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从农业抗旱减灾到云水资源开发,从生态环境建设到森林草原防火,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简称“人影”)作业规模目前已居世界首位。此项成就,体现了我们党“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责任担当,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人工影响天气“国家队”,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一代代青年坚守“紧跟党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谱写了一部风雨砥砺、不懈攀登的青春奋斗史。
肇起匡庐:扎艰苦奋斗之根
1965年,中央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前身)在江西庐山大林沟建立了庐山云雾物理研究所,拉开了国家级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事业的序幕。“国家刚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为了让百姓今后都能过上幸福生活,我们知识分子必须响应党的号召,去搞一搞人工影响天气!”带着这样的豪言壮语,张纪淮、胡志晋、酆大雄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改学气象专业,并于毕业后放弃了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奔赴庐山开展国家急需的人工增雨试验,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第一代“人影青年”。
要进行人工增雨试验,就必须钻到云里面去观测分析。当时,我国没有开展飞机观测的条件,“人影青年”便提出依托庐山进行云雾梯度观测的设想。就这样,一群年轻人深入庐山,爬陡坡、钻荆棘,荒山野林搭帐篷、飞越峭壁架电线,并自制大量云雾研究仪器设备,千辛万苦开展野外观测。
高山云海中的工作异常艰苦。一年365天,庐山平均有雾日数多达192天;进入雨季,每月只有六七个晴天。由于海拔高、气压低、湿度大,山上的观测点连饭都煮不熟,墙壁、地板总是湿漉漉的。有时气温过低,把水管冻裂了,“人影青年”自己动手安装水管;有时抽水泵坏了,大家就跑下山去挑水;有时下冰雹了,别人都往屋里跑,他们却抱着脑袋往外跑,就是为了测量冰雹的直径……
艰难困苦不仅没有让“人影青年”退缩,反而激发了大家的热血与豪情,他们不懈寻找具有应用价值的科学问题,努力为国家、为人民多担责、多解忧。山上时常因为电线严重积冰造成长时间停电,为探究电线积冰的规律,这些年轻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电线积冰观测,一次观测要持续几天几夜。每次观测结束,他们的手脚都会被冻得失去知觉。1983年,《科学通报》刊登了“人影青年”的学术论文《电线积冰增长的速度》,为电力部门解决电线积冰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春去秋来,这群年轻人在庐山奋斗了13年,用自己宝贵的青春时光换来了2461份云雾微物理资料,5000余份雨滴谱资料。这些资料不仅揭示了云雾降水中的复杂问题,还为后续开展云雾降水的飞机观测及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提供了科技基础和数据储备。
燎原神州:践“人影”强国之志
如今,当年的庐山云雾所已发展成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办公地点从庐山搬到了北京,工作职责也从云雾观测试验拓展到以业务、工程、科研推动“人影”事业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影”事业可谓“日月换新天”:科学高效的“五段式”实时业务流程和业务体系已在全国建立;云模拟预报技术、云水资源评估技术、物联网安全监控技术等新技术广泛应用;高性能探测增雨飞机、双偏振天气雷达、自动化火箭发射架与高炮等现代化装备大显神威;东北、西北、中部等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应运而生;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人工影响天气联合开放实验室,以及一批人工影响天气外场试验基地拔地而起;基于大数据、云计算,覆盖“人影”全流程的智能指挥平台呼之欲出……随着我国“人影”能力的不断升级,相关工作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时代变了,工作地点变了,不变的是今天的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依然有一批甘于奉献、不畏困难的“80后”青年。无论是在东北工程、西北工程等国家级“人影”工程建设项目中,还是在灾害应急抢险、重大活动保障、复杂科学试验等重要任务中,这些年轻人始终在各自岗位上勤奋钻研、努力工作,投身业务和科研一线,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人影”报国的铿锵誓言。
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中,“人影青年”常驻宁波机场,承担飞机探测与作业一线工作。每一次飞行任务,他们都克服穿云观测的颠簸和飞机螺旋上升的眩晕,眼睛始终紧盯探测仪器,生怕错过最佳作业时机。任务期间,每人累计飞行近60个小时,有时单日飞行长达10小时。到宾馆后,大家第一时间分析数据,将结果迅速发送给后方专家组。虽然辛苦,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因为他们始终牢记庐山前辈的赠言:“只有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接力攀登:铸服务人民之魂
当年那群扎根庐山的“人影青年”如今都已年过八旬,也成了“80后”,他们有的已与世长辞,有的依然在为中国“人影”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其中,86岁的张纪淮研究员虽已退休多年,却仍坚持每天去办公室参与课题研究。无论严寒酷暑,张纪淮每天步履蹒跚地从家中走向办公室,500米的距离要半个小时才能走完。“在这里我才能不脱离业务和科研,能给予年轻人一些技术指导,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张纪淮微笑着说,“我曾经看到过,冰雹把玉米秆全打折了,农民没了收成,坐在地上哭。人工影响天气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这辈子能为老百姓做点事,我感到非常欣慰。”
2019年,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又为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对此,每一名“人影青年”都备感振奋:“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我们新时代的‘人影青年’一定会继承老一辈‘人影’工作者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格,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让青春之光闪耀气象强国、‘人影’惠民之路!”
(作者系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团支部书记,稿件来源:《旗帜》杂志第二期)
( 编辑:王春春 送签:陈 昂 签发:张桃英 )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旗帜杂志社版权所有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建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京ICP备18060497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249号