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守护初心 用大爱践行使命

刘作军

2020年07月14日14:09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医务工作者要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河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年初一起就组建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先后选派1099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医疗队员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攻坚克难、科学救治,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把燕赵红心留在荆楚大地,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责任担当捍卫誓言和承诺,为武汉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强屏障。

党组织彰显硬核力量

1月27日凌晨,河北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到达武汉时,街头空无一人,医院却人满为患、一床难求,到处挤满了等待救治的患者。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市第七医院是面临搬迁的过渡医院,条件简陋,医疗资源非常紧张,连防护服也没有,可病人最多时近200人,而且半数以上都是重症危重症患者。在巨大的困难和压力面前、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队员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因为大家深知,自己肩负着7500万河北父老乡亲的重托来救人,生死面前任何困难都不算事!大战当前靠组织,医疗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临时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精选6名党性强、技术好、作风硬的同志任支部书记。在临时党组织的带领下,医疗队迅速进入战斗状态,规范流程、加强培训,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按职到岗、按需倒班,确保了各科室工作、急诊留观室与病房之间患者的高效有序运转。2月17日,在到达武汉的二十天后,河北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所负责的武汉市第七医院在全市率先实现“床等人”局面。

先锋队撑起生命防线

在武汉抗疫斗争的日子里,队员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58名党员始终冲锋第一线、战斗最前沿。作为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袁雅冬,将危险置之度外,每天深入病房、急诊留观室进行危重症患者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快速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诊治方案,努力成为医疗队的“定海神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党员邵东风主动申请值第一个夜班,跟他一起值班的两位当地医生,一位来自骨科,一位来自传染科,而病区全是呼吸困难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危重症就有5位,邵东风这个“外援”,成了唯一的“专业人士”。58岁的张天强凭着拼命三郎的劲头,每天都超负荷工作;护士长李岩从早上八点进病区,每天连续十几个小时救治协调;护士殷朝惠鼻梁压疮、脸上血痕、耳朵破损,早已司空见惯……在党员带动下,全体医护人员不畏生死、不讲条件,经过48天的日夜奋战,首批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429人,其中重症119人,危重症78人,治愈出院338人,累计检测核酸样本8144例,取得了所辖病区医护零感染、出院零回头的骄人成绩。武汉市第七医院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诊疗指南的基础上更新升级,每一次都比前一版本更加细化,更具实战型、可操作性。袁雅冬在日记中写道,“以我所能、尽我全力,生命相托,必须用生命守护!”大家做到了!

仁爱心映出最美面容

隔离病区,病人没有家陪、没有护工、没有保洁,队员们把医疗救治、临床护理、生活照顾等很多工作都承担起来。每天从第一杯热水开始,分发食物、整理房间、开窗通风;护目镜模糊不清了,就靠着过硬的本领成功穿刺输液;患者不能自理,就一口口的喂,病重不能翻身,就翻身拍背、清理大小便;不幸离世的,队员们给他擦洗整理、收拾遗物;供氧不足了,50斤的氧气筒,一个人一个班就得搬40多桶。厚重的隔离服下看不清面孔,但所有患者都能一眼认出我们。被医疗队员们从死神手中拉回来的患者眼含热泪地说:“透过防护服,虽然我只能看到你们的眼睛,可是我永远记住了你们最美的样子!”有的患者家属倾囊相助,指名向医疗队捐赠医疗物资,以示感激。不仅因为要“感谢河北医疗队让我重生”,更因为队员们胜似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

危急关头,方显共产党人本色;大疫面前,更展白衣天使担当。武汉抗疫中,真正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94名队员先后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46名同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大家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坚决夺取疫情防控斗争全面胜利!

(作者单位:河北省卫生健康委 )

(责编:白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