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本网专题>>脱贫路上·四县好风光>>临城县

合力促脱贫 共建幸福园

——河北临城人居环境整治“五个三”工作法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旗帜网2020年11月19日16:50
文字缩放:

河北省临城县坚持精准防贫防返贫与乡村振兴两手抓,强势发动,全域推进,补齐短板,精准发力,在全县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风暴,着力打造新特色和新亮点,加快助力乡村振兴步伐,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农村宜居水平和农民幸福指数。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6万方,清拆残垣断壁和破旧房屋414处、建设“四园”210个,创建美丽庭院17500多户,精品庭院2552户。

高位强势推进,突出“三个层面”

临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高位次推进,多层面部署。县级层面,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临城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导检查方案》《临城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责管理办法》,每半月组织开展一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活动和举行一次工作例会。每次检查随机抽选部分村庄进行督导,督导结果按照乡镇和村分别排队;每次例会播放督导视频短片、通报督导结果,先进的乡镇、村颁发奖励红牌和奖金,后进的乡镇、村做表态发言和发放黄牌警告或追责问责。乡村层面,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两级党组织的“书记工程”,做到书记抓、抓书记,纳入乡村最核心的工作。同时以村两委党员干部带头,率先垂范,积极发动群众,制作发放《临城县村庄清洁行动明白纸》、《村庄清洁行动致全县群众倡议书》,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人心,在全县形成农村环境整治强大共识和浓厚氛围。代表委员层面,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代表委员人居环境评比”活动,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和支持帮助,并现场对各乡镇、村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价,对发现问题提出督导整改建议。

聚焦工作重点,突出“三个结合”

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不搞单打独斗,全县上下一盘棋。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坚持乡村振兴先从人居环境整治抓起,突出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并植入产业要素,做到环境、产业和乡村文化同步推进。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绿岭、绿蕾等农业龙头企业与乡村振兴示范区内村庄建立联合党支部,即带动村庄观光、休闲、生态产业业态形成,同时村庄发展也可反哺企业,形成良性互动、互为补充的良好局面。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结合脱贫攻坚入户普查工作,积极引导贫困户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发打扫卫生、清洗衣物,自觉做好房前屋后、院内屋内卫生。在全县层面评出“美丽庭院”等先进典型,给予奖牌、奖品等物质和精神奖励,提振广大群众精神面貌。与三城同创相结合,结合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和森林县城“三创四建”活动,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城乡结合部治理联动,按照城市管理模式,构建县、乡、村三级组织体系和志愿者工作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培育示范典型,弘扬正能量,全面助力创城工作,优化人居环境。

精准施策发力,突出“三个转变”

以群众切身感受到直观变化为切入点,边干边转、以干促转,着力引导群众从思想到行动上转变。力促由“陋”向“靓”转变。坚持干群齐动手,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干群共同动手参与清理、拆迁、建设等工作,各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清拆残垣断壁实现了拆旧透绿,变为小公园、小游园、小菜园等设施,多处昔日破败残垣断壁变成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力促由“乱”向“治”转变。发挥乡村干部、网格员、保洁员等队伍作用,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向整治广度延伸,由主街道延伸到各条街巷,由村内延伸到村周边沟塘河坝。将220个村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作物垃圾及厕所粪污抽取统一纳入城乡垃圾一体化管理,八个乡镇全部配备吸粪车。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办法纳入村规民约,探索开展“三积分”(绿色积分、文化积分、文明积分)行动,营造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浓厚氛围,激励群众“比学赶超”。力促由“陈”向“新”转变。坚持吐旧纳新,在全县农村探索开展垃圾费收取和“一户一桶”。按每年每户100元标准收取(贫困户按照实情由村代缴或通过义务劳动方式免交)垃圾费,目前全县220个村已全部开展垃圾收费,收取的费用全部用于环境整治。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全县农村配置“一户一桶”,农户生活垃圾先入桶、再入池,对改变农户不良卫生习惯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合当地实际,突出“三个特色”

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突出临城特色,既不搞百村一面,更不搞“洋盆景”,力戒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遵循百姓意愿。坚持以人为本,老百姓的事让老百姓来做主,动员村内文化人、手艺人等一批有思想、有头脑的群众一起做规划、出主意、想办法,通过集思广益,广大老百姓踊跃建言献策,规划自己家乡。突出变废为宝。坚持依旧建新、变废为景,把废旧物件打造成艺术品和生活用品,既节约成本,又突出特色。将拆除残垣断壁后的旧砖瓦铺砌路面扮靓环境;利用废弃碾盘、石磙等,摆放到村内公园或休闲绿地,充当石桌、石凳,方便群众休憩;利用废弃汽车轮胎烧制恐龙、动画玩偶等,体现艺术气息。传承乡愁记忆。利用牛槽、水瓮等贴近老百姓生活的老物件制作小景观,镌刻历史印迹,打造景点效应、体现亲切感。从体现乡土特色、寄托乡愁等方面出发,保护全县老古树,成为村民休闲乘凉好去处。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传承现存历史文化,记录乡村民俗家风,部分村将有纪念意义的老房屋改造成村史馆。

坚持彰显特质,突出“三个亮点”

建设文化园。在“五清三建一改”基础上,结合县域实际,特别是在建设“三园”基础上,每村再增加一园,谋划建设凸显本乡村及本县域文化特点的文化园,以文化彰显特色,突出乡愁。规划停车场。针对农村机动车辆日益增多,侵占村庄街道、无序摆放影响村容村貌等现象,乡村两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村因地制宜,将部分清拆出的场地,统一规划建设停车场。全县8个乡镇已建成村庄停车场98个。打造特色乡村。根据各乡镇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确定“翰墨飘香·黑城”“好山好水·郝庄”“红脉绿韵·赵庄”“此心安处·西竖”等“一乡一主题”,并围绕各乡镇主题,结合各村特点,深挖乔家庄村关于乔壁星、澄底村关于赵云、白台峪村关于李春、驾游村关于宋徽宗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打造独具特色、展现乡村脉络、体现乡愁记忆的特色村庄。

(来源:临城县委办供稿)

( 编辑:皮博   送签:皮博   签发:张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