切实保证党的纪律建设质量。

注释:

{1}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62.

{2}中国共产党章程[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1.

{3}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8.

{4}{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112.

{5}{13}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5,9.

{6}{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7,62.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28.

{9}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6-05-03.

{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31.

{11}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9.

{14}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N].北京:人民日报,2017-01-07.

{1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69. 

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编辑:王楠   送签:张桃英   签发:徐雅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